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上还适合打羽毛球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羽毛球运动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运动量其实是大的惊人的。不仅是要求运动员对于前后左右的跑动都要到位,它还有来球高低的判断,所以可以说羽毛球是最强调人三维空间感的一种运动。一场羽毛球下来,即使是专业运动员,浑身的球衣被汗水浸透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另外说句玩笑话,你看当今羽坛,哪里有胖子呢?

但是如果从业余爱好者的角度来看羽毛球的话,羽毛球运动属于隔网而立的运动,对阵的双方是没有任何的身体接触的,所以身体上的直接对抗,就不如足球、篮球那样激烈,也不容易受到对手冲撞的直接伤害。同时羽毛球即使是水平不高的朋友,也能在球网两段打的有来有回,很容易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

保持对一项运动的爱好,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放弃,是特别难能可贵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身体条件也不如从前,肌肉的强度、韧带的强度都会慢慢衰减,那么就必须在心中要有热身的概念,在打羽毛球之前,把热身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事情来做,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关节和肌肉,对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是大有好处的。同时在运动中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过于危险的技术动作,也要适量。在赛场上看着林丹倒地扑救很帅气潇洒,轮到我们业余爱好者,那也许就是会引发受伤的危险动作,应该尽可能的避免。

我们业余爱好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最大的目的是从这项运动中获得快乐,同时又能够强身健体。切不可舍本逐末,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别人争强斗狠。

我是60人,打羽毛球四年有余每周三次。羽毛球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拍起拍落、富于变化,对颈椎及全身都有很好的锻炼,而且会越打越上瘾。但是,羽毛球这项运动,不管是专业/业余,一定会伤害到膝盖,皆因这项运动的特点,球不落地就要闪转腾挪、跨步击球、迅速蹬地回位…"蹬"~久了就会伤膝盖,一定会伤的,看到多少热爱羽毛球的球友,因此无奈离开。鉴于此,要在"蹬"上思考,作为业余打球是以锻炼身体为目标,若锻炼身体带来满身伤病,岂不是违背意愿。所以,我打羽毛球可以迅速奔跑乃至最后的跨步,重点~~"不蹬回",而是跑出去几步再回位,有了这几步,就把膝盖用力给缓解了保护了膝盖。至今,我的膝盖一点没有受伤,你若问跑几步出去了,球回来了咋办?不办输赢随它去吧。我们的目标是~锻炼身体不受伤!希望能帮助膝盖受伤的球友,不是羽毛球不爱你,是你爱她的方法不对。

我今年34岁,即将迈入35岁,球龄6年,可以这么说,30岁是人的一个分水岭,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都会有所下滑,即使是双圈大满贯获得者林丹也是如此,30岁之前,林丹可以说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是每位选手的梦魇,30岁之后,林丹开始由暴力打法转为太极打法,30岁时,也就是2013年,林丹拿下第五次世锦赛金牌,之后的林丹,状态开始逐渐下滑,个人赛再也没有拿到过一次世界冠军!

作为业余爱好者,我的建议是,35岁可以继续打羽毛球,但要格外注意安全,羽毛球比赛时,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很多激烈的动作,你要牢记,我们打羽毛球只是健身,看淡胜负,实在被动,实在接不到的球就尽量不要去接了,例如网前球,一个跨步能接到就去接,实在接不到强行跨步去接,一旦脚尖超过膝盖,这样的动作就十分危险了,再例如接头顶球,实在后退不及就不要接了,强行后退去接,一是容易闪腰,二是容易崴脚踝,得不偿失!

35岁后打羽毛球,还有一点极为关键,比赛前多拉球,让身体活动开,比赛结束后,也要拉伸放松,看淡胜负不强行接球,赛前热身、赛后拉伸,只要你注意这三点,打到45岁、55岁都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一起打球的年纪最大的超过60岁,平均年龄50左右,每周打2次,大家都能坚持下去,首先是共同的爱好,一起玩超过了10年,而且群是开放的,人来人往,最后留下的,是最合适一起玩的。

所以,最关键就是“合适”与否。从年龄上讲,任何剧烈运动,都不适合老年人,但总有人特殊些,可以打很久。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一般年轻的打球,力量和速度突出,落点就不太讲究,技术并不精,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力自然下降,但技术慢慢全面,经验变得丰富,落点变得刁钻,即使和年轻人打,未必落下风,打出几个世界波,其乐无穷。

年纪大了,合不合适继续打,因人而异。

要打下去, 首先就是有合适的球友 。大家一起打球,水平相当,输赢对半,一边倒的局面很少,这样才有兴致。不怕跟你们透个潜规则,对于水平相差太大又没有进步的,我们都会打得他下次不敢再来,差距太大就没有打球的乐趣了。当然,也会遇到高手,他会用同样的眼光看我们,下次打球,我们都在,高手走了。这种情况是纯粹的兴趣爱好,如果想借打球实现其他的目的,不在此例。

