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日甲午战争。(500字就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6-01
中日甲午战争(一八九四 -- 一八九五年)

日本於一八七九年占领琉球(改称为冲绳县)後,积极推行『大

陆政策』,即首先占领朝鲜以为跳板,进而染指中国。朝鲜原为清之

藩属,但日本却不断入侵朝鲜,使之成为清、日双方之共同保护国。

一八九四年,朝鲜发生东学党之民变。中、日同时出兵赴朝,但两国

之兵甫至而事变已平,日本却不愿撤兵,反迫朝鲜断绝与清之藩属关

系。一八九四年七月,日舰在朝鲜牙山口外的海面,击沉清朝的运兵

船。同时,日本又出动陆军突袭驻牙山之清军。清兵退守平壤。八月

一日,清廷被迫对日本宣战,中日战争遂起。因是岁为夏历甲午年,

故称甲午战争。

九月,日军分四路进攻平壤,清军约两万人仓促迎敌。清将宝(

一八三七 -- 一八九四)战死,主帅叶志超(? -- 一九零一)却弃

城逃跑,渡鸭绿江而退入中国境内。平壤战後两日,中日两国海军在

黄海发生激战。日本舰队在大东沟海面向中国北洋舰队突袭,清舰被

击沉四艘,海军提督丁汝昌(一八三六 -- 一八九五)受伤。『致远

号』管带邓世昌(一八五五 -- 一八九四)在舰只受重伤时,下令向

敌舰猛冲,不幸全舰中鱼雷而沉。日本方面亦略有损失。此後北洋舰

队困於威海卫军港内。十月下旬,日本陆军分两路进攻中国,一路过

鸭绿江,占九连城、安东等处,一路在辽东半岛登陆,攻下大连、旅

顺。一八九五年一月,日本之陆军在山东半岛登陆,从背後袭击威海

卫,日海军则自正面封锁港口。北洋舰队船只多数被击沉,提督丁汝

昌、总兵刘步蟾服毒自杀,舰队馀船及部众投降。二十年经营之北洋

海军,毁於一旦。三月,日本陆军又在辽东发动攻势,连下牛庄、营

口等处,日海军攻占澎湖列岛。於是清延乃派李鸿章至日本,於是年

四月签订丧权辱国之《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终告结束。

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要点如下:

一、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

二、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给日本。

三、 赔日军费白银两万万襾。

四、 开放沙市、重庆、蘇州、杭州为商埠,日船可沿河驶

入以上各口。

五、 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

六、 日本在华享有最惠国之待遇。

原因:

谈到清廷割让台澎给日本之缘由,必先将历史拉回到光绪元(一八七五)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朝鲜的宗主国,光绪元(一八七五)年,当时的朝鲜国王李熙还年幼,由其生父李是应摄政,是为「大院君」。李是应为人守旧排外,尤怨恶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来,那副嚣张不可一世的嘴脸,竟下令:「与日本交涉者,处死刑」。

这一年,有艘名曰「云扬号」的日舰,停泊在朝鲜江华岛沿海附近进行海域测量。朝鲜人一见日舰,竟在排日情结下,不分青红皂白地发炮攻击。云扬号当然不甘示弱,不但全力应战,还以精湛的火力反击,摧毁对方炮台,攻陷永宗城。在此危急情势下,身为朝鲜宗主国的清政府,理应出面干预,但清廷怯懦、无能,反而在日方专横之下,落入日本人的圈套,双方约定认朝鲜为独立自主国。

关於此事件的来龙去脉,罗惇融在《中日兵事本末》此书中,有段详细的记载:「光绪元年秋,日本以兵舰突入朝鲜江华岛,毁其炮台,焚永宗城,杀朝鲜兵,掠军械以去。复以兵舰驻釜山,要盟。方副岛种而之来议也,乘间语总署,朝鲜是否我属国,若为属国,则由我主朝鲜通商事。总署答以朝鲜虽我藩属,而内政外交,听其自主,我朝向不与闻。……至是,日本以兵胁朝鲜,而遣开拓使黑田清隆为全权大臣,议官井上馨副之,赴朝鲜议约。二年春,约定认朝鲜为独立自主国,互派使臣,并开仁川、元山两埠通商,日舰得随时测量朝鲜海岸,中国视之漠然也。」

光绪八(一八八二)年,朝鲜发生新旧党之争。

朝鲜自江华岛事件後,国内维新派组开化党,是为新党;旧党则以大院君李是应为首。因国王李熙妃闵氏及其族与李是应不睦,李是应遂唆使兵变,焚日本使馆,杀日本中尉崛本礼造。

日本乘机出兵干涉朝鲜内乱,清廷亦出兵往援。乱平,中国与日本皆驻军汉城。

光绪十一(一八八五)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於天津签订中日「天津条约」,中日两国均自朝鲜撤兵,并规定:「将来朝鲜如有事,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光绪二十(一八九四)年三月,朝鲜东学党党魁崔时享,於金罗道聚众起兵叛变,号召杀日本人及政府权贵,国王李熙恐慌,向北京告急。四月,直隶提督叶志超奉令率军赶赴朝鲜,屯牙山,并按中日天津条约之规定电告日本。东学党闻中日军队已至,不战而溃。五月,袁世凯以东学党溃散、乱平,要求中日同时撤兵。但日政府反要求中日两国留兵,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但被清廷所拒。六月,日军突然冲入王宫,囚禁国王李熙,命大院君李是应主国事。李是应为报光绪八(一八八二)年遭清廷诱捕,将其囚禁中国保定之恨,不经思考,马上答应为日本效力,并下令驱逐在朝鲜的所有华人出境。

