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用爱成就更好的孩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记得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过:“无论是森林之中的参天之木,还是荒漠中柔弱的小草,只要它的存在对别人的生活环境是有益的,那么它的生命就是美丽的”。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是美丽的,给老师以温暖和感动,但是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家庭氛围、父母性格以及后天成长等因素,人格发展的不健全,他们会存在一些问题行为,给我带来极大的困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较差,成绩比较差。读了《儿童的人格教育》,我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坚持以人为本,用爱成就更好的孩子。 一天,我进教室,问那些可爱的学生,“你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干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习”,我又问那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呢?这时他们的小脑袋开始东张西望,七嘴八舌。听了几个学生的回答,没有我想要的答案。我又追问:“毕业后,你把所有知识都忘记了,但必须拥有一样能力?”他们又开始给出回答,还是没有我想要的答案。我就归纳了一下学生说的,我告诉学生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会思考,大家想一下,同在一个教室里,同样的老师,为什么大家的学习成绩差异还不小,大家想一下,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 我突然指向窗外的大树,同学们你们看那颗大树,你们觉得长得好不好,他们说:“长得好”,我又问你们凭什么说那颗大树长得好呢?他们说:“长得比较茂盛”。我说最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树目枝繁叶茂。我请了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活了一棵树。虽然有点抽象,但凑合能用。我问:“那你们学习的好坏,最直观的表现是什么呢?”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习成绩好。”那我们的学习成绩就像大树外显的枝叶和分支。那怎样一棵树的枝叶和分支才能长的好呢?同学们有回答:“主干要长得好”,我又追问,那对应到学习上,我们学习掌握了什么,能形成学习的主干呢?学生们又被难住了? 我询问了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中等的和学习成绩差的三类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听完后,大家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女孩子的回答。她说:“我每天早上起床刷牙的时候,就在想今天要做些什么,学些什么。上课就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动脑思考。课后完成作业,查缺补漏。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把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回顾一遍,想不起来或者不会的第二天及时复习,弄明白。”在我的带头下,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总结到,大家学习的都是知识方法和操作训练,这就是学习的主干。那学习知识方法和操作训练过程中,大家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表现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课后的复习与总结。这些都是学习的表面习惯。知识方法、操作训练和表面习惯这三个是造成成绩中上还是成绩差的主要因素。这三方面做不好,主要归结在一个字上—“懒”,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勤快一点,把这三方方面改善好了,学习成绩机会有所提高。 此时,我又问了一个问题:“有的同学,看似很努力的同学,上课可认真了,笔记做的很好,作业也及时完成,可是他们为什么成绩最多能保持中等,无法向上突破了呢?反观有的同学,上课看上去不怎么认真,笔记也做得不是很好,那为什么,他们的成绩却也能保持前几名?此时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出现了,学生们又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了。他们说的都是外因,智力因素等。这时我采访了几位这样的同学,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上课没有积极主动地思考,只是认真的听和记。课后不会总结和反思,改的错题可能一错再错。而那些看似不是很认真的同学,他们上课主动的思考,下课善于总结和反思,一类错题一般不会错第二次......此刻,有的学生突然恍然大悟。我说要树的的主干长得好,那么主根就要长得好,就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思考,总结,形成积极的思考方式,有的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一到大考就会出意外,这根源也是思考习惯的问题。内心没有建立一种积极正向的思考模式,过于紧张,焦虑,担忧等造成的。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最大的差异可能就在这里。 