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可以接受自己的平庸,却不愿意接受孩子的平庸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2-24
其实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如果你的孩子很平庸,那不如试着接受孩子的平庸,换句话问,你能接受自己的平庸,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

说一句很现实的话,可能多数家长都不愿意承认:那就是利用孩子去攀比,你们多数家长的心理只有攀比,而孩子从小就成了你们用来攀比的工具。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多的把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带进来,这样只会停留在无休止的斗争中。

还有就是父母的不甘心,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可能因为他们已经走过这段路,知道这段路是什么样,他们深深知道学习不好,考不上好大学就很难摆脱目前的环境,所以多数父母怕自己的孩子重走自己的弯路。



试着接受孩子的平庸 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普通人
但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庸之辈,未来的大多数人注定也是平庸之辈。可是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过着平庸的生活,但又特别害怕孩子会平庸。

只生一个就能生出很优秀的孩子,就好像只抽一次奖就能抽到头奖一样,那样运气也太好了。在子女教育上,我们不遗余力地强迫孩子出人头地。成功学像毒药一样侵蚀着年轻人的头脑,从没有人告诉我们:平庸才是生活的常态,健康、愉悦、平静地享受生活也是件了不起的事。追答

因为他们接受了自己的平庸,他们渴望着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去过着跟他们不同的生活,因为他们足够的平庸,所以他们经历了太多,生活的艰难不如意,各个阶层的打压,在各种人的冷言嘲讽,各种人的脸色中生存着,他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过他们这样的日子,不想让孩子在经历他们所经历的事情,从而他们希望他们的孩子足够的优秀,他们对孩子付出太多,给予孩子太多的重望,所有好的条件都给予给了孩子,他们认为,这样就能让自己的孩子足够的优秀,所以一旦孩子不如意过于平庸,他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他们认为,他们的孩子不应如此,所以不愿接受,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想法对孩子何尝不是一种伤害

第2个回答  2021-12-24
因为自私,还因为虚荣。这是父母最无能的表现。
所有不平庸的父母,都会给孩子无限发展的空间,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懂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会给孩子创造自由成长的条件,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更多的引导,而非做决定,懂得培养孩子,自己的事由孩子自己来做决定。会教孩子学会担当,这样的父母才是有自信的父母。
而平庸的父母却正好相反。
第3个回答  2021-12-24
并不是许多家长愿意接受自己的平庸,就我自己而言,出生于六零后的农村,由于家境贫寒,生活困难,连包谷面都吃不饱,冬季里晚上三四点钟起床,要在各家各户背土粪上一公里左右的山路,按背的重量计工分,背一百斤才二分工,相当于挣二毛钱,一晚上最少要背三趟,真是又苦又累,勉强上到高一,由于家庭条件原因,弃学后在河坝淘过沙石,又去队里挣工分,直到包产到户种地没日没夜的吃苦受累,哪个家长不希望子成龙女成凤?上好学考上大学或名牌大学。出人头第丶光宗耀祖。有个好而有稳定的工作。我的后辈所处的条件和我当时上学时条件是相差很大的,孩子没好好上学,就只能当平庸的人,而平庸的人将会永远处于劣势,所以任何一个家长就不愿意看到自己有平庸的孩子。
第4个回答  2021-12-24
自己笨,却希望孩子“先飞”的父母比比皆是;自己聪明,却生出“笨蛋儿”的父母“凤毛麟角”。

大家都知道,智商会遗传,老鼠的孩子天生就会打洞!

万事万物,总有例外,丁延庆就是这“凤毛麟角”。

他最终接受了自己孩子平庸的事实。

聪明如他,放弃了鸡娃

北大教授丁延庆年幼时就是凤毛麟角,他说他是早慧的孩子,打小就聪明,6岁就能背下新华字典;中年时仍是“凤毛麟角”,聪明父母生出“笨蛋儿”这极低的概率被他撞上了。

他是北大教授,妻子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两人的智商都不差,女儿的学习成绩却并不理想。

“女儿的学习成绩,应该说和倒数第二名有很大的差距。”

女儿完美避开了“学霸基因”,在“学渣”的道路越走越远。


之前他也试图用高强度的强制学习来提高孩子的成绩,虽然孩子的学业逐渐能跟上了,但他发现孩子整天都不开心,于是放弃了高压强制的学习方式。

丁延庆感慨道:“我想让孩子逆天改命,孩子却让我认命,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他坦然接受女儿平庸的现实,他说:这就是天道,没办法!

聪明如他,仍放弃了鸡娃模式!那些平庸的父母还在试图通过鸡娃的方式获得一枚聪明的孩子?

为什么父母爱鸡娃
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

我们这一辈当了父母才知道,教室里的学霸说自己回家没看书是真的,有些孩子智商就是要高一些,学习于他们而言,是轻轻松松的事。

那些没有天赋,没有超高智商的平庸孩子,才是被鸡娃的主力军。


平庸的父母,为什么爱鸡娃?

这一辈的父母普遍焦虑,《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68%的受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非常焦虑”,仅有6%的家长“不焦虑”。


焦虑的根源在于,我们这一辈已经深刻地了解到学习对于未来就业的重要性。

中国,正处于教育红利阶段。

在我们父母那一辈,为什么大部分父母都没有鸡娃?那个时候“条条大路通罗马”,社会各种工种都接受没有学历的人,就算学习不好,谋求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并不是难事。

举个例子,某些国家的人工非常贵,这种国家往往并不爱鸡娃,因为哪怕孩子学历不高,未来找一份技术类工作,也可以很好地生活,工资甚至可比白领更高。

这种情况下,鸡娃当然没有必要。

而,现在的中国,大学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虽不鼓吹学历至上,但一句“
第5个回答  2021-12-24
因为每个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有这个希望,也就是说可能自己做不到的,希望孩子可以做得到,或者说做的比自己更好,所以说往往把这种梦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