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原来是体内湿热,给你3个建议2个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湿热体质的人很多,皮肤油腻,爱长痘痘,抽烟酗酒,身上有异味,形体肥胖等,那湿热体质的人还有哪些表现呢?

满面油光,皮肤发黄、发暗,油腻;容易长痘、脓包,或者化脓性炎症;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口唇发红;食欲不佳,腹胀,恶心,喝水腹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粘腻,臭秽;多急躁易怒,好发脾气,出言不逊。

说到湿热体质,肯定离不开两种邪,湿邪和热邪,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两邪相交表现出的症状就很多。

湿为阴邪,容易阻滞气机,湿阻胸膈则胸闷,湿困脾胃则不思饮食、腹胀腹满、大便溏稀等。

湿邪沉重,湿邪侵犯肌表则头昏头重,像包裹了湿毛巾;湿邪停滞关节则关节发沉或疼痛。

湿邪粘腻,湿邪停留大肠则大便粘腻不爽,滞留膀胱则小便涩滞不畅,还有分泌物黏浊,舌苔厚腻等。

热为阳邪,热邪往上走,容易出现面红目赤,口舌生疮,牙龈或咽喉肿痛等。

热邪伤津耗气,表现出口渴喜冷饮,神疲乏力,口燥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热邪伤血脉表现出流鼻血,尿血便血等,热邪滞留血脉则会出现长痘,或者皮肤脓包,溃烂流脓等。

湿邪和热邪交织,湿邪阻滞气机,易伤脾阳;热邪伤津耗气,入血动血,表现出头身困重,胸脘痞闷,恶心腹胀,纳呆便溏,小便黄赤,舌苔黄腻等。

湿邪有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环境导致,比如广东福建潮湿闷热;内湿多由脾胃运化失常引起;

热邪多由情志化火,饮食辛辣,烟酒成瘾,痰湿久蕴等导致。

比如长期抽烟、喝酒、熬夜,过食肉类、甜品、奶茶及辛辣食物,还有滋补不当,长期情绪压抑或恼怒,这些都是导致湿热体质的不良因素。

湿热湿热,所以调理时还要参考是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以祛湿为主,参考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热重的以清热为主,参考茵陈篙汤、连朴饮、普济消毒饮等。

在疾病治疗中,湿热可以表现在不同的脏腑,比如肝胆湿热、脾胃湿热和膀胱湿热,所以一句湿热体质用什么药,其实并不准确。

肝胆湿热表现:口苦,两胁胀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甚至出现目黄、皮肤黄等,或有阴部潮湿瘙痒,带下黄稠臭秽等,参考龙胆泻肝丸。

脾胃湿热表现:口干口苦,口中黏腻,口渴但不想喝水,腹胀恶心,腹泻急迫,大便黄褐臭秽,肛门灼热,或者拉不尽的感觉,参考甘露消毒丸。

膀胱湿热表现:小便量少色黄、次数多,排尿时有灼热感,或小便浑浊甚至排尿疼痛,小腹胀痛,参考二妙丸,八正散。

湿热体质的人特别容易长痘痘,但大多数人已经过了青春期,所以这个不叫青春痘,而是湿热引起的痘痘。

饮食不节伤了脾胃,食物本该转化为气血,但有一部分却转变为了痰湿,痰湿随着血液流于全身,引起长痘。

长痘有不同部位,如果脾气急躁,痰湿就会往上走,头面没有排毒出口,只好从面部等皮肤薄的地方爆发出来,或者身体其他经络拥堵就在哪里爆发,比如背部。

这里参考一个方法,用适量白芷、绿豆打粉,再用鸡蛋清调成糊状,临睡前敷贴患处,等第二天再用清水洗去。

湿热体质的人还容易患口腔溃疡,尤其是工作压力大,经常喝酒应酬或者喜欢辛辣饮食的人。

口腔溃疡容易在饮食、说话或者唇舌碰触时引起疼痛,甚至有的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这里参考一个方法,用适量淡豆豉磨粉,外敷在溃疡部位,睡前用或一天两三次;还可参考云南白药粉涂擦,复合维生素B含服等。

饮食调理方面,少吃油腻、甜品和辛辣食物,不宜暴饮暴食,戒烟少酒,避免湿从外入,比如频繁洗澡,这些都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饮食方面多吃绿豆、苦瓜、冬瓜、苹果、芹菜、竹笋、西瓜等;中药可参考白茅根、茵陈、淡竹叶、薏米、车前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