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占明的画作评价怎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2-16
书画名家若繁星点点,但知名书画家史占明却令人印象深刻,因为他是一位把艺术与人生融合在一起的实践者和探索者。走近史占明,我们见证了一个性情中人的艺海人生。
隔窗偷艺终成大器
在工作室里,品茗而谈的史占明说起自己的学艺生涯不禁感概万千。他1955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自幼喜欢写写画画。父母是工人,那个年代物质匮乏,能够有像样的画笔和画板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在史占明坎坷的学艺生涯中,一位特殊的“启蒙老师”激起了他对书画艺术的无限热爱,并最终影响他走上成就书画家的道路。这位“启蒙老师”是他隔壁邻居家一位10多岁喜欢画画的小哥哥。小哥哥家庭条件好,可以经常画画,临摹一些连环画,对于史占明单调的童年生活来说,这无疑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看到色彩斑斓的另外一个世界。于是他想天天跟着学习画画,但是那位哥哥却因为优越感而不愿带着他。从小有着一股犟劲儿的史占明却因此更激发了他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他透过邻居家的玻璃窗偷偷地看,仔细揣摩技巧,孩提时代的执拗让他坚持着对艺术的热爱。
随后他步入中学时代,他就读的中学里有着前苏联时代的许多石膏像,这些是当时张家口市最好的美术教学资源。在这里,他如饥似渴的学习欲望让他在艺术的海洋中流连忘返。经过接受中学严格正规的美术教育,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市文化局电影院,开始了宣传和电影海报创作工作,对书画艺术的痴迷让他多次在国家级的电影海报创作比赛中获奖。
学无止境, 随着工作的蒸蒸日上,他对艺术的追求更加精益求精。199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姚有多、黄均、蒋彩萍及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等大师。在中央美院的深造,让他的艺术风格日趋成熟,并逐渐自成一派。在其毕业作品展上,廖静文对他的作品《橘颂》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她说道:“若干年后,也许我记不得史占明这个学生了,但我会记着《橘颂》这幅作品。”就是这幅让廖老先生记住的作品《橘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写意的诗情境界,略带浪漫气息,成熟稳健,智性盎然,诗意丰韵,这种对幻想与温情的感觉,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视觉表现境界。
态度严谨推陈出新
史占明坦言,他在艺术上有洁癖,来不得一点儿马虎。有时朋友来求字,他每次动笔之前均反复酝酿,总是多写几幅,挑出最好的一幅送人。中央美院毕业后曾经有人花大价钱请他临摹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以便以假乱真,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正如徐悲鸿先生所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史占明在艺术道路上甘于清贫,潜心研习书画。经过多年努力,如今他的作品索求者趋之若鹜,珍藏者视为瑰宝。他的诸多作品已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徐悲鸿纪念馆、中国美术馆收藏。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队访问大陆时特地会见了史占明,并收藏了他赠予的代表作《钟馗》。
我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成为了史占明创作灵感的源泉。在他的《钟馗》、《达摩老祖》、《报恩图》、《橘颂》等代表作品中,中国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艺术需要创新,但不能摒弃传统。史占明在创作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深入传统而不泥古,源于生活又有根基。
钟馗,国人心中的捉鬼英雄,许多画家为突出人物,笔下的钟馗奇丑无比。然而在史占明看来,钟馗是正义之神,塑造的人物形象应该是威严中透着几分和蔼可亲,所以他的《钟馗》系列代表作独树一帜,神入画,型各异,人物栩栩如生,可让观者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书画写思想,笔墨传千秋。史占明将他对人生的领悟寄予书画之中,他用极高的悟性和精湛的技法,把画家满腔的正义和对生活、生命的情感,倾注在方寸之内、盈尺之间。遍观史占明的书画无一不以豪放无羁、大气磅礴、气度非凡、刚正不阿为重点,用淋漓之法,脱去了形式与风格的雅气拘谨,在型各异、神入画、意传情中充盈着一股旺盛的生命力。
画钟馗为正义呐喊
史占明说自己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唯物主义画家,对神话中的钟馗和达摩却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染指就画了20多年。
钟馗是中国著名的民间诸神之一,他的主要功能是捉鬼。相传在唐代,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得了重病,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治好,皇帝非常着急。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宝,皇帝愤怒地斥责小鬼。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并吃到肚子里。皇帝问他是谁,大鬼回答说,他本来是陕西省的一名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他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他,一气之下他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他就从事捉鬼的工作。唐玄宗从梦中醒来后病就好了,于是他命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把梦中钟馗的形象画了下来。由于这位皇帝本身就是狂热的道教信徒,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此后,钟馗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便逐渐得以确立。
谈起钟馗,史占明有说不完的话,他说:“钟馗尽管是神话中的形象,长得很丑陋,但是他以捉鬼为己任。从这个意义上说,钟馗无疑是正义的化身,我画钟馗就是要通过我的画笔,为正义呐喊。”目前他所画的钟馗已不下千幅,深得收藏者的喜爱。北京朝阳区农民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名流书画院副院长方志新这样评价他的画作:“其人物画作,如钟馗、达摩面壁、报恩图、李清照吟诗图等作品,无论造型、气韵均力求完美,特别是笔下的钟馗,行神各异、出神入化。”
投身公益倾洒爱心
追求艺术的道路永无止境。虽然史占明书画艺术造诣已颇高,但是他仍不满足,一直潜心琢磨如何能在绘画技巧和表现形式上有新的突破,更好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他不为物质享受所左右,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至今仍每天坚持创作书画作品,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为其艺术大师形象做了最好的注解。
史占明在创作艺术杰作的同时还一直在思索如何做到德艺双馨,如何更好地回馈社会帮助他人。1988年我国成功申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为支持筹办工作,他毅然捐出了当时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八仙》,当时亚运会组委会颁发给他的荣誉证书至今依旧被他视作最为宝贵的荣誉之一,并细心地珍藏着。此后,1998年长江抗洪救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他都捐出了自己多幅代表作来拍卖,捐善款支援灾区。人们评价他,作为艺术家,有真挚的情怀,有对祖国的热爱,有事业的大成就,是责任感激励着史占明在前进。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在临近古稀的史占明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岁月带给他的睿智、从容和淡定,同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带给了他无尽的享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