南蛮子历史演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6

南蛮子这一称呼起源于先秦时期,源自中原民族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最初是针对楚国以南的部族。在古代中国,存在着四大民族集团: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其中,巴、蜀、越等民族也各有自己的集团。华夏文明主要由东、西、北三大集团的文明融合形成,如黄帝从西部东迁至北方,打败三苗后奠定了华夏集团的基础。舜来自东夷,商朝与北狄关系密切,而周朝与西戎关系紧密。


三苗集团在竞争中失利,被迫南迁,因此被划归为南蛮民族,地位相对较低。在周朝伐商的过程中,南方的楚国参与了对抗,周朝封楚人为“子爵”,但楚人不满,最终自立为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这一事件影响深远,湖北地区至今仍保留着“不服周”的说法,象征着楚人的特立独行。而北方各民族在这一时期实现了民族融合。


中原或北方集团对南方自立的部落持有轻视态度,称其为“南蛮子”。南蛮子的含义,一方面指他们来自南方,另一方面暗指其社会地位较低。在金-南宋时期,“蛮子”成为南宋的通用代称,甚至在地图上以多种语言标注,被游牧政权视为对汉族政权的蔑称。元朝兴起后,虽尊金朝为“中国”,但称南宋为“蛮子国”,这一称呼在元代具有歧视意味,反映了南方人社会地位的低下。


元朝之后,“南蛮子”逐渐变为贬义词,不再具有法定的正式称谓。清朝时期,满洲人也将闯关东的移民称为“南蛮子”,这一称号沿袭至今,反映了历史上的地域歧视和文化差异。


扩展资料

在古代,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人们靠河而生存。黄河在北方,而且适合人们居住生活。南方潮湿闷热,不适合人们居住,那的人也很少,平时说:“蛮夷之地”就是指的南方。所以北方人管南方人叫南蛮子。但实际上古代的中原人大多数已经南迁到南方各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