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校那么多,每年毕业生那么多,为什么留不住人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7

小编就是陕西人,在西安读书毕业之后就一直留在大西安,对西安这座城市熟悉又有点陌生。西安现在的消费也是越来越高,收入却不见上涨,以至于现在西安的消费跟收入不成正比。也正因为这样,很多西安毕业的大学生都走向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去发展。

先来说结论,西安高校本来就比较多,但是相应的产业发展不全,成为人才输出的城市,又由于地区发展普遍不好,与同属人才输出城市的武汉南京相比显得问题更加突出

我们将高校在校人数看做人才库存,而GDP代表人才流动目标我们先看高等学校在校人数,看一下各城市人才培养的情况

人数最多的是武汉,广州,考虑到深圳由于城市年轻,没有众多的高校,广州可以与深圳一起看由图中可以看出,武汉、西安、成都、南京、济南、郑州、重庆、北京八个城市人才培养较多。正好都是各区域的中心城市然后我们来看各城市的发展,比较图中城市的GDP

横轴高校在校人数依次排列,而纵轴是GDP产值这张图只显示各地的GDP差距,如果除以本地学生数,得到以下的图

很明显,上海、北京算是明显的人才输入城市,学生数量不多但是经济发达,自然很多人会进入。而南昌、西安、济南、郑州、武汉、南京会流失不少我们假设各城市毕业生本地就业不流动,而GDP代表总薪资,那么北京是西安的六倍,上海是西安的八倍如果再看在校人数与总人口比例的话

其中长沙属于平均水平,武汉、济南、南京、南昌、西安五个城市属于大学生占比较高的城市基本的结论,在提到的十二个高等教育主要城市中:上海、北京属于典型的人才输入城市,广州属于人才输出较多的城市;长沙各方面平衡,人才无明显流动,属于标准城市;郑州人口众多,所以人才有流动但表现的不明显;成都、重庆城市发展较好,人才流动有,但是不突出;南昌地区地位不高,GDP不高名校不多,显得人才流动不引人关注;武汉西安南京济南四个城市人才流失明显,又以西安最明显实际上,南昌的问题比西安要更严重,但是由于地区地位南昌被武汉压制,历史原因又没有名校群,所以不被人关注武汉南京济南三个城市,分别对应湖北、山东、江苏三个生源大省,同时吸引周边生源,因此高校林立,虽然武汉高校在校人数全国第一,但是经济较南京、济南要好一些,所以流失情况不明显,而西安仅武汉一半的GDP,问题显得严重的多看一下各地区的GDP数据,取西北、西南、华中、东北四个地区

西北本身发展就不好而且不均衡,西安GDP基本等于四省会之和,同样的是地处西南的成都,但是成都和武汉又是西安的两倍。于是西安就被扣上了经济不发达人才留不住的帽子考虑完高校就业时人才流失的情况,我们再来看西安的人才进出情况,是否西安人才越来越少?下图是西安交大2012年就业流向,研究生留在陕西的比例还要更高一些

而在2014年,西交在陕西省招生980人,全国招生3222人。实际上学校的本地生源的进出比例基本持平。其他的学校考虑到本地生源应该也不少,而且也基本没有出省打拼的趋势,可以认为西安还是吸引了不少的人才,只不过与吸引来就读的高中生人数相比要少得多所以可以这样理解,西安本身一开始就吸引了众多的生源,但是在就业时,又悉数流失掉。实际西安培养了本地区相当的人才,同时培养了大批奔赴其他地区的人才。也就是说问题本身应该说的是为什么西安流失了大批本城市培养的人才,从本地区的人才来看其实基本持平。最后,高校人才与经济实力实际是相关的,比如上海的大学生人数不及南昌,但是城市本身的经济实力推动了本地区高校的发展,北京由于政策原因也成为了全国的高等教育中心,而不是高校人数最多的武汉,这一点从两交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得出来。而高校本身作为人才库,也能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可惜由于地区各省发展缓慢,西安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政府政策实施也不如西南的成都,留不住大量本地培养的人才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招生网,西安交通大学就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