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首90年代末中国的流行歌曲,弦乐(小提琴)伴奏,女声。

也就是98,99年,中午的时候电视里经常放(尤其河北台),MV是昏黄的色调,歌曲忧伤,但节奏不缓慢。知道的说一下,谢谢!
应该是内地的女歌手,好像戴眼镜,嗓音比较低沉。
找到了,马格,女孩与四重奏

第1个回答  2010-12-08
参考资料:
《西方流行音乐简史》 尤静波 编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 王晓锋 章雷 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社)
《黑皮肤的感觉》 陈铭道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爵士音乐史》 (美) 弗兰克.蒂罗 (人民音乐出版社)
《我爱爵士乐》 (美) 劳伦.克拉克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疯狂摇滚》 红曼、洪亮 编著 (时事出版社)
《摇滚先锋》 (美) 哈里.萨莫若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世纪的激情 摇滚乐》 程工 编著 (世界图书出版社)
《狂欢季节-流行音乐世纪飓风》 于今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Blues you can use》 (美) John Ganapes (Hal Leonard 公司出版)
《Blue Piano Method》 (美) Ron Payne (Hal Leonard 公司出版)
《布鲁斯吉他自学教程》 刘传 编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现代爵士和声及其钢琴即兴技巧》 林华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你也可以弹爵士与蓝调》 (台湾)郭正权 (湖南文艺出版社)
《轻松自学吉他》 (美)布莱克.尼利 杰夫.施罗德 (南海出版公司)
《轻松自学键盘》 (美)布莱克.尼利 盖瑞.梅斯勒 (南海出版公司)
《轻松自学电贝司》 (美)布莱克.尼利 杰夫.施罗德 (南海出版公司)
《轻松自学架子鼓》 (美)布莱克.尼利 瑞克.马汀利 (南海出版公司)
《小林克己摇滚电吉他教室 高中低全套》 (日) 小林克己 (内部教材)
《贝司圣经》 (美) Paul Westwood (吉林音像出版社)
《Heavy Metal Lead Guitar》 (美)Troy Stetina
《Heavy Metal Rhythm Guitar》 (美)Troy Stetina
《The Dictionary of Strum & Picking Patterns》 (美) Fred sokoloW (Hal Leonard 公司出版)
《和声学新编》--上音作曲系和声教材 沈一鸣 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 任达敏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流行音乐和声技法》 蔡松琦 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伯克利现代音乐学院和声学课程教材》 (美)(内部资料)
《伯克利现代音乐学院编曲课程教材》 (美)(内部资料)

