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州吁弑兄篡位,郑庄公是如何化解兵祸的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5

卫庄公的夫人,名庄姜,决妃名厉妫,两人没生子。厉妫的妹妹,名戴妫,随姐出嫁,生子名完,名晋。庄姜又进献宫女给庄公,生子州吁。州吁性暴好武,爱谈兵。庄公溺爱州吁。大夫石碏向卫庄公建言,勿太过宠爱州吁,如想传位于州吁,便当立为世子,如不想其继位,不可过于溺爱他。卫庄公不听谏劝。石蜡之子石厚与州吁相交,两人臭味相投,关系好。卫庄公病逝,公子完继位,史称卫恒公。石蜡见卫恒公性懦弱,知其不能有为,告老在家。州吁听从石厚计谋趁卫恒公文出使大周,为恒公送别时,抽出短剑,刺死兄长。石厚引五百兵包围群臣,众臣被逼,只得投降,州吁继位卫侯。

州吁为何能成功弑兄篡位?

公子完性懦弱,才能平凡。公子完性格懦弱,才能平凡,身为卫庄公的长子,顺利继承爵位。贤臣石蜡就是看公子完的性情不适合当诸侯国王,知道卫国在其领导下,必无所作为,告老还乡。

公子完继位时日短,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亲信势力。公子完在卫庄公逝世后,继承爵位,他在位时日太短,还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亲信势力,还没有掌控军中大权,给州吁刺杀他提供良机。

公子完的性情得不到卫国老臣的拥护。连石厚这样贤明的大臣都不看好公子完,告老还乡,公子完继位得不到卫国老臣们的拥护。

州吁得谋士石厚相助。石厚为人虽放荡不羁,喜打猎,扰民。但是石厚通晓机谋权变之术,聪慧过人。州吁得谋士石厚相助,谋反如鱼得水,非常顺利。州吁听从石厚的计谋,在公子完出使大周时,利用饯行时机,成功刺杀了兄长,得到了爵位。

州吁继位后,国内议论纷纷,尽传州吁弑兄篡位之事。州吁欲兴兵讨伐他国,以威胁国人。石厚建议州吁讨伐郑国,考虑到郑国与齐国结盟,怕齐国出兵相助郑国。石厚建议联合宋国、鲁国、陈国、蔡国五国讨伐郑国,并分析可以结盟军的原因:宋国的宋穆公受位于其兄宣公,穆公将死,为报兄恩,传位于兄之子与夷,其子冯怨父忌嫉与夷,出奔郑国,郑国收留他,郑国想起兵帮公子冯夺位。宋君与郑国有怨。鲁国掌权者不是鲁君,而是公子翚,公子翚好利,重赂公子翚,鲁国必发兵。郑与大周不睦,陈国与蔡国归属大周,招其伐郑,必来。州吁听从石厚的计策,成功联合四国伐郑。

从州吁弑兄篡位,到联合四国伐郑,石厚居功甚伟。石厚身为大夫石蜡的儿子,继承他老子的智谋,分析事情非常有理有据,出谋献策切中要害。石厚是一位出色的阴谋家,战略家,政治家。

郑庄公面对五国伐郑,问计诸臣,群臣意见不统一。郑庄公认为不是良策,庄公具体分析敌人的弱点,各个击破。郑庄公说,卫州吁欲兴兵伐郑,立威压制国内百姓的议论。鲁公子翚贪利,陈国,蔡国与郑国无仇,都无必战之意,只有宋国因公子冯与郑国结怨,我让公子冯居长葛城,宋必移兵长葛城。我令公子吕出战卫军,诈败而逃,州吁见战略目的达到,必退兵回卫国。战事如郑庄公所料,五国伐郑,就这样被他化解了。

五国伐郑为何失败?

郑庄公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巧用妙计。郑庄公分析出卫国出兵的政治目的,各国出兵的原因与私利。他捉住此战的主要矛盾,巧布妙计,将公子冯这个宋国必除的对象移居外地,调走宋国的军队。他令公子吕与卫军作战诈败,让卫国的政治目的达到,卫国就退兵了。

卫国怕国内动乱,只想取胜一仗,能立威就行。卫国不是真想跟郑国拼个鱼死网破,只是想打一场胜仗立威国民,压制国内有关州吁弑兄篡位的议论压力。当郑国假输一仗给卫国,卫国就退军。

五国不齐心,只是各为各自政治目标凑合一起。鲁国公子翚只是为利而伐郑国,蔡国、陈国只是为讨好大周顺便出兵,作个样子。宋国的出战目标是公子冯,宋国听公子冯跑向长葛城,宋军就移师长葛城。当卫国退军时,鲁、陈、蔡,来向卫国祝驾,各请班师回国了。

郑庄公凭借自己的雄才伟略,又一次化解了郑国危机,公子冯所在的长葛城被宋兵攻破后,逃回郑国都城。郑庄准备攻打宋国,以报长葛城被破之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