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1

1.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译:即使没有四边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将,也不能不加以培养教育来供挑选录用。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译: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计谋,有什么迟呢?

  3、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译:不去做百姓所厌恶的事情,补做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4、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译:嫡子死了的,免除他三年的赋税;庶子死了的,免除他三个月的赋税。

  5、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译:那些明智达理的'士人,使他的居所整洁,使他穿着漂亮,使他吃饱饭,和他们研究事物的义理。(在道义上和他切磋。)

  6、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译:以前夫差让我们国君在诸侯面前出丑。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译:有哪个君主像这样恩惠,可以不为他效劳吗?

  8、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译:做臣子的想着要报国君的仇,难道有敢不尽力的吗?

2.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字词解释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黄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内凶亦然。(亦然,也是这样)

  4、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无如,不如,比不上)

  5、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6、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请:请允许我)

  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之:助词,无义;既:已经。)

  8、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兵:兵器,武器;或:有的人)

  9、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走:逃跑)

  1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1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密网)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时:季节)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学校;孝悌: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1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戴:背着东西,顶着东西)

  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人食:吃人吃的东西;检:约束)

  1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7、非我也,岁也。(岁:年成)

  1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异:区别)

3.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4.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⑴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

  ⑵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⑶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⑴(众人)列坐(于)其次

  ⑵(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⑶悟言(于)一室之内

  ⑷放浪(于)形骸之外

5.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