序言

欧美的流行音乐,异彩纷呈,百花齐放,不管是蓝调,爵士,乡村,摇滚,灵魂,流行,世界音乐reggae,福音gospel,新世纪new age.舞曲,hiphop,当代RNB, 都有他们各自的舞台,有他们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和魅力。构成了五光十式的欧美当代流行音乐文化。 每一个听众都可以找到他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陶醉在其中。喜欢听蓝调的可以在蓝调里面释放心灵,喜欢摇滚的可以追捧他们的摇滚英雄在强烈的音乐当中忘我,喜欢流行的可以浓情蜜意,喜欢hiphop rnb 的可以随心所欲兴之所至跟随节奏来段街舞rap上一段。。。每个人都能找到他自己的音乐空间释放自我。 但是不管是那一种音乐形式,可以说主要都是由3种基本的音乐元素构成的。那就是来自非洲黑人的布鲁斯(蓝调)、美国本土西部白人的乡村音乐,还有就是欧洲几百年的传统大小调体系的调式音乐。此外还吸收了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元素比如拉丁美洲音乐。 这3种元素就像是美术里面的三原色,互相渗透,交相辉映,创造出了多彩多姿的欧美现代流行音乐文化。
在今天,一个欧美的音乐人如果不懂布鲁斯,不懂从爵士发展来的现代和声,那么,是不配称之为音乐家的。就算是在美国当代的管弦乐作品中,同样大量的使用了从爵士发展来的现代和声,合成器音色,电声乐器,爵士鼓等现代音乐的手段。因为音乐艺术不是静止的,不是固定在某个时空段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不使用现代的音乐语言,现代的手法手段,怎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的节奏?现代人的喜怒哀乐?现代人的美学观念?现代人的科技生产力? ?可怜我们的学院派教育,大多还停留在古典的音乐知识体系。 华语歌坛,作品千篇一律,歌曲大多雷同。 皆因所使用的音乐语言都是传统的以调性、调式为基础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的东西,及国内还有少量一些民族调式的东西亦配以传统功能调式和声体系配置和声。 这种传统的调式音乐,已经听了几百年了,实在难以对现代人的听觉产生新鲜感。现代和声学(Contemporary Harmony) 在古典的基础上吸收了爵士乐、布鲁斯的手法,使到音乐的色彩更加丰富,对比更加强烈,改变了传统和声学(Traditional Harmony) 那种庄重、刻板的以强调和谐为主的感觉。
现代电声音响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传统配器的手法、原则。任何音乐产品都要通过电来记录、还原,音响工程师对音乐作品的再加工,是现代科技对音乐艺术的直接干预,这个干预造直接成了配器原则的变化。比如传统配器法讲究音量平衡,例如两支小号要等于四支圆号,八支木管要等于十六把提琴才能取得音量平衡。。。。。。现在的音乐作品一把木吉他的音量可以比整个交响乐队还大。 传统的配器法禁止平行五度进行,因为声音效果空洞;现代的电吉他重金属强力和弦恰恰就是平行五度的进行,因为通吉他效果器、音箱,这种失真音色产生了大量频谱丰富的泛音,不但不空洞甚至可以吵死人。电声的干预对传统配器法的音乐织体、乐队编制、乐队方位,音量平衡、音色对比观念都来了一场革命。现代的效果器、模拟合成器产生的奇妙、变幻无穷的音色更是大大扩展了配器的概念。自从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开始的探索、创造和革新到现在,电声因素在现代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越来越重要。
另外由于华人音乐教育、音乐知识的薄弱、华人音乐鉴赏水平的有限,导致唱片工业一味迎合市场的需求而作品水平低下。试想在德国,素质教育要求每个学生要掌握两门乐器,粗制滥造的音乐产品还能有市场吗??此外还有文化观念,人文理念等内在的因素,这一次都是导致华语乐坛不能产生像欧美流行音乐那样的经典代表作。所以我们应该补充一些新的知识,新的音乐元素,新的音乐手段,提高鉴赏的水平,丰富精神世界。有见及此,特地在这个板块系统的介绍一下当代欧美的各种流行音乐风格流派并一些代表作品的视听,以期起到抛砖引玉,启迪思维的目的。

一。 蓝调
蓝调,在欧美流行音乐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民歌到歌剧、流行曲到交响乐、圣歌到摇滚乐、爵士乐到乡村音乐,无不受蓝调的影响。事实上从爵士乐的咆哮乐到现今的流行曲、摇滚乐,在反复的和弦框架中连续激昂、快速地即兴、变奏、填音,即根植于蓝调的即兴哼唱。
蓝调,Blues,原是“哀怨、忧郁”的意思。常又按照音译叫作布鲁斯。 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如“做工歌”和教堂“福音歌”。 请注意,是演唱形式,并不是器乐形式。南北战争之后,黑人被解放了,但是仍然没有工作,没有体面的住屋、无权受教育并被打入社会和经济的最底层,因此他们在做工,布道、送葬时吟唱非洲的特有蓝调音符,表达内心的不满与悲凄。其形式多采一人领唱(工头或牧师),众人呼应跟着复诵一遍,并将原旋律稍作变化,加入许多黑人所习惯的装饰音及滑音,这种“呼喊与回应”的“作工”歌就是最初、最原始的“蓝调”。
后来一些黑人流浪歌手、街头艺人为了抒发个人情感、表达自身的爱恨情仇及所受的苦难于恩宠,改以自弹自唱的方式,仍承袭“做工歌”的“呼喊-回应”形式,只是回应方式改为片断的器乐过门(通常为吉他),歌词以简易的“三句诗”为原则。歌多哀怨、凄凉是一种即兴音乐,演唱自由,乐手一边演奏一边现编旋律,歌手一边自弹吉它一边自撰歌词演唱,带有呼喊,哭泣的声调。伴奏乐器有吉它,口琴等,而且常模仿人声,(布鲁斯口琴的滑音非常有特色),与歌曲形成对答。后来有人即称此种悲歌为“蓝调” (BLUES)。这种进入了城市的布鲁斯主要反映城市生活的感受,它的结构固定,4/4拍,12小节分成三句,叫做布鲁斯3句体。两行的押韵诗句,分为3句,每4小节为一句,第二句重复一次以致有时间可以酝酿第3句也就是第2行的押韵诗句。伴奏可能是乐队,也有的用钢琴,伴奏和声趋于规范。下面就是布鲁斯的最基本形式: 12小节布鲁斯。
曲式: A | A'; | B |
小节: 1 2 3 4 | 5 6 7 8 | 9 10 11 12 |
和声: I--- | IV-I- | V IV I V |

