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绪尔语言学的对结构主义的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9

结构主义的思潮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风靡全球,这主要得益于当时正处于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矛盾冲突激化期。
当时,东西方阵营都笼罩在冷战的阴霾之中,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风起云涌的反帝、反殖民族解放运动也让人们感受着战争的梦魇;另一方面,即使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的内部,社会政治、经济、种族矛盾所引发的激烈冲突也是彼伏此起,一浪高过一浪。
如今的不少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趋向于把1960年代看成是对1950年代的一种反动或断裂,其“标识”就是所谓的“政治和文化上的激进主义”。
这重激进思潮同时渗透进可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使得当时整个欧美思想理论界出现大分化、大整合的局面。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则是随着以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罗曼·雅各布森等一批结构主义思想理论家的崛起,原来的那种受实证论影响而注重务实的思维方式,逐步转向一种相对的思维方式;“历时”的观察角度被“共时”的观察角度所代替。
其实,虽然当时的西方政治和社会动乱环境为结构主义的成功造成了有利的“思想解放”土壤(结构主义运动的学术社会学问题是一个尚有待深入研究的大问题),但其直接原因是学术性的,是西方学术思想史内部结构变迁的产物。
法国结构主义大体来说是现代西方人文学术成果在战后全面进入法国和法国对其加以特殊运作的双重因果的产物。没有德国哲学、心理学,英美社会人类学和语言学,瑞士、丹麦语言学,东欧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和现代派文艺实验等等,就不会出现法国结构主义。但是另一方面,偏偏是法国人,而不是其他国家学者,集中地、不约而同地在同一方向上创造性地运作了现代西方学术思想的整体成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