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的强国论坛版主是怎么产生的?

人民网的内部职工还是网友?

第1个回答  2010-12-28
在中国的网络媒体发展史上,强国论坛的诞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不仅因为强国论坛是人民网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也不仅因为它成为了充分体现网络互动性的一个象征性符号,更是因为,它打开了一条民意表达的途径,启动了一条积极的、建设性的交流通道,并成为民意汇集的一个场所。强国论坛的影响日渐深入,它已经不再是一种民间的网上社区,而是越来越多地为社会与政府所关注。它不仅成为实践中的一个亮点,也成为了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

天时地利人和:强国论坛立足的三个支点

��孤立地看,强国论坛的出现是一个偶然的事件。1999年的“五·八事件”发生后,高涨的中国民间激愤需要一条表达与宣泄的渠道,5月9日16时人民日报网络版开通的“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正是顺应了民意的需要。而6月19日抗议论坛易名为“强国论坛”,则使抗议论坛发生了质的转变,使理性与建设性的思想成为了论坛所努力倡导的主旋律。

��但是,如果把强国论坛的诞生放到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线索中,放到中国媒体的改革历程中去考虑,便会看到,强国论坛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的偶然产物,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共同的催化。

��从天时看,“五·八事件”的确是强国论坛出现的一个诱因,但是在这后面,是中国媒体受众观变革的深层背景。在由“灌输”走向尊重受众、服务受众的新闻观念的转变中,受众的地位得到逐渐的提升,受众不再是魔弹所瞄准的对象,而是拥有自己权利的、具有思考与行动能力的主体,是媒体所要服务的对象。受众在新闻传播中,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网络为这样一种新的受众观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场所,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的互动能力,便是强国论坛产生的“地利”。而更重要的是,网络提供的互动手段并不仅仅赋予了受众以反馈能力或是更高层次的新闻消费的能力,它更赋予受众一种生产能力,使受众成为了一种新闻传播的生产力,论坛便是让这种生产力迸发的一个出口。有人说,强国论坛已成为了新闻的集散地、观点的集散地、民声的集散地,这三个“集散地”,集中地说明了强国论坛的“生产力”属性。

��强国论坛所背靠的《人民日报》这个品牌,也是它得天独厚的地利。《人民日报》的传统地位,使强国论坛一开始就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无论是领导部门、职能部门还是普通网民,都会感觉到强国论坛的沉甸甸的分量。

��而更大的天时地利则体现在国家不断改革开放的进程所带来的政治的昌明。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为民众参与新闻传播,乃至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保障。

��在此之外,强国论坛得以产生并不断强大的更重要的因素,在于“人和”。

��中国网络媒体一个极大的幸运,就是拥有一群积极的、关注现实生活的网民,尽管他们在网上会不时地表现出人性的弱点,但是,当一些紧要关头来临时,大多数中国网民都会表现出他们的正义感、热情与积极参与的精神。2003年的“孙志刚案”等一系列事件,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抛开价值观的因素不谈,中国网民对于社会的关注程度之高,干预现实的愿望之强烈,也许是世界上罕有的。这样一种网民基础,在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条件。

��而强国论坛更是幸运地拥有一群较高素质的网民。根据人民网所作的调查,强国论坛的网友以在科研、教育事业单位和党政管理机关工作的人最多,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35.2%,国家行政机关管理人员为18.9%,两者占到一半。从学历上看,大专以上学历占到80.6%,其中本科比例又最高,为42.9%。这些数据表明,与中国整体的网民构成相比,强国论坛的网友集中在文化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群中。这样一支网民队伍,是强国论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因。

��从另一方面看,“人和”还表现为强国论坛的管理者在管理论坛上的能力与水平。谁都知道,由于人民网的特殊地位,开设强国论坛是存在风险的,如果做得不好,不仅会使“两头”都不满意,甚至可能会造成一些重大的政治影响。但是,在强国论坛发展的5年中,强国论坛的管理者不仅做到了让“两头”满意,不仅做到了论坛没有出现重大失误,而且使它从一个网站的论坛发展成为中国网络媒体的一个重要的品牌,成为一个象征网络互动优势的符号。

��在表面上,强国论坛的网友与版主之间总是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删帖与反删帖、封ID与换“马甲”成为版主与网友经久不衰的对抗焦点,但是,在这个矛盾之下,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双方都希望强国论坛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网友所争取的,是自己一时的言语权利,而版主所维护的,是网友长久的言语权利,两者的根本目标实际上是一致的。所以,在网友与版主剑拔驽张的对峙之外,又会不时地看到双方相互的理解与关怀。这也是强国论坛的“人和”所在。

��“左派”与“右派”的存在,以及它们在几乎任何问题上的对立,也是强国论坛一道永恒的“风景”。不论关于“左派”与“右派”的定义是否合理,也不管人们站到哪个队伍里,“左派”与“右派”总是构成了对立与统一的两面,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两者实际上谁也离不开谁,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强国论坛只剩下一派会是什么样子。“左派”与“右派”的出现,反映了中国社会、特别是知识阶层在思想上的分化。但这样一个多元化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在强国论坛,允许这样多元化的声音出现,允许它们进行交锋,也是一种值得庆幸的现象。所以在“左派”与“右派”终日的“交火”中,我们看到的还是一种终极的协调
第2个回答  2010-12-28
花钱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