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爸爸不亲近,真不是因为爸爸忙!孩子的亲密值应该这样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4

美国哲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母亲代表大自然、大地与海洋,是我们的故乡”,而“父亲则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只有父母合力,才能养育出一个 健康 而健全的孩子。


有的爸爸会说:我很忙,经常出差或加班,所以孩子跟我不如跟妈妈亲近。但是,忙碌真的不是孩子不亲近你的理由,因为再“忙碌”的爸爸,也有方法不缺席孩子的教育。


我相信爸爸们是非常想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我也知道很多的妈妈,一直希望爸爸们能更多的参与,那到底爸爸该怎么做呢?



首先第一点,我要说的是,爸爸的加入,需要每位妈妈的积极配合。你们需要能够去放手和放心,这是一个大的前提。


一、给妈妈的建议


1. 合理的分工

什么叫做合理的分工?

我们可以想一下,爸爸和妈妈各自的特点,都擅长做什么事情?


相对来说,妈妈更加细致,更加适合在生活方面去照顾孩子、帮助孩子,而爸爸男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做重复的事情,不喜欢做没有趣味的事情。


所以一些比较新鲜内容、比较丰富活泼的活动可以教给爸爸和孩子进行互动。


2. 妈妈请走开


第二个建议就是,当爸爸和孩子互动的时候,建议妈妈要走开,不要在旁边守候。


因为我相信很多妈妈可能会无法控制的去看爸爸是怎么带孩子的,也可能会无法控制的去批评爸爸:


你这个方式不对,你看你险些把他摔到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妈妈们走开,看不见自然会能够防止过多干预了。



3. 不要事后指责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事后指责,如果爸爸陪伴孩子自己玩的时候,真的出现了安全问题,比如说磕伤碰伤,妈妈要作为一个支持者去跟爸爸站在一起,去安抚爸爸,去支持和鼓励爸爸。


只有这样爸爸才会更加愿意、有勇气、继续参与到孩子的亲子互动里面。


我在跟妈妈跟沟通的过程中,也确实是得到了很多这样反馈的。


比如说妈妈会说:


“我尝试过,我真的是给他机会让他和孩子一起玩,但是他真的是需要我去告诉他怎么样做,他也真的会带孩子带的很不好。”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妈妈们使用的方法就是收回爸爸和孩子互动的机会和权利,那么我要告诉妈妈们:你们永远都不会得到更多的爸爸的支持。


因为你没有给他足够的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如何更好的跟孩子互动和玩耍。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到爸爸们支持和帮助,可以跟爸爸讨论,告诉他你的建议和想法,但不是用指责批评或者指手划脚的方式去要求他。


4.妈妈要坚持


最后一点需要妈妈做的就是坚持了,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也会经常出现妈妈们认为的失败的陪伴,所以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妈妈有坚强的内心,能够去坚持鼓励爸爸参与和孩子的互动。


二、给爸爸的建议


下面我要给到爸爸们一点具体的小建议。


1. 对生活做一个重新排序


首先我想对爸爸们的状况做一下区分,我们经常会说爸爸很忙,下面我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真的很忙呢?


在中国现在有一个特别全民化的趋势——每个人都是低头族。在这里,我也特别想建议每位爸爸和妈妈,这个不是只针对爸爸的,是针对所有人的,能够每天放下你的手机去看一下周围的蓝天绿草和我们身边可爱的孩子。


然后对工作、学习、陪伴孩子、陪伴家人做一个重新的排序。


70后、80后的爸爸妈妈们,在从小受教育的过程和环境里面,我们通常被灌输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我们要投入工作,要将我们的身心都放进去,但是这种观念其实会导致我们忽略家庭和家人的需要。


所以是时候做一个改变,做一个生活中事件的重新排序了。


那爸爸们可能会疑惑了,或者这也是许久以来的疑问,就是我跟孩子在一起,究竟做什么呢?


