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话“温桑”是什么意思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1-25

愚蠢的意思

成都话属于西南官话话,作为四川方言的标准音而存在,但事实上并非成都市全境都使用,成都市主城以外(绕城高速以外西南)实际上是西南官话-赤灌话的使用区,而成都市近郊的广汉、简阳等地所使用的方言则与成都话无异。

成都话因其软糯,有“西南话之吴侬软语”之称。

第2个回答  2017-11-25

温桑wēn sang
是愚蠢的意思

褒义词:衰神的意思,具体点就是讨厌到极点但是又有点喜欢的感觉

成都话属于西南官话话,作为四川方言的标准音而存在,但事实上并非成都市全境都使用,成都市主城以外(绕城高速以外西南)实际上是西南官话-赤灌话的使用区,而成都市近郊的广汉、简阳等地所使用的方言则与成都话无异, 成都话因其软糯,有“西南话之吴侬软语”之称。

有一种赞美叫“巴适”
有一种舒服叫“安逸”
有一种放弃叫“算逑”
有一种感叹叫“仙人板板”
有一种黑叫“雀麻打黑”
有一种绝望叫“莫眼”
有一种争吵叫“扯经”
有一种不务正业叫“腮边打网”
有一种期待叫“你给老子等到”
有一种聊天叫“龙门阵”
有一种摔筋斗叫“跟斗扑爬”
有一种矫情叫“鸭肠”
有一种小事叫“渣渣”
有一种乱说话叫“牙尖十怪”
有一种处事叫“灵精”
有一种无赖叫“温桑” 
有一种痛苦叫“恼火” 
有一种怪人叫“胎神” 
有一种无奈叫“哦豁” 
有一种结束叫“杀割” 
有一种激动叫“精蹦”
有一种猪肉叫“嘎嘎”
有一种乱整叫“少皮”
有一种方便叫“解手”
有一种事办砸叫“哦喝”
有一种神经质叫“瓜戳戳”
有一种地方叫“踏踏”
有一种青蛙叫“切猫”
有一种猜拳叫“拾圈”
有一种小气叫“哇连”
有一种厕所叫“茅斯”
有一种活该叫“背时”
有一种怕老婆叫“耙耳朵”

有一种尴尬叫“瓜起”
有一种难得糊涂叫“装莽”
有一种故作糊涂叫“猫起麻起”
有一种装腔作势叫“假打”
有一种欺瞒叫“扯谎lia白”
有一种输叫“洗白”
有一种牵挂叫“筋绊绊”
有一种斗殴叫“各孽”
有一种恩爱叫“腻洼”
有一种分手叫“拉豁”
有一种废物叫“无实包经”
有一种发呆叫“神起”
有一种随和叫“将就”
有一种不靠谱叫“闪眼子”
有一种自私叫“小家巴士”
有一种关爱叫“巴心巴肝”
有一种欺骗叫“喝人”
有一种吹牛叫“提虚劲”
有一种烫叫“飞烫”
有一种冷叫“冰欠”
有一种奋斗叫“扳命”
有一种高调叫“跳赞”
有一种说闲话叫“胎米胎眼”
有一种装腔作势叫“宝塞塞”
有一种乡下人叫“广耳石”
有一种暗害叫“阴区区”
有一种一事无成叫“白火石”
有一种意外叫“白迷白眼”
有一种内裤子叫“火炮儿”
有一种狠毒叫“狗子的 ”
有一种简单叫“撇脱”
有一种吹牛叫“摆玄龙门阵”
有一种否认叫“毛线”
有一种加油叫“雄起”
有一种虚情假意叫“假打”
有一种诈骗叫“扯把子”
有一种不知天高地厚叫“冒皮皮”
有一种便宜叫“相因”
有一种AA制叫“打平伙”
有一种美叫“妖艳”
有一种无法解释叫“扯不称头”
有一种摆谱叫“装疯迷窍”
有一种无所谓叫“不存在”
有一种膝盖叫“客西头儿”
有一种蛤蟆叫“赖格宝”
有一种傻B叫“瓜兮兮”
有一种感叹叫“仙人板板”
有一种乞丐叫“讨口子”
有一种瞎扯叫“豁别个说”
有一种角落叫“掐掐角角”
有一种太重叫“邦重”
有一种好甜叫“敏甜”
有一种没味道叫”白四拉垮”
有一种情人叫“绞家”
有一种脏乱叫“娄”
有一种放弃叫“算逑”
有一种耳光叫“一耳屎”
有一种夜宵叫“鬼饮食”
有一种惊讶叫“惊风火扯”
有一种非法机动车叫“野猪儿”
有一种亲嘴叫“啃兔脑壳”
有一种炫耀叫“战花”
有一种搏斗叫“割捏”
有一种少年叫“青沟子” 
有一种愚蠢叫“宝器” 
有一种愤怒叫“惹毛了”

第3个回答  2021-01-05
其实是“瘟丧”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2

成都话“温桑”是 愚蠢 的意思。

来源:成都话属于西南官话话,作为四川方言的标准音而存在,但事实上并非成都市全境都使用。

成都市主城以外(绕城高速以外西南)实际上是西南官话-赤灌话的使用区,而成都市近郊的广汉、简阳等地所使用的方言则与成都话无异, 成都话因其软糯,有“西南话之吴侬软语”之称。

特点:成都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拥有北方方言的一些共同特征:

1、古全浊声母清化。"从"和"虫","知"和"资","诗"和"私",每对字的声母发音在成都方言中没有区别。

2、 平分阴阳,有阴平和阳平,比如"衣"、"一"的读音便不同。辅音韵尾少,入声消失,没有b, d, g 和m。 只有n, ng两个鼻辅音韵尾。

3、没有zh ch sh r 等翘舌音声母。比如,"字"和"制"同音。

4、增加了舌面鼻音nj、舌根鼻音ng;n音归并入l,比如"挪"和"落"在成都方言中读音一样。特别注意,nji和ni是不同的,形象地讲,nji是标准普语中的"你",而ni则是许多台湾流行歌中"你"的实际发音,二者是不同的,请仔细体会!

5、不能区分en和eng,in和ing。唇音(b p m f)后的eng改读ong。hu转为fu,如"呼"念作"肤"同音。

6、无合口呼韵母uo,增加了齐齿呼复韵母iai、合呼复韵母ue、撮口呼复韵母io。保留了ng声母,通常跟零声母或声母y对应,比如"硬"读做ngèn,"我"读作ngǒ。

7、因清朝八旗子弟曾驻扎成都,成都方言受北京方言影响很大,儿化音节的词数量不少,但语音类型不多,总共只有四类,er(凉粉儿)、ur(饭碗儿)、ir(抽签儿)、ür(公园儿)。

8、有韵母ae。比如"安"、"谈"(这本来只是"女音",但21世纪年轻一辈男生也多有趋同)。

参考资料

360问答.360问答[引用时间2018-1-14]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