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书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简·尼尔森,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美国管教孩子的黄金教科书,被翻译成16种语言,仅在美国销量就超过了400万册。正面管教理念的最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值得一提的是,阿德勒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学生,而德雷克斯是又阿德勒的学生。本书提到的两个核心词就是“和善”和“坚定”,它们是本书的核心,也是一种真正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讲正面管教前,我们讲一下传统管教。传统管教强调的是“棒子底下出孝子”,通过惩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这种方式其实是错误的。既然传统管教是错误的,但为什么还有很多家长坚持使用它呢?主要原因是:在短期内,传统管教有一定的效果,孩子会因为害怕被惩罚而“听话”。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管教方法,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从而表现出四种负面的行为,它们分别是:愤恨,报复,反叛,退缩。不同的孩子因为性格和成长的经验不同,所表现出现的负面行为,也有所不同。不管是哪一种负面行为,家长一定要认清一个事实:传统管教,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给予重视。其实,家长都想教育好孩子,这也是作为父母的基本责任,但苦于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教育或引导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教育方法,而本书所讲的正面教管,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在了解正面管教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正面管教,它有什么好处,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何?总结起来,正面管教就是两个核心词,那就是“和善”和“坚定”,它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教育方法。跟传统管教最大的区别是:它不羞辱孩子,以尊重合作为前提,和善和坚定地与孩子一齐解决问题,通过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也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当于通过错误来进行教育的方法,把孩子犯错变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既然正面管教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应该如何跟孩子合作,从而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呢?要实现这个效果,我们要遵循作者提出的四个步骤,它们分别是:1、表达对孩子的理解;2、表达同情,但不是宽容;3、把你的感受告诉给孩子;4、让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重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说一下第一个步骤: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如孩子打破邻居的窗户,很多家长,一听到这个消息,可能就会很生气,二话不说,直接批评孩子,也不让孩子解释。这是一种错误的管教方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心生愤恨、报复、反叛,甚至退缩的心理,对成长很不利。遇到这个问题,作为家长,首先要冷静地对待,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我们要换位思考,难道我们小的时候,没有犯过错吗?如果能这样换位思考,家长可能就能理解孩子当前的处境。孩子其实都是善良的,他们也知道自己犯了错,期待能得到家长的理解。这时候,家长就要表现出对孩子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说出来。你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理解你,其实,你是不想的。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害怕。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妈妈小的时候,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家长通过说出自己小时候的犯错经验,让孩子知道,原来妈妈也犯过错误,看来妈妈是理解我的。只要建立了这样的理解,对于后面的进一步沟通,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表达了理解后,孩子现在的心态没有那么害怕了,因为妈妈理解我。很多家长,可能认为这样就结束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起不到一个教育的效果。我们还要进一步跟孩子沟通,你还要表达对孩子的同情,但我们要注意,在表达同情的同时,不能表现出宽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如果一旦宽容了,孩子以为自己没有错了,如果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他们就不能通过犯错学习到新知识。所以,第二步,不能表达出宽容,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坚定,让孩子知道自己其实是做错了事情。同情,是一种友善的表达,所以第二步,就很好地体现了正面管教的“和善”和“坚定”核心。这也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原则,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练习和提升,与孩子一齐成长。

第三个步骤就是,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你可以这样说:“其实,妈妈也很受伤害,因为你是我的宝贝。你犯了错,是妈妈没有教育好你!”当然这个表达感受的说法,每位家长自己要把握好,不要太娇情,以客观的态度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真实很重要,如果你能真实地表达对孩子的过错,孩子是能感受到的。

第四个步骤就是,让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家长与孩子一齐面对问题,让孩子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共同面对困难,让孩子明白,自己可以面对,也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也能学习到东西,并且得到成长,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所以,有时候,犯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看家长如何面对,如何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说一下,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和相应对策。孩子产生不良行为,主要还是家长的原因,具体表现为:1、寻求过度关注;2、寻求权力感;3、报复心态;4、自暴自弃。

关于寻求过度关注,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家长的疏忽,或者工作太忙,很少把心思放在孩子的身上,也很少用心陪孩子一齐玩。另外,如果是有兄弟姐妹的,如姐姐发现妈妈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弟弟身上,作为姐姐可能就会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怕会失去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所以,有些孩子会通过故意犯错,或者不听话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如故意不做作业等不良行为。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就要想办法分散孩子的精力,不要把问题放大,过多的关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引起孩子进一步恶化这种不良的行为。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如画画、看书等。这里特别强调,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直接带孩子去哪里玩之类,尽量引导到做有价值的事情上来。

关于寻求权力感。其实原因跟寻求过度关注,是一样的,只是孩子成长经验和性格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有所不同而已。面对这种情况,孩子和家长双方都要冷静地面对,不能操之过急。冷静过后,与孩子一齐找到解决方案。在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之前,最好聆听一下孩子的想法,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会犯错?这样,家长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出建议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双方认同后,执行起来,效果会更好。家长这个时候,要适当表现出“和善”,要相对民主地让孩子有选择和提出建议的权利。千万不要独断专行,因为这种孩子本身对权力感比较强烈,他们想表现出可以控制局面的心态,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引导好,会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关于报复心态,其实孩子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受过伤害,或者是因为父母的某一句话,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产生这种不良行为。面对这种问题,家长的解决方案,和解决寻求权力感的方案一样,双方冷静下来后,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最后一种就是自暴自弃,如果遇到这个问题,其实是很严重的,因为孩子已经失去信心,家长必须正视。失去信心的孩子,不管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害怕面对困难,对自己信心不足。其实,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天生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如何解决困难。面对困难时,如何面对,提出你的建议,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尝试也经常会遭受失败的,因为学习的过程,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就算是成年人,我们学习东西,也是会遇到困难,更何况是孩子呢?所以,家长要及时地发现孩子尝试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出积极的建议。当看到孩子有进步时,也要及时地给予表扬,给予孩子的肯定,肯定他们取得的进步。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而不是缺点,每个人都有缺点,包括孩子,如果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任何人都会受不了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待孩子的过错,我们也要看到孩子的优点,特别是对这种失去信心的孩子,更是如此。

