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记忆质检作文(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7

  常言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我认为,一个城市的兴衰荣辱,亦需每个市民的担当。如果说城市是棵参天大树,那么市民就是枝干上的树叶。作为构成大树一部分的我们,只有让记忆代代相传,才能让风雨吹不跨曾经的传承。

  共同记忆,顾名思义就是那些本不该被忘怀的,需要一代代人之间一同守护的记忆。它不仅仅是那些正在消亡的传统文化,还指那些难以磨灭的苦难,亦或是消弭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

  没有记忆的城市历不住风雨,没有记忆的人注定庸碌。这正是学校开设历史课的原因:让记忆在风雨中传承。诚然,往事皆如烟,人该向前看;但正如吴市长所言,高楼大厦亦要有,文化底蕴不可失。而古人亦留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呐喊。而历史,不恰恰就潜藏在一个城市的共同记忆吗?由此观之。共同记忆就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试问,失了根的树与失了魂的人能够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吗?

  的确,有些记忆对于当代人来说已经远去,但这并不代表记忆的传承可以断流。只有一座城的人共同牢记过往的历史,它才是一座鲜活的城。南京,曾经多么辉煌的六朝古都,却在侵华日军的暴行下血浸厚土。难道,南京人甚至是中国人,就可以因为往事如烟就把这段人民共有的悲惨记忆忘却吗?当然不会!这样的疮伤显然不会因时间而淡化,每年的公祭日都会有人到烈士墓前祭奠,即使难忘已然没有了热血浸润着的土壤,这些记忆对人们来说依然不会忘却。所以,记忆的传承不能断流。

  时代在发展,记忆的传承已然不需在经历口耳相传如此艰辛的方式。城市政府可以通过公益活动开办相关活动等方式,让沉眠于市民心中的共同记忆被唤醒。而市民们,我们应当积极去了解历史的过往。旧城墙、名人居,城市的每个角落或许都透露着时代的气息。共同记忆亦是一颗参天大树,埋在土里的是城市那头,长在树上的是我们这头。只有我们认识传承保护这些珍贵的记忆,城市的文化底蕴才能源远流长,城市才能在风雨飘摇中屹立。

  当然,了解共同记忆并不代表着要保守残缺,恰恰相反,只有在记忆中融入这个时代的印记,才能蓬勃发展。前不久,某高校排演黄梅戏版的特朗普上任,引发不小轰动。这就是对于共同记忆的一种再造,对于那些早已厌倦了霸王别姬的戏迷,如此转化口味不亦是极好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几千年的传承积淀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突破的,总的来说还需要政府的努力与相关人员的苦心造诣。

  华夏飘摇动荡五千年,我们的共同记忆已烙在了心中,风雨吹不垮我们的传承,但一味追求高楼大厦却忘了文化底蕴的话,那么心中的烙印也将消散于无。所以,作为市民,我们应当共同努力,让城市更美好。

  点评:

  这次省检作文题目,检测的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它的出现,既是体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健全身心发展的需要。

  材料选择三个角度,体现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由近及远,由浅及深,为学生写作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风雨吹不垮记忆的传承”一文,正是选择了第三个材料。

  从审题来看,考生能在紧张有限的时间里,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单刀直入对城市发展的根与魂进行剖析,指出共同的文化底蕴的传承才是城市的根与魂,列举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时的南京大屠杀,激发的南京市民反侵略爱祖国的热情,为南京城烙上深深的城市印记,形成了南京别具一格的特色。

  习作者还力图探索如何使城市的“共同记忆”得以传承的办法:举办相关活动、不能因循守旧,足见其智慧的思想。

  但因考场时短,写作匆忙,对城市根与魂的挖掘不勉够深,传承方法也比较浅现,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5、莫让文化丢失

  吴市长说:“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我们需要高楼大厦,我们更需要文化底蕴。”共同记忆便是大家共同的认识,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高楼大厦和文化底蕴中,吴市长追求文化底蕴是代表着全体市民的共同目标。在科技与传统的竞争中,我们要抱住传统,莫让文化丢失。

  文化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没有精神财富的人就像一株没有水分的植株,没有生命力;没有精神财富的人,就像一只令人压榨的蚂蚁,没有斗志;没有精神财富的人,就像河流中的一滴水,一生碌碌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了道德底线,更没有文化气质,文化底蕴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地基要扎实,房子才建的稳固,文化底蕴要丰富,人才能站在上面健康成长。

