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响!两千多年前的打击乐器,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今属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现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的镇馆之宝,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出的文物清单中。 曾侯乙编钟,重达五千多斤,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合而成的乐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 ​ 当时到场的音乐家研究发现,此编钟仅比现代的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个半音齐全。 曾侯乙编钟的主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曾国国君曾侯乙。 曾国举行盛大典礼时,编钟是用来演奏的重要乐器。 ​ 曾侯乙去世后,将此大型编钟做为随葬品埋入地下。 2000多年之后的1977年9月某一天,驻随县某部扩建营房,放炮开山,偶然发现了曾侯乙墓。 ​ 曾侯乙墓占地面积二百多平方米,面积超过马王堆古墓的六倍。 当时炮眼距离古墓顶层只有八十厘米,如果再次放炮,这座千年古墓就会全部损毁,其损失将不可估量。 幸好被及时发现,古墓得到了文物部门的精心保护。 ​ 第二年,考古人员将墓室的积水排出,精美绝伦的青铜器——曾侯乙编钟,呈现在人们面前。 大大小小的编钟仿佛刚刚演奏完毕,此刻安安静静、整整齐齐挂在木质钟架之上。 ​ 钟架是铜木结构,木质横梁上面以漆装饰,两端有龙纹装饰的青铜套,中层的横梁上有三个铜人,以头和手托举着梁架,为了坚固起见,中间部分加入铜柱。铜人佩戴宝剑,身着长袍,神色庄严肃穆。 编钟是我国古代汉民族发明的大型打击乐器,源于西周初年,兴盛于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 ​ 大大小小的编钟根据高低次序,代表了不同的乐音,宫女用丁字形的木锤击打编钟,演奏乐曲,发出美妙动人的声音。 我国出土的编钟,多为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器物,无论从铸造工艺上看,还是从气势上看,曾侯乙编钟堪称最为精美珍贵的重量级国宝。 ​ 曾侯乙编钟出土后,共演奏三次。 第一次是1978年8月1日,由音乐家演奏,音乐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场人员叹为观止。 第二次演奏是在1984年,为庆祝建国三十五年,曾侯乙编钟被护送到北京 *** 怀仁堂,音乐家为各国驻华大使演奏了《春江花月夜》、《楚殇》、等名曲,赢得了大使们的极高评价。 ​ 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国家特批,第三次奏响曾侯乙编钟,演奏了音乐人谭盾创作的大型交响乐《交响曲1997:天·地·人》,和平钟声响起,仿佛天籁之音,人们禁不住心潮澎湃。 我们期待着曾侯乙编钟第四次响起,向全世界发出中华民族的盛世强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