就像我们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有的时候爸爸不参与或者参与的少,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和孩子在一起,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


我不想建议大家去利用 游戏 设施或机构,我想给到大家更多的建议是, 我们在生活中,俯拾即是机会。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对于比较忙的爸爸们,其实我们可以在家里面做事情的时候,就创造出跟孩子互动的机会:


例如做家务修理东西,你可以把孩子叫上,尤其是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请他来配合您,比如说给您递一些工具。



然后在修东西的过程中,可以一边去教孩子去做,或者一边去聊一些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那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既利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又能够和孩子一起去互动的时间。


2. 带孩子看自己工作


在可能的情况下,带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或者带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场所,让孩子通过这样的机会看到爸爸不一样的形象,同时也能让孩子对职业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3. 培养一项和孩子共同的爱好


还有一个建议是特别要提给大家的就是,爸爸们可以去培养一项跟孩子的共同爱好,特别建议的是能够培养一项共同的 体育 爱好。


这项 体育 爱好可以是爸爸带着孩子一起去做,比如说跑步、踢球、打篮球,在不能够一起做的情况下,也可以一起去看相关的比赛。


在这一项建议里,我有一点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很多父母可能会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有一些 体育 项目是不适合女孩子看的,尤其是一些女孩的爸爸们,可能会苦恼说,我跟女儿有什么可以一起看的 体育 项目呢?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作为一个并不是足球爱好者的人来说,我对于足球有着非常温馨的回忆。


记得在我青春期的时候,有一个阶段我非常希望能够和爸爸在一起,因为有这样的愿望,所以我给自己创造了机会,就是去跟爸爸去聊足球。


那段时间,我会跟爸爸一起看球赛,有的时候在半夜两三点钟凌晨起床去看球赛。长大之后,我发现,这段回忆成了我和爸爸之间一段非常温馨的回忆。


所以我特别想说给爸爸妈妈听的是:


也许这个共同兴趣爱好的建立,其实不只是现在您对孩子的陪伴,我相信在未来,可能也会变成孩子对您的陪伴。


三、爸爸可以和孩子玩的 游戏


爸爸们可能会觉得不知道怎么和小孩子一起玩,所以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小 游戏 ,这些小 游戏 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强的正向作用。


第一种类型:提升体能和反应力的 游戏

1. 枕头大战

爸爸拿一个枕头放在肚子上,然后宝宝拿一个枕头,向爸爸冲过来,然后看看能不能把爸爸冲倒,还可以发起第二次第三次的进攻。如果爸爸感觉差不多了,可以故意倒下一次,给孩子成就感。

这个 游戏 对孩子的体能提高和成就感的获得以及精力的宣泄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2. 拇指打架

“拇指打架”,就是爸爸和孩子分别伸出自己的大拇指,然后把两手另外的四个手指相互的叩起来,这样试图用自己的大拇指去压住对方的大拇指,如果谁最先压住了对方,就赢了,赢的一方可以打一下对方的手背。


这个 游戏 可以锻炼孩子手指头细小肌肉的发展和他的反应速度。


3. 比赛投篮


这个 游戏 其实并不需要在篮球场上,我们可以用身边上任何的球状物体或者是纸、袜子都可以卷起来当成球来做投掷,看看谁能投中,这个对于孩子手的协调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


4.大嘴咬手


这个嘴并不是真的嘴,可以用两只手并在一起,模拟成张开的嘴,爸爸假装用这张大嘴去咬孩子的手或者是胳膊,那孩子要做的就是快速的躲避,它同样也是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的。


5. 斗脚力


爸爸和孩子各自伸出一只脚,贴在一起,然后相互的用力,看看最后谁能斗的过谁。


第二种类型:刺激孩子的感知觉和认知发展的 游戏


1. 考拉爬树

可以让孩子像一个小考拉一样,抱住爸爸的腿,这个时候需要爸爸的体能了,爸爸可以这样带着孩子在房间里面走来走去。


对于这个 游戏 来说,最重要是亲密的身体接触,对于六岁以下,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它是一个建立安全感的非常好的 游戏 。


2. 大眼瞪小眼


爸爸和孩子可以互相对视,然后看谁最先憋不住笑,或者谁先挪开眼神。


在互视的过程中,会有相互的 情感 交流。


3. 摆棋子


如果爸爸是一个围棋爱好者,可以把棋子拿出来,用这些棋子和孩子一起想象各种事物,然后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说摆成小兔子,摆成小狗或者是房子。


