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文落款用什么数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3

1. 公文写作怎样正确运用数字

答:正确使用数字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使用数字的基本规则。

根据有关规定和使用上的习惯,正确使用数字的基本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同一文中使用的数字必须统一。二是特定的序号标记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三是表示序数的序词必须使用汉字数字。四是比较庄重文字材料一般选用汉字小写数字。

五是各种讲话稿也要选用汉字小写数字。六是公文中的标题顺序号可依次选用汉字小写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七是有关征程票据方面的文件要按规定选用汉字大写数字和小写数字。在了解和掌握上述使用数字基本规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养成严谨、细致、审慎的写作作风。

2. 公文写作怎样正确运用数字

正确使用数字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使用数字的基本规则。

根据有关规定和使用上的习惯,正确使用数字的基本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同一文中使用的数字必须统一。二是特定的序号标记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三是表示序数的序词必须使用汉字数字。四是比较庄重文字材料一般选用汉字小写数字。

五是各种讲话稿也要选用汉字小写数字。六是公文中的标题顺序号可依次选用汉字小写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七是有关征程票据方面的文件要按规定选用汉字大写数字和小写数字。在了解和掌握上述使用数字基本规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养成严谨、细致、审慎的写作作风。

3. 公文写作中 落款和日期 规范的格式是什么

公文写作中落款和日期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写成文日期,如2018年11月20日,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2行、右边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排印,发文单位署名在成文日期上一行和日期居中对齐。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 扩展资料: 一、公文规范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

1、主送机关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收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采用抄报形式。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排印,回行时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全角冒号。 2、正文 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

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 3、发文机关 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

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

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4、抄送单位 是指需要了解此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

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抄送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需要执行或知晓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抄送机关名称标注在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下方,用横线把主题词和印制版记隔开,抄送机关名称前加“抄送”2字用3号仿宋体字左边空1字排字,后标全角冒号。

抄送机关名称之间用顿号或逗号隔开,末尾用句号。一行不够用二行,二行与冒号后对齐。

5、文件版头 正式公文都有版头,应标明是机关的名称。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应加一条红线衬托。

6、公文编号 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

“国发”表示国务院的代字,“〔1997〕”指的是年号,(要使用“〔〕”的方括号),“5号”指的是发文的顺序号。如果是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需要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

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7、签发人 文头部分写上签发人,即在版头红线右上方,编号的右下方,字体较编号稍小。格式为“签发人:***”。

8、机密等级 机密公文应根据机密程度划分机密等级,分别注明“绝密”、“机密”、“秘密”等字样。机密等级由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机密程度来划定,并据此确定其送递方式,以保证机密的安全。

密级的位置:通常定格标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机密公文还要按份数编上号码,印在文件版头的左上方,以便查对、清退。

9、紧急程度 这是指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分为“特急”、“加急”。标明紧急程度是为了引起特别注意,以保证公文的时效,确保紧急工作问题的及时处理。

紧急程度的标明,通常也是放在标题左上方的明显处。 10、阅读范围 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密程度,有些公文还要明确其发送和阅读范围,通常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的地方,并加上括号。

如:“(此件发至县团级)”。行政性、事务性的非机密性公文,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都不需特别规定阅读范围。

11、附件 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它是根据需要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的。附件,应当在发文机关之前,正文之后 ,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不能只写“附件如文”或只写“附件*件”。

置于主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与主件装订在一起。 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最后一行后空1行的左侧空2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2个以上附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注序号。 十五、其他。

公文文字从左至可横写、横排。拟写、誊写公文,应用钢笔或毛笔,严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

公文纸一般用16开,在左侧装订。 12、印章 ,均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

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公文外印章距正文2mm―4mm居中压成文日期。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线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的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

二、公文的分类 1、狭义公文 是指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各自正式规定的文种。(2012年新办法)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4. 最新公文日期的正确写作格式是什么

日期的格式为:

成文日期确定的原则是:会议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为准;经机关负责人签发的公文,以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的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成文日期在公文中的标注位置有2种:一是会议审议通过的公文,成文日期编排在公文标题之下,写全年、月、日用“()”括起来;二是成文日期在公文正文或附件说明的右下方标注,写全年、月、日。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4字编排,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不加盖公章的公文,在发文机关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2字,如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使其右空2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加盖签发人签名章时,在签发人签名章下空1行右空2字编排成文日期。

5. 公文写作落款是日期在前还是时间在前

按照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最新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的要求,公文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能为01)。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好多公文通知或是通报什么的材料,日期都是正文下方右顶格”只能说明很多单位的公文都不规范,不规范的公文很多,一般“两办”的文件相对规范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