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葡萄球菌怎样逃避机体免疫致病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5-13
第一,它的细胞表面结构中有荚膜和蛋白A。荚膜能抑制吞噬和单核细胞增殖,其A蛋白能与IgG 的Fc区反应,抑制吞噬
第二,它能产生溶素和 杀白细胞素,具有胞毒效应,可以杀伤白细胞。
第三,它能产生凝固酶, 凝固酶使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即使被吞噬后,也不易被杀死。同时,凝固酶集聚在菌体四周,亦能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作用。
这就是化脓性葡萄球菌怎样逃避免疫攻击而致病的主要原因。
第2个回答  2013-05-16
在生理学上显有许多与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群(coli-aerog-enes
group)、乳酸菌共同的性质,但其毒性非常强,移植于动物血管中可引起动物体各处发生脓疡,而表现出严重的症状以至死亡。然而与人皮肤脓疡类似的种类不易在动物体上发生,只有极少数的可在类人猿和兔发生类似的症状。因乳制品和肉类的腐败而出现的中毒,认为多由此类细菌引起,原因是葡萄球菌在增殖过程中可产生肠毒素(enteroto——xin)。这种毒素的生物活性在于能刺激呕吐中枢产生催吐作用。该细菌是抗菌物质中毒和一般营养不良时成为次级的微生物区系的主要细菌。从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分离出的蛋白质A可与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进行特异的结合,这是由K.Jensen氏(1959年)发现的,现已被应用于各种免疫反应。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金葡菌产生多种毒素与酶

  1.血浆凝固酶(Coagulase)是能使含有枸椽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菌株多能产生,常作为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标志。

  凝固酶有两种:一种是分泌至菌体外的,称为游离凝固酶(Free coagulase)为蛋白质。作用类似凝血酶原物质,可被人或兔血浆中的协同因子(Cofactor)激活变成凝血酶样物质后,使液态的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浆凝固。另一种凝固酶结合于菌体表面并不释放,称为结合凝固酶(Bound
coagulase)或凝聚因子(Chumping
factor),在该菌株的表面起纤维蛋白原的特异受体作用,细菌混悬于人或兔血浆中时,纤维蛋白原与菌体受体交联而使细菌凝聚。游离凝固酶采用试管法检测,结合凝固酶则以玻片法测试。凝固酶耐热,粗制品100℃30分钟或高压灭菌后仍保持部分活性,但易被蛋白分解酶破坏。

  凝固酶和葡萄球菌的毒力关系密切。凝固酶阳性菌株进入机体后,使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即使被吞噬后,也不易被杀死。同时,凝固酶集聚在菌体四周,亦能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作用。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与凝固酶的生成有关。

  凝固酶具有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对凝固酶阳性的细菌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慢性感染患者血清可有凝固酶抗体的存在。

  2.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olysin)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溶血等。按抗原性不同,至少有α、β、γ、δ、ε五种,对人类在致病作用的主要是α溶血素。它是一种“攻击因子”,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分子量约为30,000,不耐热,65℃30分钟即可破坏。如将α-溶血素注入动物皮内,能引起皮肤坏死,如静脉注射,则导致动物迅速身亡!!
感谢光元素~~~~
第3个回答  2011-05-11
哎呀! 你也是湖医的吧 我们都在找答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