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阳明心学基本概念:四句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王嵘读书”视频稿(“樊登讲书”听书学习笔记)】

阳明心学基本概念:四句教

阳明先生给世人留下来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阳明先生在晚年大概是在五十六岁时,他认为,他的学问要想传递给更多的人,应该遵循一个次第。

什么是次第呢?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我们的心的本体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当你有了善恶的区分,你知道凡事都有一个对错、有一个是非在的时候,你的意开始发动,叫意之动。

第三名:“知善知恶是良知”,你能够分辨它的善恶,这个是良知。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你能发扬善去除恶就是遵循大道。

讲到四句教,那就不得不说'天泉证道‘这个故事了。

在阳明先生五十六岁那年,准备离家去人生最后一次远征,去广西平叛之前,他的两个学生,一个叫钱德洪,一个叫王汝中,这两个人在一块儿论证阳明先生的四句教。

王汝中说:”我觉得不对,不光这个心之体是无善无恶的,连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

他觉得心、意、良知这些东西都是无善无恶的,为什么要用善恶来区分呢?

王汝中的说法更接近于禅宗的境界。

钱德洪就认为,老师说这个东西是有道理的,我们得次第修行。

钱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有善有恶在,如果都没有善恶的话,那还修什么呢?心体是天命之性,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有善有恶在。

这就像上天让草存在,草存在的本身是无善无恶的,但如果你是环保人士,草长在哪你都认为它绿化环境,它是善的。

但如果你不是环保人士,或是你只是站在想让你家花园更漂亮的心态下,草长在你家花园里,你就觉得它是恶的,因为它影响了你家花园的整体美观,因此你想要铲除它。草无所谓善恶,不同的心态就是人的习心,所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是分善恶的。

阳明先生说:“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说的人包括你们说的这两种人:1是立要之人,只从本源上悟的人。”

立要之人,这句说的是王汝中的观点中说的那类人。人心本体原是未发之中,立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已、内、外,一齐俱透。这种人说的是六祖慧能这类人,一句话即能明白大道,但这种人太少。通俗点来理解,就是你见草无论是长在哪,就算长在你的花园里遮住你的花,阻碍了花的生长,你仍然站在天地万物角度,没有善恶感,这种人有,但终究是少数。

阳明先生接着说:”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 教 在意念上 实落 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 去得 尽 时,本体 亦 明尽了。“

这说的就是钱德洪的观点中的这类人,大部分人还是要努力去分次第,努力参透一点本体。

这个故事也说明阳明心学是儒家而非佛教,佛教所倡导的是王汝中说的那样,万物同体没有薄厚绝对无善恶,而阳明心学是传承儒家思想,始终都留着一个薄厚在。

阳明先生一再强调说”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道”他希望把钱德洪与王汝中说的这两类人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教导人,让那些喜欢参透本体的人,也要下一点工夫,然后让喜欢下功夫的人也要努力去参透一点本体。这样资质差不多的人都可以教他学好。这也是我们学习阳明心学必备的思想指导,学习要有个次弟。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