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良方-徐氏皮肤瘙痒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皮肤瘙痒,多从风论,其风不出内外两端,或外感风邪,稽留肌表,或血分失和,风由内生,或内外风相裹。临证遵“痒自风来,止痒必先疏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其内外风则自消散,瘙痒可退,肌肤自和。


配方

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15克,制首乌30克,白蒺藜30克,僵蚕10克,蝉衣6克。


功效

养血和血,祛风止痒。


主治

各种急慢性荨麻疹、皮炎、湿疹等疾病,症见皮肤瘙痒或伴风团,或伴皮疹,或皮肤干燥皴裂,或脱皮脱屑,或色素沉着。


用法

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每剂煎煮2次,取汁混匀分早、中、晚3次于饭后30分钟左右温服,每天1剂,7天为1个疗程。


方解

本方由当归饮子加减化裁而成,方中荆芥、防风辛温发散,疏风达表,祛全身上下之风,《本草正义》谓“防风通治一切风邪”,乃风药中之润剂,更是祛风之要药。

生地、当归、川芎、赤芍变四物汤养血调经之意而为养血润燥、和血祛风之用,其中地黄用生地,芍药用赤芍,以增凉血之效又兼制全方之辛温,川芎行气、活血、祛风集一药而为三用。

制首乌、白蒺藜为成肇仁用以活血祛风之经验药对,临证使用多有效验,制首乌养血润燥,白蒺藜活血祛风,二药相辅相成,其功卓著。僵蚕、蝉衣质轻走表,朱良春谓其“两药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可拔邪外出”,其功能散风祛邪,主风疹瘙痒,二药合用更助荆防祛风散邪之力,内外风皆可去之。

全方选药用药精当,配伍环环相扣,共奏养血和血,祛风止痒之功。


加减 运用:

若皮痒肤红,遇热加重而属血热者,可酌加丹皮、紫草、旱莲草以凉血;

若血分邪热深重者,可酌加黄芩、黄连、黄柏、水牛角以泻火解毒;

若皮疹瘙痒,挠抓渗液而属湿热者,可酌加苦参、薏米、白鲜皮、徐长卿、地肤子以清热利湿;

若病久而成顽疾,入血夹瘀或伴色素沉着者,轻者可酌加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以散瘀,重者则酌加乌梢蛇、全蝎、蜈蚣、地龙以通络;

若病情缠绵反复,时轻时重而属表虚者,可酌加黄芪、桂枝扶正以达邪;

若无汗或汗出不畅而属表闭者,可酌加麻黄、桂枝、杏仁宣肺以开闭;

若病以头面或上半身为主者,可酌加白芷、羌活、藁本、蔓荆子引药以上行;

若下半身为主者,加牛膝、木瓜引药以下达。


出处

徐福刚名中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