李鸿章眼看事态不妙,急调总兵卫汝贵、提督冯玉昆速速由大东沟登陆,进驻平壤;另调陆军十馀营,乘英轮高升号赶赴牙山,并派出八艘北洋军舰护送,没想到半途竟遭日舰截击,溃遁而逃,清军溺死千百馀人,日陆军乘胜又转攻牙山,清军大败。

七月(一八九四年八月一日),清德宗载湉下诏对日宣战,掀起一场攸关台湾命运的战争,虽然战场远离台湾甚远,但台湾却须承担、饱嚐这场战争的祸果。

从光绪二十(一八九四)年七月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开始,短短三、四个月,清军连连失利,损失惨重,逼得清廷连忙央请美国出面试探调停。结果,不但被日政府所拒,反而变本加厉;日军渡过鸭绿江、侵入辽东,大连、旅顺相继失守,清政府苦心经营所建置遗留下来的新式炮台、枪械、船坞等,全部资与日敌。日军更在旅顺展开疯狂大屠杀。对於此事件,美国报纸曾指责道:「日本为一穿著文明外衣,而具野蛮筋骨的怪兽。」

此期间,北洋舰队虽奋力守卫,但正如国父孙中山先生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书中所说的:「图强之策,非仅依船坚炮利,必求其人尽其财,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但李鸿章置之不理,结局是:光绪二十(一八九五)年元月,北洋舰队全垮,清廷了悟大势已去,马上指派总理各国事衙门大臣户部侍郎张荫桓、署湖南巡抚邵友濂前往日本广岛议和,却被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以「全权资格不足」之理,拒绝和议,并谓:中国如有诚心求和,「必委其使臣以确实全权,选择有名望官爵,足以担保实行条约之人员当此大任。」

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二月),清廷授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四日(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日),李鸿章以全权大臣身份再赴日本广岛与日本全权大臣议和,李鸿章要求先停战,伊藤博文反要求清政府以大沽、天津、山海关为质,双方焦聚不够,谈判没结果。逮至第三次会议时,伊藤表示,日军正准备进攻台湾,明显表露日本想猎取台湾的野心。会议结束,李鸿章由春帆楼返回行馆途中,遭日人小山丰太郎狙击,李鸿章左颊中弹,昏厥,日方为免受世界舆论指责,始允先停战议和。

议和期间,清政府千方百计想运用国际关系,来挽救只赔款不割地的议和条件,但在日人咄咄逼人之下,终被迫於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与日签订「马关条约」。

清廷承认朝鲜独立;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割让与日本;赔款二亿两;开沙市、重庆、蘇州、杭州。

由於辽东半岛地理位置特殊,影响多国权益,因此俄、德、法三国驻日本公使,同时向日本提出备忘录,劝告日本不得占领辽东半岛;俄太平洋舰队及西伯利亚陆军亦悉行动员,示将一战。在此强硬干预下,日本不得已宣称放弃,而由中国加偿军费三千万两。

有关台湾割让给日本的状况,明白记载在「马关条约」第二条之内:

一、略(辽东半岛部份)

二、台湾全岛及其附属诸岛屿。

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威治东经一百一十九度至一百二十度,及北纬十三度至十四度间的各岛屿。

第五条亦有如下之文字:

「日清两国政府於本约批准交换後,立即各自派遣一名以上之委员赴台湾省,实施该省之让渡事务,但需於本约批准交换後二个月内,完成上述之让渡。」

林子候先生在试论<甲午战争在近代史上的重要性>一文引述傅启学的《中国外交史》和柳克述的《近百年世界外交史》的内容说:

「综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谓十分苛刻。以赔款说,鸦片战争赔款二千一百万元;英法联军之役,对英法各赔款八百万两;向俄国收回伊犁,赔款九百万卢布;……而对日本此次的赔款,竟超过中国历年赔款的四倍以上。以割地说,鸦片战争仅割让香港一岛;中法战争仅承认越南独立,但此次条约,不仅承认朝鲜独立,而且割让中国的领土台湾和辽东半岛;以及在中国通商口岸从事各种制造工业,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最大致命伤。……自马关条约有此条款後,各国皆援最惠国之待遇,一律共享;於是中国工业,全被帝国主义的资本所压倒,不能抬头。以另订新约来说,以中国与泰西各国现在约章为本。从此日本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及各国所取得的一切权利。以内河航行权来说,四国天津条约,中国允与外人的内河航行权,只限於长江自汉口以下,现在则不但扩充至汉口以上,且到重庆,并且还允许外轮航行自吴淞江以至蘇州、杭州两地的运河,我国内河航行权,至此丧失无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4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在战争中战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台湾被日本侵占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的重大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三个问题展开,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使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
(2012·新课标)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以外,(这是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 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