在蓝调的发展中,一方面由于他加进了乐队伴奏进而演变成一器乐为主的爵士乐,同时“散拍”音乐“Ragtime”的切分音特色的加入使其形成了典型的爵士摇摆乐(Swing)。蓝调节奏中最常见的一种Shuffle(把音符时值由传统的2分法变为3分法,2个8分音符分别演奏为一拍的2/3和1/3)和“布吉乌吉”(Boogie-Woogie)更为爵士乐的节奏带来活力。因此可以说没有蓝调就没有爵士乐。经过年代的演进、乐手们的实验与各类型音乐的互相影响下,爵士乐所使用的音阶、和弦、节奏更趋多样,而形成各种爵士风格。
另一方面,蓝调的一个分支的节奏越来越强,改变了传统的慢速为中快速,使其原有的忧郁表情和曲调性减弱,就形成了具有新特点的节奏与布鲁斯。 (Rhythm & Rnb) 也就是摇滚乐的前身。 通常使用把音量扩大得极响的扩音器,具有强烈而粗野的节奏,使用电声乐器,钢琴,电吉他,萨克斯,低音提琴和鼓等,演唱者音色粗糙、沙哑,常使用喊唱和滑音唱法来抒发个人情感体验。五六十年代的摇滚乐,其实完全就是节奏与布鲁斯,大家可以从猫王那个时代的唱片中听到。 大家请注意这种古典的节奏与布鲁斯(Classic RnB)还是具有布鲁斯音乐的特征的,例如使用布鲁斯音阶和传统的布鲁斯曲式。 现在满大街都听到的现代的节奏与布鲁斯(modern RnB),或叫都市节奏与布鲁斯(Urban RnB),像近几年出现的所谓的节奏布鲁斯歌手白兰蒂和莫尼卡(Brandy&Monica)、布莱恩?麦克奈特Brian Mcknight),华人跟风的有周杰伦、林俊杰等人的音乐,其实已经不是真正的节奏与布鲁斯了,如果硬要从理论上分析的话,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种被商业化了的,被流行音乐市场漂白过的黑人音乐,在它里面找不到具有布鲁斯特征的布鲁斯蓝调怨音,有时偶尔在演唱中还能找到几个由滑音带出的布鲁斯音符,而强调反拍的律动成了他的主体。其实这种当代的RnB 是Funk 节奏(以十六分音符为单位,大量的切分及重音移位)和Soul唱法结合的一种黑人音乐。 在美国由于种族歧视原因一段时间内所有的黑人音乐都叫做RnB(节奏与布鲁斯),这就是为何在它成为当代最主流的流行音乐形式之后,仍然叫做RnB但是又和传统意义的真正RnB有所区别的原因.Billboard杂志曾介定 Rn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 Jazz和 Blues之外,都可列作 RnB,可见 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节奏布鲁斯都是如此,比如1997年的两首格莱美获奖作品: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改变世界》(Change The World)和翠西?查普曼(Tracy Chapman)的《给我一个理由》(Give Me One Reason,例17)就是既融进流行音乐成分又保持布鲁斯特征的现代节奏布鲁斯佳作。节奏布鲁斯作为摇滚乐的重要来源之一,已成了历史的见证,它在影响了摇滚乐之后,自身的不断发展,又使其变成了当今流行乐坛最受宠爱的乐种之一。
蓝调是从歌唱中起源的,后来才加入器乐伴奏。所以从一开始布鲁斯音乐就有强烈的声乐性。 蓝调里面 3 7 5 三个音级都要唱得偏低才有蓝调的味道 。这几个降音级是布鲁斯特有的风格音,称为布鲁斯音级。 又叫蓝调音或怨音 。 这3个音的音准偏低而且不固定,这是通过演唱时贫直觉及感情的变化通过 worry 或 bend的手法,使这几个音级的的音高在本位音与降半音之间游移 。只是为了记谱简便起见常记为降半音。 音高上的不固定性是蓝调的特点,由此他产生了很多自由,即兴的表现形式。因为音准不稳定本来就是蓝调的重要特征,由于蓝调源于声乐而不是器乐;因此滑音、不规范的颤音、推弦音等非平均律的音调都被允许使用,这在吉他尤其明显。
