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第二中学的发展现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2013年6月26日,全省高考成绩正式发布,宜昌市二中普通文化班在2013年高考中实现新突破:739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参考,上省重点线65人,省三本以上上线467人,上线率达62%。其中,刘芳、祁源两位同学取得591分、608分的好成绩;308班69名同学全部达到省三本以上录取线,301班、302班、309班学生省三本上线率超过90%。
2012年高考成绩揭晓,宜昌市二中546人报考,一本上线55人,二本上线106人,三本以上上线338人,本科上线率达62%,再次创造高考佳绩。与2009年一本上线50人,本科上线率45%相比较,该校高考成绩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更为可喜的是,为数不少的中考成绩中等的学生在该校经过三年的学习,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年都有数名同学高考成绩跨越600分大关。其中,彭森和洪德林同学分别取得601分、619分的好成绩。在这些惊人的数据背后,是二中老师们坚持“立德树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和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改变了由于城区高中布局调整造成的该校生源整体质量不高的现状,让一个个孩子在这里实现了上大学的理想。该校每年高考都获得了市教育局颁发的高考质量二、三等奖,所有高考学科获得了教学质量一、二、三等奖,市教育局对每届学生进校分数到高考成绩跟踪分析显示,该校学生成绩提高率名列宜昌市前茅。
作为一所刚刚迁建新校区的市级重点高中,面对建设任务繁重、资金缺口巨大,尤其在城区高中布局调整后,市二中办学规模骤然扩大,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等困难,校长罗家刚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实现了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宜昌市二中始建于1954年,前身为誉满宜昌地区的“宜昌二高”,1958年被确立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18所省级重点高中之一,在历届高考中,多次位居全省前三甲,输送多名省市状元和大批优秀人才。2007年7月20日《三峡日报》专刊“三峡周末”第3版整版刊载原宜昌二高教师、后任宜昌市文联党组书记、著名作家李华章撰写的文章《让宜昌人骄傲的“金字招牌”》,文章介绍原宜昌二高风行宜昌的台前幕后,详细记述宜昌二高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二中人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学校获得长足发展,二中人“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宜昌地市行政区划几经变迁,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兴建,学校校址搬迁、归属权发生变化,学校被确定为市级重点高中。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学校终于迎来大发展的机遇,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二中迁建西陵二路116号,市教育局按照省级示范高中的目标规划建设新二中;2005年9月,普通文化班迁至新校区。
市二中新校区占地60000余平方米,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壮观气派的教学楼、造型别致的实验室、功能先进的体育馆、设备齐全的办公楼、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宽敞明亮的食堂、400m标准跑道的运动场,以及环绕校园四季常青的绿化带,构成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校园美景,学校拥有湖北名师1名,特级和正高级教师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全国及湖北省优秀教师10余人,校级骨干教师40余人,成为孕育莘莘学子的理想摇篮、求知求是的殿堂。
新校园,新起点,为学校实现新的突破奠定了基础。二中人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坚持民主决策、规范管理,切实贯彻“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民主集中”原则,大力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重视细节落实,建立起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适应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的需要,宜昌市二中以“学校核心竞争力在于师资”为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迁建当年,学校成立考评委员会,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招聘公告,通过严格考核,从宜昌各县市一中招聘30余名中学高级以上骨干教师,同时,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1名应届硕士研究生和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制定《青年教师五年规划》,要求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熟,五年成为骨干。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一系列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措施:一是实行岗前培训,二是实行“老带新制度”,三是开展一年一度青年教师全能竞赛,四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兄弟学校交流锻炼,五是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经过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曹超、向亚军、彭琼、马莉、何莹、张黎磊、李晓蕊等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熟,成为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生最满意教师或优秀班主任,部分青年教师还成为中层干部,进入学校管理团队。
近几年来,先后有詹元芳等2位教师获全国高中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卢红芹等10多位教师获全省高中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余位教师获全市高中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群体已经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针对国家实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新形势,市二中全体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教学质量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行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气氛和谐的教学过程观,以落实课堂常规、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学法指导,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力图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状况,教师始终坚持正面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学校申报立项省级课题《新课程标准下学法指导研究》,并以此为契机,每年举行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进行优质课竞赛,动员全体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学法指导措施,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为跟踪教学效果,每学期期中进行一次学生评教评学,向教师反馈学生评价,督促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落实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加强学法指导,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学校还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为纽带,先后开展了“中华英语夏令营”、“演讲与主持兴趣班”、“体育舞蹈艺术”、“楚橘文学社”、“电脑网络兴趣班”及各学科奥赛辅导兴趣班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示范单位”、“湖北省教研教改实验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市文明单位”、“市名牌学校”等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学校办学成就,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
市二中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实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创建省级示范高中而不懈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