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人生最好的境界,是顺其自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履沉重,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

别人问他:“为何你如此惬意?”

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人这一生,背负的东西太多,就很难快乐;计较的事情太多,就觉得疲惫不堪。

要给心灵减负,最好的活法,不过是一切顺其自然。

01

有事心不乱,才能把事做好

听过这样一句话:

“世间有太多纷扰,都是源于我们内心的风暴。”

风雨来临之际,如果我们心不安定,便会犹如芦苇随处飘摇。

王阳明有个弟子曾问他,自己一忙起来就容易烦躁。

特别是事情一多,就闹得心绪不宁。

弟子感到很苦恼,希望得到王阳明的指点。

王阳明打了个比方:“令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对此,王阳明提出一个办法。

所谓“精一之功”,专注解决眼前的这一件事。

心若精一,情绪便稳得住,来一件麻烦事,就顺着重点处理一件。

遇事不慌,心绪不乱,是成年人最大的本事。

媒体人李筱懿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晚上快十点,李筱懿下班回到家,发现公寓的锁怎么都打不开。

看着紧闭的大门,她的处理办法很有水平。

她先稳住自己焦躁的情绪,然后,迅速找到了三个解决办法:

第一,喊家政阿姨过来,用备用钥匙试试;第二,让开锁公司来撬锁;第三,先去外面凑合一晚,明天再说。

想到第二天还有工作,一番权衡之后,她很快入住了最近的酒店,并预约了隔天的开锁服务。

整个过程,她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

回想起20年前,同样的事件发生,李筱懿又慌又乱,她先打电话给男朋友诉苦,接着又向父母委屈抱怨。

到头来,等同城的亲戚赶来帮忙撬开锁,已经折腾到了后半夜。

就像李筱懿说的:

“两件相隔了20年事,情况相同,结果居然天差地别,为什么呢?

因为我的情绪成熟度变了,我开始懂得把处理问题放在发泄情绪的前面。”

是啊,生活就像打拳赛,烦心事一件接着一件压向我们的肩头,这时越着急出招,反会自乱阵脚。

有太多兵荒马乱,很大部分是因为我们败给了自己的情绪。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遇事稳得住,有事心不乱。

当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击破点其实正藏在一团乱麻之中,再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02

无事心不空,才能将日子过好

奔跑得久了,总想着停下脚步歇息一下。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没事做了,你会怎样度过这段闲暇时光?

一个高赞回答说:

“一闲下来,首先是放纵自己,想要把从前加班消耗的日子全都补回来。

可渐渐的,人开始变得懒散,变得不修边幅。不规律的生活扰乱了作息,烦恼立马找上门来。”

人活着,有闲是福。

当生活的节奏慢下来,有的人在放松,而有的人在放纵。

当身体卸下重担的时候,最怕心也随之放空,整个生活就迷失了航道。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可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写“赏花”及“新井”诗,完全是不孝之人。

因此,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

起初,说毫不悲伤,白居易也并非那么洒脱。

《琵琶行》一诗里,有纵横的老泪和沉重的叹息。

但已经深陷囹圄,与其挣扎于泥泞之中,不如心向光明,活成真正的“乐天”之人。

之后,白居易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白居易有句流传千古的名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江州的那段时光,他寄情山水,钻研佛教,他在庐山北建草堂,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到了一定年纪,白居易终于明白:即使远离庙堂,也不能让心变得一片荒芜。

梁实秋在《养成好习惯》中写道:

“我们若是能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无论其为多么短暂,都用它做一点有益身心之事,则积少成多必有成。”

再难捱的岁月,只要顺其自然地慢慢来,平凡的日子也能过得闪闪发亮。

若想抵抗无聊的人生,不妨让丰富自己的内心。

往后的每一天,皆是趣意盎然的风景。

03

一生很短,让一切顺其自然

《菜根谭》有言: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要努力;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漫漫人生,我们往往看不清前路。

既然已经拼尽全力,我们无法强求生活回馈给我们什么,倒不如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想起一个颇具哲思的小故事。

有一天,老道长给小道童一些种子,让他种到院子里。

小道童拿着种子,突然被门槛绊了一跤,种子洒了一地,道长看到后,只淡淡说道“随遇”。

种子细小,不好拾取,小道童用扫帚来扫,不想平地刮起一阵大风,把种子刮得四处都是,老道长头都没抬,说了句“随缘”。

小道童急了,满院子去找被吹散的种子,结果一场大雨又从天而降,把小道童浇成了落汤鸡。

小道童哭着去和师傅抱怨,道长却笑着对他说“随安”。

转眼到了春天,有天清晨,小道童打开房门,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院子。

他开心地告诉道长,道长面不改色说道“随喜”。

一生太短,我们最该修炼的心境,就是顺其自然。

真正的顺其自然,并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而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拿得起,也放得下。

北宋时期,苏轼将贬谪生涯过成 美食 之旅。

当沈从文遭受质疑之时,他索性潜心研究学问,历时15年著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还有那些被时光打磨得更加优雅的女性,都顺其自然,一点点用时光疗愈自己。

叶嘉莹先生一生遭遇各种重大变故,丈夫入狱,失去爱女,但她并没放弃自己,而是一步步将自己活成了一颗不老的“诗心”。

人这一生,最好的心境,就是一切顺其自然。

真正懂得顺其自然的人,内心比谁都柔软,心态又比谁都坚强。

总有人觉得他们被虐哭就退缩一边,实际上,他们不是生活的逃兵,而是最热爱生活的一群人。

04

正如作家约翰·史崔勒基说过的一句话:

“当自己为实现存在而努力时,幸运的巧合就会自然出现,他们管这个叫做顺其自然。”

如果你觉得一切事与愿违,请相信命运自有安排.

当烦心事如潮水般涌来,心不纷乱,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偶遇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那就顺势接受命运的嘉奖,放慢节奏,一步步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当你懂得顺其自然的智慧,你就会发现,世间的烦恼少了许多。

就算身处黑夜,只要顺心期待,静心接受,天总会亮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