在 游戏 过程中,提升孩子对事物的认知。



4. 手影 游戏

这个 游戏 也非常简单,我们平时在家里面随时都可以玩,在家里面把顶灯关掉,留一盏小台灯,然后借助这个台灯来进行手影的投射,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手影去认知不同的事物,告诉孩子,这个影子像不像兔子?这个影子是不是一只小狗?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借助手影来进行想象 游戏 ,就是用你的手影和他的手影去编成一个小故事进行表演。


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这个 游戏 去激发和提高孩子的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第三种类型:提高语言和思考能力的 游戏


1. 回忆

我们可以在晚上带孩子一起去回忆,这一天孩子在生活中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爸爸可以问孩子:今天下午你和妈妈去哪玩了?玩了什么 游戏 ?


在这样的回忆过程中,一方面爸爸跟孩子之间的 情感 会相互流动,另外一方面,孩子在回忆的过程中,也会提升他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


2. 传话

“传话”这个 游戏 是可以把妈妈也拉进来的,爸爸可以告诉孩子一句话,然后让孩子把这句话原话转述给妈妈,然后三个人可以一起由这句话去做个互动和 游戏 。


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同样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将妈妈拉进我们的互动里面。


四、不能陪玩,爸爸能做什么?


刚才的这些建议是指爸爸忙,但能抽出时间和孩子互动的情况,其实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审视之后,发现有的爸爸真的是很忙很忙,那像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


有很多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或者经常出差,还有的爸爸因为工作时间的关系,会早上出去的时候孩子还没有醒,而晚上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了。


大家不要担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有其他的方法。


1. 提升陪伴质量

首先,我们在能够陪孩子的时候,去提升我们的陪伴质量。



例如在寒暑假或者是小长假这样的假期,爸爸和孩子提前规划互动和活动的内容。可以一起去做旅行计划,查找旅行攻略,一起准备出行的行李,确认旅行中共同的目标,可以是吃遍 美食 ,也可以是在旅行过程中,共同照顾好妈妈。


2. 隔空互动


如果确实不能够在一起呢?我们要感谢现在非常发达的 科技 手段,可以实现隔空互动。


我们可以使用视频和语音的方式和孩子进行非面对面的互动,可以跟孩子用视频或者语音进行平时的聊天,或者给孩子讲一个几分钟的小故事。


对于大孩子来说,我们可以去跟孩子在视频中聊一些孩子想说的事情。


3. 录视频


如果不能够进行实时的视频和聊天,我们也可以通过录视频的方式,录一个一两分钟的小视频,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孩子听,然后将这段视频发给孩子看。


除了视频和语音的方式,我们还可以用一些相对传统但是同样非常温馨能够传递 情感 的方式,那就是用书面的方式。


4. 秘密信箱


首先我们可以写一封短信或者是一个小纸条,在家里面备一个小邮箱,将你写的信投在里面,可以跟孩子有一个约定,就是爸爸确实最近非常忙,可能我们见不到面,但是爸爸会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放在邮箱里,你也可以把你的回信放到邮箱里,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亲子互动。





所以我们看,当我们很忙的时候,其实还是可以发挥我们的智慧去找到跟孩子相互陪伴和互动的方式方法。


这样就实现了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缺席了。


五、陪伴孩子的原则


最后,我还想给大家一些建议,就是关于父母陪伴孩子的一些原则。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尤其是十岁以上的孩子, 情感 交流会更加重要。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思想上的沟通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其实我相信每一位爸爸妈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孩子来到我们身边之后,其实他们的成长会非常迅速,你甚至会觉得孩子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实际上,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对于父母的需求会呈现一个很明显下降的趋势。


所以,我也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够珍惜孩子在我们身边这十几年真正的特别需要爸爸妈妈陪伴的时光。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唯一不能够完全复制的就是时间了。


所以忙碌的爸爸们,希望大家能够创造出适合自己现有条件的方法,去更多陪伴孩子的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