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2-15
观《 2011感动中国》后有感
我昨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2011感动中国》,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每次观后,总会给人以长长久久的思索与追问: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令九州动容?走进他们,叩问自我,在感动中找寻本真。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第2个回答  2011-02-20
今天晚上看完《感动中国》后,我的心情
久久不能平静。鉴于时间紧迫,我便匆匆写下
这篇观后感。
从《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开设至今,我每
年都坚持观看。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无法
抗拒。《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带给我的震撼是
到目前为止任何节目都达不到的。每一次观看
《感动中国》,感动都会在霎那间汇
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地震撼
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了
感动泪水的落下。
在《感动中国》的人物中没有一个是高
官或大款,他们不过是一个个平凡得不得再平
凡的人。然而他们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
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不追求功利,默默地为
我国“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
第3个回答  2011-02-27
十分感动,让人眼泪汪汪的,不过神兵那个,感动中国不合适,个人认为啊,不要当真。。。。。。。。。。。。。。
第4个回答  2011-02-15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正像别人说的,被别人感动,心动,被自己感动,心暖。让我们向这些伟大人物致敬,学习!

我也唉写啊 悲剧
第5个回答  2011-02-15
据昨晚中央电视台报道,《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揭晓。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是:科学泰斗钱伟长,“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玉树铁汉”才哇,“雷锋传人”郭明义,“舟曲之子”王伟 ,“草原曼巴”王万青,“英雄翁婿”王茂华、谭良才,三栖尖兵何祥美,“最美”洗脚妹刘丽以及“警界保尔”孙炎明。“感动中国”特别奖授予了三个群体,分别是: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八位维和英烈;铁道部K165次列车乘务组;中国志愿者群体。

我承认每年的“感动中国”是一个很煽情、很和谐的节目,我也承认自己是那种对现状怀有不满的青年,但每年仍然会把它看完——我从未对“感动”这个词带有任何的质疑和不敬,即使是在一个感动显得苍白无力的年代。

2010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每个人都有一个两个字的标签:钱伟长,“赤子”;孙水林、水东林,“信义”;才哇,“铁汉”;郭明义,“伟人”;王伟,“砥柱”;王万青,“仁者”;王茂华、谭良才,“炽爱”;何祥美,“神兵”;刘丽,“姐姐”;孙炎明,“活着”。这些标签仅仅是一个概括:对他们事迹的概括,也是这一类人的概括。在为那些不公正愤愤不平的时候,我仍会去关注这些默默奉献的人,走上舞台的这些人,更多没有走上舞台不为人知地奉献着的人们。

细看去年的这些感动中国人物,似乎在隐隐暗示着什么:钱伟长无疑是主流力量的代表;孙东林兄弟的信义,批判了那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黑心老板;才哇的不离不弃,批判了部分官员不顾百姓死活;郭明义和刘丽,支助他人的“雷锋”行为批判了一些政府福利体制的不到位;王伟代表了灾难中的希望;王万青批判了当下医疗机构的黑暗,以及利益熏心的利益链;王茂华、谭良才是面对“不敢扶马路摔倒老太”最大的质问——行善到底该不该有理由;何祥美是80的骄傲,是未来希望的代表;孙炎明的看守所“境界保尔”,是不是在讽刺着诸多“躲猫猫”版本闹剧呢?感动与敬畏之余,我们仍然需要思考和反省——这是他们个人的善,也许就是社会风气中的病。

往往大的感动都伴随着大的不幸:钱伟长、孙水林、王茂华、八位维和英烈都已不在人世,这些荣誉和掌声他们已听不见;才哇和王伟,一个是玉树地震中的铁汉,一个是舟曲泥石流中的砥柱,伴随的不仅是民族灾难,还有妻离子散的家庭悲剧;K165列车乘务组,是在几千人的生命赌注赢了之后的心有余悸;王万青、郭明义、刘丽,他们都是牺牲自己仅有的那些资本去换取更多的良心光良……感动的代价实在太大,大到许许多多人都不敢迈出这一步。感动不是在塑造神话,也不是在安慰苦难,而是在这一切发生过后留下的一点光明的痕迹。

有人说这是一个群体追逐利益的年代,还会有多少真诚的感动?就算有,那也不过是个例。也有人说,再典型的人物也只是博得大众的同情心和眼泪,能够唤醒更多人的良心吗?能够让这个社会更加公正吗?甚至还有人说,这个年代不需要感动了,都只是在做表面功夫,感动多虚假!这是实话,却也是偏见。

这不是一个“鸡肋式”的节目,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感动不是可有可无。这些人以及更多没有走上舞台的人而言,即便没有被他们所感动,或者仅存的感动又被现实的无奈给吞没,也不能丧失作为一个观众对不平凡的人的敬畏。善,行善,一直都很有意义,只是在一个处处充斥着陷阱的社会里,我们亦步亦趋,都不敢迈出那一步了。我从未想过“感动中国”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热情地去行善,哪怕只是提醒你心中的感动,这就足够了。

感动中国,感动你了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