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官桥的奇峰耸秀景点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官桥四面环山,风景秀丽。镇区东部的铁峰山(俗称铁尖山),峰尖海拔751米,是座历史名山。其山有多处天然石洞,山间怪石遍布,态异形殊,巧妙玲珑,历史上曾留下不少名人题刻;峰顶有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铁峰塔,石式结构,平面呈六角形,实心单檐,棱角分明,构造独特;有建于宋代,清康熙年间重修,奉祀清水祖师的慈济院;又有铁峰岩,庭左有座石筑尖圆僧塔,称铁峰舍利塔,形与泰山舍利塔相似。值得一提的是,其山正面有一古洞名铁松洞,相传此洞极为深险,是宋代名将杨文广平闽南十八洞之一的“蝙蝠洞”。铁峰幽美,景物天成,却因20世纪末的开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人为破坏殆尽,令人叹惜。
位于镇境西南的益林村境内的犀山,因“山峰犀利,岩如刀削,状如犀牛”而得名,高峰鹅角髻海拔高程1047.5米,是安溪东南部最高的山峰,右侧的白岩峰壁立千仞,极具天险。区内奇峰耸秀,古树参天,怪石嶙峋,洞壑幽奇。山间有迷人的蝙蝠洞,有雄奇挺立的将军岩等许多奇石景观,有传说中由北宋五虎将石玉坐化的“石府将军”,有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规模宏大的民间土楼“仰圣楼”,有构筑于清代、用于诱捕老虎的虎橱等古迹,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自然生态风景旅游新区。
境内西北的驷马山,因“山势如马”而得名。唐天佑年间(904-907年),山间建有安常院,其下有石广二丈余,人呼回音响应,称为“应石”。山左有圣泉岩,泉出石中,清甘不竭。山麓有石洞,可容百人,人称“虎洞”,洞内流水潺潺,相传为林嗣环读书处,昔日曾被人们作为逃避匪乱之所。虎洞附近有古水井一口,称为“黄井”,大旱不涸。在驷马山下蓝溪珩内湾处,两岸及溪中怪石嶙峋,形象之物皆极相似,有石猿、石鸡、石棺等,尤以石牛为最肖,相传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解元林文斗有《咏石牛》诗:
怪石崔巍号石牛,溪边独立几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
春草欲抽难下咽,长鞭任打不回头。
于今鼻上除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山下的赤岭村有座“磐宗楼”,为里人林昌为抗击匪患而建。清乾隆《安溪县志》载:“筑楼十仞,基墙高厚,中列正楼,外楼四绕……正楼制度如家室,外楼具穿窗孔,可以开弓发统炮,外沟三丈许。”嘉靖末年(1566年),林昌率众据楼抵御倭寇的围攻,连二日,毙敌40余人,后又击毙敌酋,致倭寇连夜溃退,是楼由此被人们赞之为“磐宗楼”。位于该村林氏驷岭大宗是安溪的一座名祠,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迄今已500多年的历史,近年又得重修,使名祠重放光彩。在该村附近的驷岭溪洲,还有一座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溪洲土楼”(又名“溪洲护宗堡”)。
恒美村的“双鲤堂”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门前池中双石似鲤而得名。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遗物,今得台胞捐资重修,金碧辉煌。境内于明代建造的宫庙有龙瑞宫、厥齐宫,在清代建造的有万安院、启明堂、宝丰堂、南泰堂、郁美堂、湖山庙、英济庙等。在吾宗村西北漈口山麓,有巨石阴刻“万历四年(1576年),洪水至此”,下刻一横线,据此推测,当年洪水可能淹没官桥、龙门的平原地区。此石为研究安溪古代水文提供重要例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