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工作量估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以斐波那契数列为例,介绍需求 工作量的估算。

案例:以斐波那契数列估算需求工作量

1.选定参照物

选择一个中等工作量的功能或需求作为参照物,视为数字5、这里以微博的登录功能为例,功能主要有账户与密码的验证,记住登录状态,取回密码的功能,登录功能的工作量视为数字5,这个数字5是工作量的参照数字,以它作为基准。

2.团队成员定义工作量

以5-7人组成团队,每个人用菲波那契数列的数字1、2、3、5、8、 13 、21、...定义当前需求或功能的工作量,当然是基于当前需求或功能的工作量,当然是基于与参照物数字5的对比。如果登录功能的工作量是5,那么发布微博的功能工作量有多大,5位团队成员分别给出数字答案:34、55 、89 、144 、 233 。可以看出,5位成员给出的答案分歧很大。

3.进一步明确需求

如果团队成员的分歧很大,需要澄清和进一步明确需求。分歧很大的原因是没有明确发布微博到底有哪些主要功能,这与在实际的产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只说产品要做某个功能,大概说了一下,就询问研发人员的工作量有多大,研发人员也估算不出来,因为需求不明确,所以当成员之间的数字分歧比较大时,需要相关人员明确到底有哪些功能,比如发布微博的主要功能有:发布有140个字文本的微博、发布一张图片微博、发布音乐、视频、话题和投票微博,需要有敏感词过滤功能,一段时间内不能发布相同的微博,账号被封的用户发布不了微博。明确主要功能之后,成员再次给出估算数字,这一次大家的答案是:34、 55 、55 、55 、89。从答案可以看出,这一次团队成员的分歧不是很大。

4.确定结果

如果团队成员的分歧不大,使用较高的那个数字作为需求或功能的工作量,或者使用出现次数较多的数字作为工作量。选取55作为发布微博功能的工作量,因为这个数字出现了3次。

按照上述方法逐条对需求定义其数字。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估算转发、评论、私信等功能的工作量。

需求变更

产生需求变更在实际的产品工作中是正常的,没有需求变更是不正常的。导致需求变更的主要原因有产品经理自己都没有想清楚,需求文档有逻辑漏洞,不细致,不准确;也有产品经理的“完美主义”情结在作怪;再有就是技术能力和资源的问题,要对变更的需求进行评估,需要评估影响的范围有多大,是否有必要进行变更,确定需要变更时,是一定要在当前这个迭代变更,还是可以放到下个迭代进行变更,哪怕是进行一个小的迭代也行。在需求已经通过评审并进入项目环节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需求变更。

一旦确定需求需要变更,通常要以口头和书面文档形式通知相关人员。一下是需求变更表。这些内容要方便相关人员都能及时获取。

需求管理工具

需求管理起源于需求获取,终结于需求的关闭,产品经理需要跟踪需求的进展和状态。需求获取指的是需求采集表。需求管理的过程与终结如表。

具体内容描述如下。

编号:需求的唯一数字标识,便于统计。

提交人:负责录入和解释需求。

版本:所属的版本号。

模块:产品的功能模块。

名称:简要概括需求的主体特征。

描述:需求的主要描述。

任务类型:新增功能、功能改进、体验提升、Bug修复、内部需求等。

Ticket编号:需求或Bug对应在Trac、Jira等管理工具上的编号。

需求评审完成时间:需求文档经过评审,获得通过的时间。

技术评审完成时间:技术人员接收到需求之后,设计技术方案完成并通过评审的时间。

技术提测开始时间:编码完成,可以提交给测试人员开始测试的时间。

需求优先级:商业价值,即重要性+紧急性,5点度量,从1到5,5最高。

研发优先级:投入产出比,商业价值/工作量,5点度量,从1到5,5最高。

状态:需求生命周期,包括待讨论、暂缓、拒绝、需求中、开发中、设计中、测试中、已发布等。

负责PM:状态进入“需求中”后确定。

UED设计师:状态进入“设计中”后确定。

开发工程师:状态进入“开发中”后确定。

测试工程师:状态进入“测试中”后确定

发布时间:需求的发布时间。

备注:其他信息,如被拒绝的理由、被暂缓的理由和重启条件、其他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