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诗句配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8

1.清明古诗的配图有哪些

清明bai古诗的配图有:清明古诗4首1、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韩翃du[hóng]《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3、陆游《感旧四首末章盖思有以自广 》路入梁州似掌zhi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未论日远长安近,且喜南山天际横dao。4、王禹偁《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5、张继《闾门即事》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专。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6、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属莺。

2.清明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郊行即事》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垧。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拼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3.关于清明节的图片

清明节相关的简笔画:

1. 放风筝:

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

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

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2. 与杜牧《清明》有关: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 扫墓祭祀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清明节扫墓祭祖礼俗与信仰、祭祀、历法节气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古时代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为了农事的丰收,除了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还得请祖先保佑,由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先秦时代有些地方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

4.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带翻译 五首

杜牧《清明》赏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清明的时候,又下起了纷纷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理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简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别人询问,附近那家小酒馆可以歇歇脚,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远方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诗的前两句,读者可以看做是一幅清明烟雨图。清明本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人们多出来祭祖踏青。诗篇中第一句就讲述一位孤独旅行在外的人,遇到了“雨纷纷”的天气。小雨下的不急也不大,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节原本是全家人扫墓的日子,是亲情色彩浓郁的日子,但他独身赶路,又被雨淋湿,无处可藏,心情自然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欲断魂”三字,将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写的淋漓尽致。能不能找个酒馆,喝点酒,避避雨,暖暖身子?于是读者可以想像,他急匆匆向一个牧童询问,牧童招手一指,用比答话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远方的“酒家”。在春雨中或开放的飘落的杏花林的后面,隐隐约约是个小村庄,就从那里,似乎已经飘出了酒香……

黄庭坚的《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

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

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

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

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

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

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

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

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5.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关于清明的诗句:《清明》[宋]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清明》[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韩翃《寒食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王禹偁《清明》。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