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后世纪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06

范蠡祠共有四处,浙江诸暨范蠡祠,山东肥城范蠡祠,浙江德清范蠡祠,湖南沅江市赤山岛有范蠡祠。
浙江诸暨范蠡祠
浙江诸暨范蠡祠主要以范蠡军事政治才能和商业才能及生平业绩为主要展示内容、以其它相关人文故事为衬托。全部建筑由范蠡祠及财神庙、魁星阁、三星庙(暂用名)等相关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正殿内塑高3.5米范蠡全身铜像一座,铜像背后墙面用木条仿竹简形式,再现《史记》中记载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所有立柱均镶嵌楹联。殿外左右两侧建长廊两条,陈列与范蠡生平业绩相关的诗碑,并以彩绘壁画等形式,生动介绍范蠡卓越的军事、政治和经商才能。其它辅建筑依相应位置而建,错落有致,相关塑像如:比干、赵公明、关公及福、禄、寿三星均以民间传说的形象为依据,或坐或立,神态各异。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铜像外,其余均采取民间传统的贴金彩绘相结合的形式。范蠡祠面西南背靠金鸡山,气势恢宏,采用清代民间建筑风格,黛瓦粉墙,古朴典雅。主要建筑除“魁星阁”外,屋架及相应构件均从民间整体购买,各种木雕构件琳琅满目,精彩非常,充分展示了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特色。范蠡祠戏台位于浙江省德清县干山村蠡山,为范蠡祠的门楼部分。
湖南沅江市赤山岛范蠡祠
湖南沅江市赤山岛有范蠡祠,建于光宅元年(684年),祭祀越相范蠡。历史上文人墨客写赤山范蠡祠的诗文据嘉庆年间编的《沅江县志》即已有十多篇。该祠于嘉庆年间已毁,嘉庆十二年,溆浦贡员戴安礼登临赤山时,写下了《蠡山残庙怀古》:“五湖踪迹竟浮沤,独有兹山庙尚留。座下藓苔春满地,渚边芦苇月千秋。姑苏几见群麋走,相国旋同野鹜游。辟谷高风堪共仰,丞尝为雪楚平羞”。
赤山在唐天宝年间曾改名“蠡山”,就是因为传说范蠡曾在此隐居。岛上还有“香炉山”、“蠡施村”等地名也佐证了这些传说。 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之内湖。面积7.2平方公里,环湖一周约21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1.3倍。蠡湖之名,是民国时无锡人根据范蠡和西施的传说而改名。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功成身退,偕西施曾在此逗留,借这个传说便把五里湖改称为蠡湖。相传范蠡曾在蠡湖泛舟养鱼并著《养鱼经》一书。
蠡湖,1934年,无锡的著名民族工商业家荣德生六十寿辰,以寿资办慈善事业,造宝界桥。桥长375米,60孔。从此一桥卧波,架通南北。1993年,荣德生之孙即荣毅仁之子智健又捐资造新的宝界桥。新桥21跨,长390.7米,宽18.5米,新老两桥,称“宝界双虹”。北堍树碑建亭,由书法家启功书写碑文,记述两桥历史沧桑。1991年,五里湖又建成犊山防洪工程,梅园与鼋头渚之间有了第二通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