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湾村的变迁调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1950年以前属于湖北省阳新县燕厦区辖。民国期间阳新县燕厦区曾设下湾乡。大革命时期属于苏区。日军侵华时期,阳新县城沦陷,县国民政府先内迁至太平山下的东坑(今属通山县洪港镇东坪村),不久,管慎之(嘉鱼人,实名龙崇喜)调任阳新县县长,将县政府外迁至紧邻燕厦镇的华坊,直到抗战胜利才迁回县城兴国镇。
1950年下湾村随燕厦区、大畈区、黄沙区划入通山县辖,先后属三源乡、三田乡、洪港公社,分别被编为爱群八大队、爱群大队、日升大队等。
下湾村属于富水水库库尾地区,海拔58米以下属于库区。1959年,富水库区红光六大队、光明六大队移民迁入在火烧场、下湾、陈家畈、新屋、张大丘、斗门沿河一线暂住,1961年留下一个李姓、肖姓生产队定居在大阳坪下,其余迁至洪港、茅田河等地。1965年,华坊、港西堰、火烧场、下湾、陈家畈、新屋、张大丘、斗门被富水水库淹没,港畔、大田部分被淹没,村民少量外迁,大部分移民后靠(即在屋后半山腰重建村庄),华坊大部分居民迁至邻村官家垅。现村中为穿村而过的燕厦河和千余亩芦苇荡湿地,大庆-广州高速公路从螺丝坳、华坊、港西堰、港畔自然村中穿过。下湾村2013年户籍乡村人口1440余人,60岁以上182人,其中80岁以上30多人,90岁以上6人,100岁以上1人,被誉为长寿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