以上,就是四种不良行为和相应的解决方案。那有没有一种万能的良药,能解决以上四种问题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作者给出一条重要的建议,那就是:利用固定的时间,好好陪伴孩子,及时表达你对孩子的爱。看到这样一句话,让我想起一本书,叫《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是啊,陪伴真的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爱。大人也需要陪伴,更何况是孩子呢?现在很多家长,都以工作忙为由,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那怕是陪伴,但还是想着工作的事情,没有用心地陪伴孩子。虽然他们是孩子,但是,他们是能感受到父母是否用心地陪伴他们的。我们家长应该固定一个时间段,如星期天下午,什么事情都不想,好好地陪孩子玩,陪孩子学习。固定的时间段,很重要,这也是你和孩子之间的一个约定,也是孩子对你的一种期许。每个星期,孩子都可以期盼到这样一个快乐的时光,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来说,是一种爱的滋养。很多家长虽然说会陪伴孩子,但真正要陪伴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把工作放下,可能是生活的压力,也可能是工作的压力,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们总可以找到理由,用心地陪伴他们。工作可以重来,但孩子的成长,如果错过了,那就错过了,永远不会回来的。每每想到这里,我心里都多了一份感慨,想多点陪伴他们。我们不能使时间停下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和孩子一齐成长,快乐成长。

传统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叫孩子不要做什么,而正面教育的方法,恰恰相反,它告诉孩子要做什么?强调做什么,更能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特别对于那些失去信心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上面已经说到,这种孩子失去信心,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通过做小事,一小步一小步,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关于这个正面教孩子的方法我们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素,它们分别是:1、与此事相关;2、尊重孩子,尊重事实; 3、合理,让它符合现实,并且可操作;4、对孩子有帮助,能让孩子学到东西,锻炼孩子的能力。

我们先说一下与此事相关,就是说我们要就事论事,不要把一些不相关的东西牵扯进来,更不要说一些孩子之前犯过错,混在一齐来教育。如:“上次你考试不及格,我都还想说你了,现在还打破邻居的窗户?”这样,就使一件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而且也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其实,这个道理不只发生在孩子身上,我们成年人何尝不是这样?有谁喜欢被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或错误呢,特别是那些已经过去的错误?既然我们成年人不喜欢,其实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同样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特别是父母的理解。还是拿上面打破邻居窗户的场景为例,我们就要就事论事,作为家长,可以跟孩子一齐去买一块新的玻璃,和孩子一齐把邻居的窗户修好。大家一齐参与其中,这也是一种亲子活动,在修理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事情,同时会连累爸爸妈妈。父母这样以身作则的行为,最能影响孩子,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这种做事,干净利落,不会涉及其他事情,更能让孩子记住这次所犯的错误,以求下次改正。

另外,第二个要素就是尊重。我们要尊重事实,其实也是尊重孩子。因为有时候,打破窗户,不一定就是孩子的问题,有可能是其他伙伴打破的,但孩子因为害怕家长的责怪,没有说出实情。甚至有些家长,不问青红皂白,直接生气,并批评孩子,也不问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孩子会很委屈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会进入恶性循环,孩子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更加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也无从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从而导致与孩子的代沟更加严重。我们都知道,要深入认识一个,理解一个人,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是双方的心扉要敞开,但如果孩子内心有了阴影,就很难跟家长真正沟通,后面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尊重孩子的前提,就是要尊重事实,如果发现,窗户不是孩子打破的,我们要引导孩子,教他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因为害怕而不说出事实,最后自己就变成了替罪羊。让孩子明辨是非是很重要的,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是建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基础。

第三个要素就是合理。合理就是教育的方法要可操作性,不会超出孩子的能力,要建立在符合现实的基础之上。像上面说的例子,家长和小孩一齐去买一块新的玻璃,并修理好。这不会太难,可以让孩子一齐参与,就是可操作性,这样做也有榜样效应,孩子对这次犯错的记忆也会更深刻。

最后一个要素就是有帮助。这也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我们要通过这次犯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一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如我们可以问孩子有什么建议?让他们参与进来,不但可以增强他们对解决方案的认同感,也可以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学到新的技能。这样一来,犯错反而变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家长一定要明白,孩子犯错不要紧,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地引导,因为没有人不犯错,包括我们成年人。只要方法正确,利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我们可以把犯错变成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不断成长。作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她认为最好的纠正孩子错误的方法。其实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鼓励。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也很容易实施,但正是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我们就是没有好好地利用起来。我们都不太擅长给予别人鼓励,或者是我们怕别人骄傲自满,或者是其他原因,但心理学告诉我们,鼓励确实能提高一个人的信心和提高他人对你的好感。我们的鼓励,要真诚,而不只是说说而已,我们需要发自内心的鼓励,最好能具体到某件事,甚至是某个细节。对于孩子的鼓励,作者更强调,要学会拥抱,一个拥抱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也是最好的鼓励方法。不但表达了爱,也表达了一个鼓励和永恒的支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