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5

我是嘉峪关的,老家在武威,老爹也长期从事河西走廊的旅游工作,对这一块比较熟悉,说实话,能看到河西走廊不同的风貌,戈壁,雪山,草原,沙漠是在很感动,整部纪录片,总体历史部分讲述的相当好,但是解放后的发展这一块说的有些不足,或者没有描述那么好,国家长久以来不重视,省政府也一直不作为,算不上大发展。长久以来的西部大开发几乎和甘肃无缘。整个河西走廊,简单划分为三个市,武威,张掖,酒泉,这三个市人口最多,规模大级别高,但是自古到今依旧是以农业为主,而且人均耕地少,水资源有些缺乏,解放后至今发展相当缓慢,几乎没有多少进步,农业是粗狂型的,依靠祁连山的雪水引渠灌溉,由于蒸发量大,利用很不充分,水资源本来不充足,而且现在由于人口增多,祁连山的冰雪已经已经被过多使用,山上冰川也有明显缩小。

比如我老家武威,据上一辈讲附近的山还是绿的,但是自从我有记忆,一直是光秃秃的。武威的重要河流石羊河过度开发,水资源缩减明显,经常断流,生态被破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石羊河下游民勤地区生态系统崩盘,沙漠化严重,十几年前民勤一刮大风,沙尘暴就能吹到北京,由于北京沙尘暴开始频发,中央才开始重视,重点治理民勤,目前人和沙漠的战斗仍然很严峻。说完了三个农业城市,再说一下记录片中提及的建国后依据重工业兴起的三座工业城市,玉门石油,嘉峪关钢铁,金昌镍,他们都是从酒泉和武威划出去的,也算是建国后河西走廊的唯一发展。目前的情况是金川公司发展最好,酒刚难以为继,玉门没了。玉门没了,这就是单纯依靠矿场重工业的结果,发展形式单一,对资源依赖严重。记录片种对玉门描写大书特书,因为他是中国的石油工业摇篮。但是现在石油没了,挖完了,结果是玉门石油管理局职工及家属十多万人整体搬迁出玉门,玉门消失了,没这个城市了,原址是一篇死城。嘉峪关依据酒钢而建,地处西部,没技术,就是生产粗钢轧板,现在的钢铁市场,大家都懂。金昌最好,但是以后镍也会挖完。玉门的现在可能就是嘉峪关和金昌的未来。

第2个回答  2017-12-25

想到影片开头对河西走廊的简要介绍就让我感到无比惊艳。原谅我一直认为甘肃是一个非常没有存在感的省份,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弄明白甘肃的狭长地形就是河西走廊,这种地形也正是“走廊”二字得名的由来。纪录片中很多处可以直接用来截屏作为壁纸的风光摄影,出自英国人Brain McDairmant和美国人Cory Brown之手,而主题曲的配乐出自音乐大师雅尼之手。配合低沉的旁边介绍:“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森林、雪山、沙漠、星空,不断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惚之间甚至有种看指环王的错觉。

第3个回答  2017-12-25

我是武威人,生长在河西走廊中端,常听说我们那儿是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但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武威不像玉门和金昌,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发达的工业,属于农业城市,所以一直想发展自己的旅游业。在武威的旅游宣传语中有:西凉重镇、中国旅游标志之都——铜奔马的故乡、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见证地、白牦牛的故乡……等等,现在又加了一个关于葡萄酒的口号。武威也有雷台汉墓(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文庙、白塔寺、天梯山石窟等等旅游景点。但是我只是听说这些口号,并不深切的了解这些口号后面所包含的意义以及这些口号的来源(原谅我是历史盲),也没有去过这些旅游景点,感受历史的积淀所带来的震撼。看完这部纪录片才算是真正的了解了,在被片子震撼的同时,有点羞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