然后就是合适的心态, 锻炼为主,输赢不是太在意,有点年纪的打球,都是双打,输球时抱怨拍档是最大的禁忌,打球嘴碎的人是最不受欢迎的,哪怕你水平牛逼,大家都是来玩的,图的是高兴,不停念叨的人没人喜欢跟你搭档。不过,你在场下,也可以指出场上球友的真正不足,毕竟旁观者清,也容易被接受。

然后就是合适的球文化 ,说得有点高逼格,一起打球,相处融洽最重要。场上多多赞漂亮球,不管是拍档打的,还是对手出的,好球大家都欣赏。捡球只是图方便,不管在网的这边还是那边,谁近谁捡球,都是球友,没那么多规矩。常常提醒球友,抢不到的球就放弃,免得为一个球受伤不值得,都打了十几二十多年甚至更多的,谁身上没点伤,安全最重要。这一点,比较一下就知道,年轻人,一般很少做热身,上来就打,相反,年纪大的,反而自动自觉的热身一阵,每个中途到的球友,我们都会和他拉几个球再开始,这叫保护球友。

能坚持打下去的理由不外呼这些,不再打的理由有千千万万,但35岁还合不合适打羽毛球,好像真不是个问题,除非你说的是职业运动员,那真是高龄了(林丹、李宗伟)。对业余爱好者,35岁渐入佳境。

最后,当你和多年的球友打球时觉得费劲了,就应该考虑退出,羽毛球容易积累小伤,造成大伤,球友保重。

然后,去游泳 是个不错的主意。

适合!球馆里打球的人,平均年龄都是40以上,还经常遇见60岁左右的人在打球。我的球友们学羽毛球都是40左右。他们大多都是从足球、篮球等其他高强度运动转过来的,因为年龄的原因,不再适合足球和篮球,就投奔了羽毛球。

当然,学打羽毛球都需要一个过程,动作和步伐标准后,能大幅减少受伤的几率。一般都是学习两三年出师。

不建议未经基础训练就去打野球。

陈老湿一贯支持:合理运动。

只有不适合的运动项目,永远没有不适合运动年龄!

年龄再大,也会有继续坚持打羽毛球的老年人。只是打得频率和打得方式,得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进行调节。

防止运动损伤,不管在哪一个年龄段,都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事项。

所以,搭配好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拉伸动作,做好有备无患,让运动损伤远离自身,才是正解。

作为一名羽毛球爱好者,曾经在北京东单 体育 馆跟一位65岁以上满头白发的老人打过一次。老人精神矍铄,反应极快!我水平不高,在他老人家面前连三个回合都走不了。

另外周围打球的人中间,好多50岁以上的球友,很多还跳起来扣杀。35岁打羽毛球是没有问题的。

羽毛球作为常见的健身项目,即使不是专业的,也很耗费体力。作为爱好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打球的方式应该寻求变化,减少纯体力对抗。同时注意控制活动量不要太大,控制打球的次数和场数。按照身体的状况合理安排,坚持锻炼身体!祝各位球员好运!

年龄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要根据身体状态和年龄做相应的准备并选择合适强度而不是最大强度。

简单八个字可以概括:循序渐进,量力而为。

循序渐进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是根据打羽毛时间的长度和经验的累积程度,在发力、击球等动作和步法正确的前提下,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架拍、移动、击球等各项速度,也就是所说的熟能生巧;

第二层含义是在一次运动时,关注自己的热身情况(体温),从开始的热身活动开始,将强度和速度一点点的提升,再一点点的冷却。不要3档起步5档急刹!

量力而为就相对比较好理解了:

跟水平比较好或能力比较强的人,不要硬刚,有些球已经在你能力之外了从容的应对吧,接不到就不要用错误的动作和发力方式去接。有很大一部分业余爱好者的错误动作都是在于“高手”的对抗当中习得和巩固。

35岁以上当然可以打羽毛球,羽毛球是一项老少皆宜适合任何年龄段的运动

35岁当然可以打羽毛球 ,和羽毛球运动量相当的网球,费德勒在36岁时依然能拿下世界第一,而 羽毛球中30岁以上的球员也很多,例如:林丹、谌龙、李宗伟、李炫一、傅海峰等。竞技 体育 如此高强度的对抗都有这么多30岁以上的运动员,业余羽毛球爱好者里面,30岁以上的人群可是主力军。

大家好,我是小白。我就是一名35+的羽毛球爱好者,打羽毛球已经6年时间,羽毛球是一项很容易上瘾的运动,刚一接触就深深爱上了羽毛球,从此无法自拔。现在每周都有固定的打球活动。我们当地的羽毛球群里有各个年龄段的球友从20-60岁之间。 竞技羽毛球或者说竞技 体育 是属于年轻人的天下,但是业余作为兴趣爱好打羽毛球锻炼身体,对年龄就没有这么严苛的要求。 35岁以上还适合打羽毛球吗?首先要说羽毛球是一项适合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然后我想结合自身打羽毛球这些年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激烈对抗还是打养身球?年轻时靠身体打球,年纪大了用技术和经验打球, 任何年龄段都有适合你的羽毛球打法