接着,我又问:“大树除了主根,没有须根,大树能活下来吗?”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告诉学生没有须根,大树是活不下来的。那我们学习中的须根对应的是什么呢?大家又一脸的茫然。我说大家想一下,在班上有没有有的同学,一些科目好的不得了,有的科目差的不得了。这类学生抛开智力因素、性别差异等因素,大家想一下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又在开始思考了。突然,有个学生说:“是对科目的喜爱程度。”我说恭喜你,回答正确。对的,学习的须根就是大家对学科的喜爱,也就是大家的学科情感。你喜欢一门学科,你就会越来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好。你不喜欢一个学科,你就会越来越不想学,越学越差越不想学。这就是偏科严重的同学的问题根本之所在。 刚才那位女同学,她的学科情感和思考习惯,护住了学习之根,在知识方法、操作训练和表面习惯,守住了学习之主干。根和主干长好了,枝干和树叶自然长得好,她的学习成绩好,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像大树一样成长,像大树一样学习,思考习惯和学科情感是根本,知识方法、操作训练和表面习惯是主干,成绩是枝叶和分支。要想学习成绩好,就从树根和树干做起。 那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学生一些心理学发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把成绩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兼顾起来。同时提高自己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人为本,用爱成就更好的孩子。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提出:“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完善人格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呢?《教师报》主编李炳亭对教师有这样一番解读:如果真的理解“以人为本”这四个字,就必须清楚和尊重自己,教师理应享受做“人”和做“教师”的尊严,教师必须作为科技工作者,尊重人性的发展的规律,去唤醒规律,去唤醒学生、去成就教育、去贡献人类。那么简单来说,以本为本就是顺着天性做教育。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作为父母和老师的成年人,可能觉得孩子是儿女和学生,他们还小就凡是必须听我们的。那我们可能把位置搞错了,用君臣的关系来比喻,父母、老师往往觉得自己是君王,孩子是臣子,必须听话照做。一旦稍有不从,孩子可能就要被教训。父母、老师折断了孩子的翅膀,还在抱怨孩子为什么不会飞?正确的定位应该是孩子是君王,父母和老师是太傅和军事,带着孩子成长,引领孩子成长。父母可以做的是助子成龙,助女成风。老师可以做的是助生成人,助生成才。孩子不是父母、老师的下属、随从、跟班,每个孩子在生命价值上没有比父母、老师低的,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具体的、自由的、活生生的人,以学生为本,不是去控制它、锚定它,而应该是唤醒他,成就他。 我们天天喊着要做到以人为本,但是却又不经意的在背道而驰。我们命令孩子、唠叨孩子、攀比孩子、埋怨孩子,这些表面上是在关爱孩子,实际上是在伤害孩子。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在这四把利器的武力下,变得不和谐、不友好,甚至产生裂痕。那作为父母和老师,要怎样做,才能不好心办坏事呢? 以人为本,不能命令孩子。作为年长者,对于孩子我们需要去引导和指挥孩子做人做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姿态,比如,你给我滚出去,你给我去抄5遍,你给我去跑3圈......这又回到了霸道总裁的身份上,这会让学生感觉低人一等,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产生不愉快的体验,此时学生会开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行为表现是口服心不服,表现出逆反,不听老师和父母的话。那作为年长者,是不是可以换个期待的语气、柔和一点的语气,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呢? 以人为本,不能唠叨孩子。作为父母和老师,把一些简单的是个人都知道的事情,反反复复的说个不停。这次考试又没有考到90分,这次怎么又退步了......就好像祥林嫂把一件事情,唠唠叨叨的重复个不停,没人能受得了一样。孩子对于自己知道的事情,再听到老师和父母唠叨时,学生的第一反应不会思考你说的对不对,有没有道理,绝不是想我应该怎样去做,更不是要怎样反省自己,孩子的第一反应是抵触你,心理在想:“你说的我都懂,你为啥要说个没完没了”,然后他要用行动来证明,对,你说的对,你说的全对,但是我就是不爱听你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以人为本,不能攀比。老师不要满嘴的学习成绩,在学习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面前,说某某同学又考了多少分。不是这些孩子不想考99分,100分,而是他们学习遇到了困难,他们自己不能克服这些困难。老师应该做的是尽力帮他们解决和克服困难。如果老师不帮他们解决困难,而是经常被其他同学比下去。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我这方面不行,我一定要从其他方面赢回来。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习得性无助,他们的注意力可能就转移到了大游戏、谈恋爱、恶作剧、欺负同学上......学习不行,学生就会想在其他方面引人注意,超过同学,来补偿自己的内心需求。 以人为本,不要埋怨。