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A.A.成员,我要戒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孙先生十六岁第一次喝酒便醉酒,大闹一夜,十七岁醉酒后砸了学校的窗户和桌椅,被派出所拘留,从此辍学。

“我是先天的酒精依赖症。 一喝酒就失控,不喝够不舒服,酒后必须闹事,不闹事不舒服,还会产生幻想。 ”

外出打工后,孙先生开始酗酒,即使工作能力得到领导赏识,也一次次因为喝酒闹事被开除。

绝望之际,孙先生的父亲在收音机听见徐州一精神病医院有 A.A. 会员在传递戒酒信息,便带孙先生去了 A.A. 徐州分会。

2010年11月22日,用他的话说,“妻离子散,已经快到死亡边缘”的时候,孙先生抱着不太相信的态度加入了此分会。到现在,孙先生8年5个月滴酒未沾。

A.A. 全称Alcoholics Anonymous,即匿名嗜酒互诫会。

它是一个国际性互诫组织,由美国一名外科医生在1935年创办,其活动宗旨是 嗜酒者互相帮助戒酒,重新过正常的生活 ,而入会的唯一要求是有戒酒的意愿。

所有成员对外均保持匿名,完成十二步骤后可成为“助帮人”帮助新成员践行十二步骤。

互诫会线上线下都会定期召开会议,了解学习 A.A. 相关知识,各成员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相关学习资料或书籍由 A.A. 成员自愿翻译印刷和传递。

成员来去自由,没有任何强制性,不需缴纳任何费用。

孙先生加入 A.A. 之后学会了上网,创建了百度戒酒吧、戒酒互诫会公众号、互诫会qq群以传播 A.A. 知识。在 A.A. 的观念中,嗜酒是一种疾病,但不可能被“治愈”,“ 戒酒没有成功之说,做到今天不喝酒即可,明天不知道。 ”他说。

加入 A.A. 之前,酒后拿刀砍人,瞎搞男女关系,在奶奶的葬礼上差点砸了葬盒,孩子出生时在外喝到神志不清……这些事他都不否认,并主动分享到网上。

在各社交平台的 A.A. 主页上,都能找到无数戒酒者完全真实的经历以及加入 A.A. 后的心得。

“开放的胸襟,才能打开心结。”孙先生说。匿名嗜酒互诫会十二步戒酒法的第一步就是“承认酒瘾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塌糊涂,而自己无能为力。” 

1.我们承认,在对待酒瘾的问题上,我们自己已经无能为力,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塌糊涂。

2.认识到有一种超于我们自身的力量,它能够让我们恢复正常心智。

3.决定将我们的愿望和生活托付给我们各自所理解的“上苍”照管。

4.做一次彻底和勇敢的自我品德检讨。

5.向“上苍”、向自己、向他人承认自己错误的实质。

6.做好让“上苍”除掉我们性格中一切弱点的准备。

7.请求“上苍”除掉我们的缺点。

8.列出曾经受到我们伤害的人的姓名,自觉愿意向每一个人承认错误。

9.在不伤害这些人或其他人的前提下,尽可能向他们弥补过失。

10.不断检讨自己,只要做错了事,就立即承认。

11.通过默祷和沉思,增强与我们所理解的“上苍”的交流,只求理解他的教导,并获得遵照他的教导去做的力量。

12.在实行这些步骤并获得精神上的觉醒后,设法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其他嗜酒者,并在一切日常事务中贯彻这些原则。

孙先生的解释:“这里的上帝是自由的,是自己理解的高于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定义的。”

A.A.只有嗜酒者可以加入,嗜酒者家属参加嗜酒者家庭互助会,即家属会。 家属会的内容大多从 A.A. 借鉴,但是又不完全一样,家属会是要解决家属的问题。

海夏最初从美剧《绝望的主妇》中知道 A.A. 这种治疗形式,在网上看见孙先生发布的上海会场信息后,让嗜酒丈夫联系了他们,自己就加入了家属会。看资料,开会,发言,打电话,找助帮人完成十二步骤,做服务(通过翻译 A.A. 书籍、布置会场等帮助 A.A. 运行),这是家属会里俗称的“六味地黄丸”。

虽然名字叫家属会,但这一互助协会的内容是关注自己、聊自己。酗酒家属选择喝酒、选择怎样生活是他自己的权利,家属会强调尊重别人的选择权。

“也许这就是常说的界限感。”海夏说,“每个人只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他人的问题无能为力。”

有段时间,海夏的丈夫不愿意参加互诫会,她并没有催促,自己只是继续参加家属会。

丈夫在尝试其他手段戒酒无效后又重新回到互诫会,“他戒酒不是我的功劳,是自己康复的需要,每个人的康复之路在自己,所以我的改变就是专注自己。”

“互助会其实都是些合伙养命的人。”孙先生说。

一会儿互助一会儿互诫,或者说,一边互助一边互诫, A.A. 成员就这样活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