羽毛球运动即可激烈对抗暴力进攻,也能太极拉调以巧取胜。 激烈对抗还是打养身球这两种打法看似极端,但是却代表羽毛球运动丰富的可玩性, 羽毛球是一项技巧类很强的项目,需要良好的体能、身体力量、速度和爆发力,被誉为是最考验智商的球类运动。

羽毛球的战术性也很强,打法多变,不同的打法用来克制不同的对手。所以在年轻时期,身体机能处于巅峰这项运动可以打成进攻对抗,让场上节奏很快,激情四射,而年龄大了后通过年轻时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多打打一些技战术,例如:四方球拉调,网前球控制,着重控制球的落点,就是说年轻时靠身体打球,年纪大了用技术打球。所以 不管处在什么年龄段,羽毛球中都有适合你的打法和适合你的运动方式。 我列举一些供大家参考:

羽毛球门槛低,初学者容易上手,而且打羽毛球的益处多多,即锻炼身体,又愉悦身心,还可以多交朋友,不亦乐乎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打羽毛球的初衷就是以锻炼身体为主,在此基础上以球会友,提高技术。竞技 体育 羽毛球项目对年龄要求较高,超过30岁以上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体能上就处于劣势。业余打羽毛球是通过打球锻炼体能,这点正好相反,人家是专业,而我们是兴趣爱好。所以说羽毛球对我们业余来说年龄不是要考虑的问题, 35岁正是需要通过运动增强体质的时段,羽毛球运动是非常合适的。

虽然羽毛球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但是羽毛球项目本身的门槛是比较低的,初学者很容易上手。 一点都不会也能在球场上打个几拍球对拉。小时候没有专业的 体育 场馆打球,在家附近的户外也能愉快玩耍,而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管你生活在哪个城市都有专业的羽毛球场馆,加入一个群体,结交三五球友,每周都有固定的活动以球会友,保证你一接触羽毛球就会深深爱上这项运动。

年龄大了后运动恢复较慢,除了要控制运动量外,做好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拉伸放松,还有一些运动装备的选用可以保护身体避免受伤

很多球友虽然知道自己年龄大了,不能太激烈的运动,但在打球过程中为了尽兴,往往都会忘记自己的年龄和年轻人打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这样虽过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下降,运动后的恢复速度比年轻时期要慢很多,这样大强度的运动量后身体肌肉关节以及膝盖一定会长时间酸痛,这样对于你想长期坚持羽毛球运动是非常不利的。

而羽毛球确实是属于对抗强度较大的运动,所以合理在控制运动量外,在每次打球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比如绕球场慢跑几圈、半场拉高远球、平抽挡练习,打球后做一些身体拉伸的动作放松肌肉,体重较大人群打羽毛球建议佩戴护膝,挑选缓震和抗扭性能好的羽毛球鞋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身体在运动中减少受伤的几率。对于长期打羽毛球的球友给出以下建议:

总结:心随羽动, 30岁一样可以在羽毛球的世界里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任何运动本身的初衷就是锻炼身体,让人 健康 、快乐、积极向上和充满正能量的。所谓活到老学到来,运动当然也不例外,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同一种运动项目也有不同的运动强度之分,控制好之间的度就能很好的融入其中 羽毛球是一项亦可激烈对抗,也可以互相放慢节奏对拉打打 养生 球 ,林丹在职业生涯后期从以前的暴力进攻型打法逐渐转变成了四方球拉调打法,为了就是延长职业生涯,这是很聪明的选择,其实林丹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体状态,这个年纪想要一直暴力进攻打法也可以,但是由于身体恢复速度不如年轻时期,羽毛球的参赛频率又高,非常不利于长期参赛赚取积分和比赛中的发挥,通过拉调方式可以让身体慢慢热身开,在与对手周璇过程中找到对方弱点,可谓是十分聪明之举。

作者:文武双全的小白

首先要看自己对羽毛球这项运动的定义,是剧烈运动还是一项健身运动。剧烈运动,那就要找高手拼输赢,这样的情况35岁开始打球的就基本别想了,这样的结果肯定是伤膝盖伤脚踝,然后彻底远离羽毛球。如果只是健身运动,输赢无所谓,35岁算是很年轻啦。

我们社区羽毛球群,是从社区会所里铺设了一块塑胶场地后,邻居们自发搞起来的,参加者大部分都是三十到四十岁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进步很快,一两年后水平提高了,就想组队到外面去比赛,一搞比赛氛围就不一样了,六七名主力受伤,扭脚,扭膝盖,扭肩膀,倒下一片。有人从此再也不能打球了。剩下的弟兄,还有几个想出去比赛,大部分就是自己人之间打打,不去找高手了。

我今年已经四十出头了,每天都去打上一个多小时,三四局双打吧。自己人之间打的时候很放松,但是出去找俱乐部打球,心态就完全变了,打了两次,伤了两次。现在不敢出去打球了,而且自己群里面也挑水平低的打,健身一下就好了,跟水平高的打球太累了,最关键的是受伤是瞬间的事情,根本不能控制。我现在的理论是:开开心心打场球,没有受伤才是最幸福的。

我们群里岁数最大的老爷子69岁,每天和我们打两场,他是我们的目标,他是我们的榜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