对孩子进行指责、批评、比较,实质上就是一种埋怨,这是一种毒药,是一剂砒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引发双发的不良情绪,我们能做的就是,停止埋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以人为本的基础是理解,教师清楚和尊重自己,同时了解和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途径是反馈和给予,接收孩子的反馈,给予孩子反馈,给予孩子关心和爱护。以人为本的保证是默契和信任,如同军事带领战士作战,同呼吸共命运。以人为本目标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和实现自己。教师的终极目的就是尊重人性发展规律基础上,去唤醒学生、去成就学生。 教育就是通过理解基础上的反馈和给予,建立起父母或老师与孩子之间的默契和信任,从而帮助孩子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的过程。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有爱,才能生发智慧,有智慧才会有方法,有方法才会有效,有效才能有好的结果。教育者,从以人为本开始,从顺着天性开始做教育,相信我们会更省心、更成功、更幸福。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被父母看见,被父母、老师恰到好处的回应。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简单的眼神,一个温暖的细节 ……他们感受到了,或许就能给他们一份前行的动力,特别是对自卑怯懦的孩子,但事实是成年人往往以成人的世界去看待孩子的成长,忽略甚至漠视他们的感受,看不见、听不见、不回应像一把利刃,插进孩子的胸膛,内心留下无痕的伤。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婴儿会通过什么来确认自己是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呢,就是通过妈妈的眼睛,笑了,妈妈看见了,妈妈也笑,婴儿哭了,妈妈看见了,开始检查婴儿是不是饿了,渴了,ta就被看见了,因为ta无论做了什么,妈妈都给予了回应,这个孩子就被看见了。反之,孩子无论做什么,妈妈都无动于衷,婴儿哭笑闹,随便做什么,妈妈都不管,都无动于衷,孩子就会陷入奔溃,为什么你就是看不见我呢?同样的道理,每个孩子都希望被看到,一次微小的改变,一次微小的进步...... 16年有个小朋友的日记在网上传开,他在3.8节写了篇日记,他想让妈妈开心,他做了四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他给妈妈讲了一个事故,妈妈在看手机,他想也许妈妈更喜欢祝福,于是他就说了一些祝福的话,结果妈妈还是没反应,他写道,我很伤心,也许妈妈喜欢捶脚,他卖力的捶脚,结果妈妈还是没反应,他真的伤心坏了,想到的最后一件事情是给妈妈洗脚,他努力的洗啊洗啊,妈妈还是没反应!她一直在看手机。他说,太伤心了,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妈妈结尾还说到:“快写日记!”无奈,妈妈都没有看见,结尾他说到,我好伤心。 还有2016年,贵州毕节4个孩子自杀身亡,哥哥做了有毒(敌敌畏)的食物让妹妹们吃下去,自己再自杀,当时很多人纷传这些孩子死于贫困,但事实上,他们家并不贫困,父亲20万造了房子,家里有各种零食。其实,这几个孩子死于情感上的无回应之地。父亲长时间不在家,和孩子只有一个手机联系一张卡,母亲嫁到了邻村,周围邻居也反映孩子们普遍内向,不说话,没有人会关注这些孩子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看见他们,这样持续的结果就是孩子们的生命种没有回应,没有情感的链接,当这些积累的绝望到一定程度后,孩子们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这样的世界对于他们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也可以从最近几年的留守儿童身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乃至恶性凶杀案件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这些本应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当持续得不到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关注,回应,看见时,为了获得可怜的关注,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打人算什么呢,能出风头就好,杀人算犯罪么?相比较他们内心的不被关注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果父母、老师没有捕捉到这些信号,当孩子最后的努力都变得徒劳无功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感到绝望,长期的看不见,长期的无回应,孩子就会陷入心理的绝境。  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有学生感觉不到家的温暖,诉说父母看不见他们的诉求,看不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因而感觉世界是黑暗的,天空没有了颜色,情绪一片混乱,内心无处安放,极度缺乏安全感,心静不下来,学习都是浮云。有一天,有个学生在办公室哭了一节课,我和她交流了一节课,或许,这个学生就是渴望被父母看到和回应吧。有了看到和回应,或许能给它内心更多的力量。 我一直相信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的一句话,看到,就是爱,回应,便有了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坚持以人为本,用爱成就更好的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