索尔(soul)唱法同样根植在黑人布鲁斯音乐的基础上,在旋律上提倡自由性, 节奏上讲究灵活性。演唱方式十分即兴。 SOUL 歌手 在演唱时往往只遵循旋律的大致框架,经常在旋律出现长音或间歇处即兴插入大量华彩,或在一个尾音上使用上滑音或下滑音对旋律进行装饰。大家可以听听Whitney Houston, Mariah Carey 的演唱就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这个特点。 现代Rnb的演唱继承了soul唱法的特征,自由的节奏,自由的音高,只要不和主干旋律相违背,
一切变化都在情理之中。
所以,丛声乐上布鲁斯赋予了唱法自由的个性。 同样,从音乐上,从他独特一格的布鲁斯音阶上,同样赋予了音乐自由的可能性。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念里面,自由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所以如此,布鲁斯,爵士乐这些音乐形式才能如此深入民心,可以说,他和美国人追求自由的天性相吻合。布鲁斯音阶是一个混合音阶,这意味着这个音阶真正来自于两个音阶,即来自于相同调的大小调音阶。也就是说布鲁斯音阶即具有大调的性质,又同时具有小调的性质,它借用了两个调式的音符,然而他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调或者小调。 他很暧昧,很包容,兼容性很强,既可为他配上大调和弦做为大调布鲁斯,也可以配上小调和弦作为极有特色的小调布鲁斯。(大调形式的布鲁斯基础音阶1 b3 4 b5 5 b7 1 看作小调形式即为6 1 2 b3 3 5 6)。 布鲁斯的3级音是小三度,使其具有小调色彩。任何布鲁斯进行中的I7(1 3 5 b7)和IV7(4 6 1 b3)和弦分别使用了3级音的两种形式(3 和b3),因此这两个和弦互相“对立”,这违反全音阶的原理!所以布鲁斯既是非严格的大调也是非严格的小调,。它借用了两个调式的音符。 布鲁斯的紧张就是通过旋律的降3音与具有大调第3级音的I7 和弦的对抗而产生的。b5音和b7音情况相同。 在“做工歌”和教庭“福音歌”的时期,蓝调只有单一旋律,后来为了伴奏加入了欧洲音乐调式体系的和声;蓝调的和声虽然初看像是大调,其实既非大调又非小调,而是本身特有的“蓝调”。 初期和声多使用包括蓝调音符的七和弦:I7--IV7--V7--I7的进行,随着演进,爵士蓝调中的和声渐形复杂。
布鲁斯一方面被爵士乐吸收,成为爵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作为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自身还在发展,并不断影响其他的各种流行音乐形式。
蓝调来源了黑人的民间音乐,从他的演唱源头来看已经决定了他的口语化特征和自然发声的特点。他那粗声粗气地演唱为流行演唱提供了样板,他那独特的音阶不受传统古典调式音乐的束缚,在以后的一百多年中,他好像音乐世界的一匹脱缰的野马,四处狂奔,所到之处无不留下他的痕迹!!纵观流行音乐的历史,爵士乐,摇滚乐,黑人索尔音乐(soul),美国乡村音乐,说唱乐,当代RnB,无不受其影响。他把音乐家的思维从严谨刻板的古典调式音乐的和声对位中解放出来,把演唱形式从强调共鸣腔体美化的西洋艺术唱法中回复到最质朴的最人性化的自然发声状态中,实现了返璞归真。可以说布鲁斯就是现代流行音乐的源头。所以每一个音乐人不管是歌手还是作曲家都应该深入了解一下布鲁斯。