  文化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础,纪伯伦曾说过:“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城市发展需要创新,需要高科技,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忘记初心,忘记我们的文化。有人认为:“抱住传统文化就是顽固保守,故步自封。”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来看,这的确是不思进取的表现,但不紧紧抓住传统文化就会面临知识文化产权被侵犯,专利被抢先申请的局面。所以把住文化底蕴是根,发展城市是目标。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住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城市能够繁荣发展的基础。

  文化是国家走出国门的面貌。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要走出国门,依靠优秀文化底蕴作为精神面貌,我们不仅要抓住文化底蕴还要积极向外进行文化输出,让中国文化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但传统节日被抢先“登记”,传统习俗流失,知识文化产权被侵犯的现象频繁发生,让我们意识到要积极的拿起法律武器保卫自己的权利,捍卫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泓说过:“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已经走在发展的道路上,但其文化之根丢失,保持初心,方得始终。在高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同时我们也要认同吴市长的发言,我们需要高楼大厦,但我们更需要文化底蕴。

  点评:

  标题《莫让文化丢失》直接呼吁,简明扼要,具有警醒的作用。首段阐释城市的共同记忆的意义:共同记忆是大家共同的认识和追求的目标,提出中心论点——莫让文化丢失。第二段承接上文,论证文化的重要性,连用三个比喻和排比写出了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发人深省。让步假设说理,阐明危害,把文化底蕴的重要性说深,说透。第三段顾及他说,体现思辨性,让论证更加严密。城市发展需要创新,需要高科技,但是不能丢失文化底蕴,那么我们就需要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第四段由点及面,视野开阔。我们不仅要抓住文化底蕴还要积极向外进行文化输出,让中国文化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继而谈及现实传统文化的缺失,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最后一段收束全文,升华主题。全文条理清晰,语言凝练,引用名人名言论证观点,特别是有自己的见解,视野开阔。

  6、育心树德,桃李春风

  师生的共同记忆,不是摞叠的练习,更不是干涩的说教,而是一串美好得令人屏息的字眼——精神之家园,灵魂之高地。汝为师,吾为学子,汝以一芯烛光,燃得万点星火。育吾心,树吾德,桃李自春,同塑师生共同记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示以美好,授以希望。沈老师说:“我要做一名谦谦有爱、修己达人的园丁。”老师对于学生,既是修剪灵魂的园丁,又是启蒙精神世界的明灯。旧时,毛泽东恩师徐特立断指血书:“请开国会断指送行”,爱国激情,名扬全国;梁漱溟大师,领学子清晨团坐,思索人生。恩师育于学子,学子报于恩师,此二者相互成就,共同缔造珍贵的记忆。

  老师与学生的共塑,不单指心灵的开化,更有立德树人的意味,如此的共同记忆,直指教育的本质。《中庸》中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教育便是要让众人找到合适的位置,恰似“中庸”一词,不贪求高远,不惰于低微,而是恰得其位,找到自己的平衡。老师,不求有极高的智商与卓绝的能力,更求一颗热忱的心,帮学生“寻其所在”,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自己。教育家陶行知说:“在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三尺讲台,莘莘学子,师生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向之自我认识,双向之自我成就,双向之铭心记忆。

  沈老师的一句话,更是燃起我们众多学子对非功利性教育的集体热望。在应试重压下,有多少人能够在提到师生之间的“共同记忆”时,可以油然地说一声“精神家园”!这份家园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美,是“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的真,是课堂上的谆谆教诲,是课堂外的悉心教导。韩愈曾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在当今社会中席卷四方的浮躁物欲,或许只有在教室之中,我们才是真正的实心人,能离开“动物农场”,躲开“美丽新世界”,做自己的“解忧杂货店主人”。在这里,老师培养我们,我们恩报老师,唯有经由老师的关怀,方能“安其所,遂其生”。

  我们不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大帝,我们只是普通的师生,但我们的共同记忆绝不普通,它弥足珍贵。我们经由老师育心树德,老师享有我们桃李春风。

  桃李春风一杯酒,育心树德百年功,要圆国力强盛、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师生的精神家园的共同记忆是梦想的起点,筑梦的关键!

  点评:

  这次省质检作文,写师生情的文章少,好文章更少。罗裴越《育心树德,桃李春风》一文,就是难得的一篇写师生情的好文章。文章有两点是很值得赞赏的。一是文章写得深刻。文章从师生关系谈到教育的本质,从今日教育的弊端谈到教育的终极目的,引用了《中庸》的话作了很好的阐释: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里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知识面广,引用得当。文章写徐特立、梁漱溟,说明老师要有激情,要与学生一同成长;引《中庸》、陶行知的话,谈教育的本质,等等,都很有哲理,写得非常深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