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1
患者胆囊炎通常是不注意饮食、胆囊内部问题、感染因素等原因造成的。
1、不注意饮食:
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以及暴饮暴食、不规律饮食等因素,通常是导致胆囊炎的主要原因。由于胆汁是用于消化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的重要消化液,所以如果胆囊功能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可能会造成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高,从而造成胆囊炎的发生。
2、胆囊内部因素:
如果胆囊内部出现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长期刺激胆囊壁,从而可导致胆囊出现炎症反应。此外,如果胆汁无法有效排出,如不吃早餐或胆囊管狭窄、胆汁淤积等,导致高浓度的胆汁长期刺激胆囊壁,也会造成胆囊炎。
3、感染性因素:
全身性感染或局部感染会导致细菌通过血液系统或淋巴系统进入胆囊,从而合并出现胆囊炎。
第2个回答  2021-10-22
运动功能障碍 胆道运动和(或)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可逐渐演变为器质性病变。又如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胆囊张力和动力变异,排空时间延长,胆囊增大,渐渐出现胆囊壁纤维化、增厚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胆囊炎的症状 急性胆囊炎 主要会有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出现,还会引起右上腹疼痛。开始的时候和胆绞痛相似,但是急性胆囊炎引起的疼痛,持续时间会比较长,改变体位的时候常常会让疼痛加剧。 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 当医生检查病人的腹部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压痛,并有腹肌紧张,大约在1/3的病人中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 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根据以上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医生一般能及时作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我国也不少见。 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第3个回答  2021-10-14
因为胆囊炎在开始发病的时候症状都是比较轻的,所以有时候往往被人们忽视成胃病,人的每一处身体器官都有着各自的作用,不管是哪一个器官发生了炎症,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胆囊炎怎么引起的?

首先,抵抗力比较差,体质比较弱的朋友,患胆囊炎的概率比较高,因为这些人群的胆道容易受到感染,胆道感染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了胆囊炎。

其次,造成胆囊炎的原因还可能是蛔虫进入胆道,引起胆道发炎,同时要是蛔虫的卵和剩下的一些残缺的身体滞留在胆道里,那么就会引发胆结石。

最后,饮食上如果不规律,特别是暴饮暴食,还有经常吃一些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也会诱发胆囊炎,另外一些朋友心情经常忧郁,不高兴,就会使身体中的胆汁无法排泄,时间长了也会引发胆囊炎。
第4个回答  2020-11-10
胆囊炎是临床肝胆疾病当中的常见病,病因较多,临床中将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一般是因饮食不慎而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慢性胆囊炎因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或饮食结构不规律而造成慢性胆囊的炎症。两者的共同表现为口苦、胁肋部不适、胆囊区压痛、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症或胆囊穿孔。所有炎症均与饮食、生活规律、药物、饮食结构、精神状态等相关。
第5个回答  2022-07-07
饮食生活的无规律,外邪入侵,体内寒气增加,胆汁减少,逆行入胃,产生胃的不适,根源在胆,到农村野地采摘些灌南苦菜,水煮开,加红糖一起用,少吃多餐,且行且珍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