布鲁斯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几位代表人物:
1。William Christopher Handy 作曲家,拥有“布鲁斯之父”称号。他将布鲁斯与拉格泰姆相结合,使原来在黑人中流传的布鲁斯被不同阶层的听众接受。1960年美国邮政部发行了他的纪念邮票以表彰他的贡献。

2.Bessie Smith(1894-1937)
贝西.史密斯是古典布鲁斯时期最著名的女性布鲁斯歌手,1894年出生于美国的田纳西州。最早,贝西为了谋生,在杂耍班和夜总会演唱,1923年,哥伦比亚公司制作人弗莱克.沃尔克;沃尔克发现了她的潜力,便为她录制了第一张唱片,没想到唱片一上市便卖出了200万张。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看到这种情况,就立即与她签约,而且将她捧为旗下的头牌歌星。贝西的歌曲涉及面甚广,有反映社会问题的、有放荡幽默的,还有直截了当的性表白和流氓小曲等等。由于她在20世纪20年代主宰了布鲁斯音乐的潮流,因此人们将她称为"布鲁斯皇后"。1929年以后,她的音乐生涯出现了滑坡,她为了取得白人听众的喜爱,开始录制白人通俗歌曲,但是此时的白人音乐市场已被乡村歌手吉米.罗杰斯(Jimmie Rodgers,详见乡村音乐部分)占据,贝西敌不过罗杰斯,没有拿下白人市场,回过头时,发现自己又失去了黑人听众。于是1933年以后她再也没有录制过任何东西。1937年9月26日,贝西酒后驾车,在高速公路上与卡车相撞,一只胳膊活活从身上被撕下来,最后不治身亡。

3.Lemon Jefferson(1897-1930)
雷蒙杰弗逊--一位来自德克萨斯的盲人歌手,在20世纪20年代末为布鲁斯音乐留下81张唱片的布鲁斯巨人。雷蒙.杰弗逊从小双目失明,但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他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吉他,很小就在街头卖唱。1926年以前,他一直是个街头艺术家,在黑人北迁的高潮中,他来到了芝加哥。唱片商很快发现了这位既能弹吉他、又能唱歌、还能填词编曲的天才歌手--"瞎子雷蒙"(布鲁斯圈子里都这么称呼他)。雷蒙演唱的是比较传统的农村布鲁斯,他的风格比较清淡,吉他与歌声相呼应。他的歌词比较讲究格调,没有粗鄙的用词。经过唱片公司的推广,雷蒙很快就成了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同时也赢得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他把大量的钱财用来寻欢作乐,浪费在女人和酒上。1930年的一个冬夜,他录完最后一张唱片后去了夜总会。不知什么原因,司机没来接他,他便自己步行回家,第二天被发现冻死在雪地里,享年33岁

4.Charlie Parton (1885-1934)
查理.帕顿,1885年出生于密西西比三角州的克利夫兰,是20世纪30年代初布鲁斯乐坛的代表人物。帕顿从小体弱多病,个子矮小,因此人们将他称为"矮子帕顿"。帕顿自学作曲,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吸取养分,创作各种歌曲。他在音乐上对传统进行改革,强化自己的个性,他的歌曲多半与自己的经历有关,布鲁斯的主题--伤感,在他的音乐中无处不在。1929年,帕顿开始录制唱片,在女布鲁斯歌手铺天盖地的声浪中,他却低吟浅唱,别具一格。到1934年他去世为止,五年时间录制了60张唱片。帕顿瘦弱的身躯、浑厚的男低音、精湛的吉他技艺、大量的唱片、短暂的艺术生涯,这一切使他成为一个布鲁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5.Muddy Waters(1915-1983)
马迪.沃特斯,1915年出生于密西比的罗林福克,原名麦金利.摩根菲尔德(McKinley Morganfield),他是一位介于查理.帕顿与B.B.金(B.B.King)之间最伟大的布鲁斯音乐家之一。由于他曾经常在泥水中玩耍,因此得到了"Muddy"(泥泞的)这个绰号。马迪.沃特斯13岁学习口琴,17岁学习吉他,1943去芝加哥并成为那里的滑棒吉他大师。1944 年他开始演奏电吉他,晚上在俱乐部演出,白天在造纸厂干活,后来又当过卡车司机。1946年到1954年期间他录制了一批反映极强的热门歌曲,并对节奏布鲁斯(R&B)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50年起,几乎所有的芝加哥布鲁斯明星都参加过他的乐队。60年代以后,他的音乐变得更加成熟和专业,加进了大量的钢琴、口琴以及架子鼓,使布鲁斯被更多的黑人和白人所接受。1971年推出的《他们叫我马迪.沃特斯》(They Call Me Muddy Waters)为他赢得了第一个格莱美奖(该奖开创于1958年,每年颁发一次,是美国音乐界最高奖项)。他在去世之前一直没有停止过唱片的录制,为布鲁斯音乐留下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6.B.B.King (1925--)
B.B.金于 1925年9月16日生于密西西比三角洲的伊塔比纳,原名赖利.B.King (Riley B.King),是布鲁斯历史上影响面最广、生命力最强的布鲁斯音乐家。儿时的"金"流离于母亲与祖母之间,生活艰难,少年时在教堂学唱歌,在"金"的音乐理念中,乡村音乐与福音音乐对他有着重要的影响。1948年底他来到孟菲斯,很快,他的音乐便被当地的电台看中,同时他也留在了电台工作,当电台直播他的节目时,称他为"比尔大街布鲁斯男孩" (Beale street Blues Boys), 后来简称为"布鲁斯男孩",最后干脆叫"B.B",B.B King 便因此而来。B.B.金的作品中既有纯布鲁斯的,也有乡村音乐风格的,还有流行和摇滚的,但是每一种形式都夹杂着布鲁斯成分。70年代,他的音乐会吸引了各种族、各年龄层的观众。1985年,他的第50张唱片问世,1987年荣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作为一名布鲁斯大师,至今他仍在为布鲁斯音乐乐此不疲地奉献着。

7.John Lee Hooker(1917--2001)
约翰.李.胡克,1917年出生于密西西比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中,他一直生活在底特律,并成为那里布鲁斯圈中的顶尖高手。起初,他以演唱黑人福音歌为主,但不久便被布鲁斯音乐所吸引,胡克低沉的声线在清脆的吉他和富有动感的节拍配合下格外受人瞩目。60年代他将布鲁斯先后与舞曲、摇滚乐等风格相结合,使原有的布吉-乌吉 (Boogie Woogie ,一种敲击式的、即兴演奏的布鲁斯钢琴音乐,其特点是左手有一个固定的节奏型衬托右手的布鲁斯音调,产生一种强劲有力的节奏效果)元素逐渐地在他身上消失。70年代他的风格转向摇滚路线。他与B.B.金一样,将各种音乐元素与布鲁斯相融合,为布鲁斯音乐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90年代以后这位"布鲁斯之王"开始淡出舞台,在家中安度晚年,偶尔参加一些社交活动。2001年,胡克逝世,终年84岁。
8.Eric Clapton
埃里克?克莱普顿,英国著名吉他大师、作曲家、歌手,曾是布鲁斯乐坛的顶尖高手,后来他将布鲁斯、摇滚乐与流行音乐融为一体,为推动流行音乐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克莱普顿,1945年3月30日出生于英格兰的萨里,15岁接触布鲁斯音乐,17岁开始弹吉他,以自学为主。1963年,克莱普顿就参加了一个乐队,但不久即告解散。年底,他加入到"新兵"(Yardbirds)乐队,任主音吉他手。当乐队逐渐走向商业化时,克莱普顿为了寻求新的发展,于1965年3月离开了"新兵"乐队。不久受约翰? 梅奥尔(John mayall)之邀,加入了他的"布鲁斯开拓者"(Blues Breakers)乐队,但只在其中待了很短时间。1966年他又组建了"精华"(Cream)乐队,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1968年底,"精华"乐队解散,他又和史蒂夫?温伍德(Steve Winwood)等人联合组成了"盲目信仰"(Blind Faith)乐队,但是未能获得成功。1970年,他作为独立吉他手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埃里克?克莱普顿》,5月份组建了"德里克和多米诺"(The Derek & Dominos)乐队,并录制了著名的歌曲《莱拉》(Layla),1971年5月乐队再次解散。从此以后,克莱普顿一直以个人名义独自发展。1991年,为4岁儿子不幸身亡而写的《泪洒天堂》(Tears in heaven)获第35届格莱美(1993年)最佳歌曲、最佳唱片和最佳男声演唱奖。1992年3月,克莱普顿举办了一场"不插电"演唱会,同年发行的现场版专辑再次引起轰动,并带动了"不插电"音乐潮流。1997年的《改变世界》(Change the World)、1999年的《我父亲的眼睛》(My father\';s eyes)分别又获当年的格莱美奖。克莱普顿的代表作品除了以上提到的歌曲之外还有:《在你告我以前》(Before You Accuse Me)、《奇妙的夜晚》(Wonderful Tonight)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