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为何能尝出酸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叶对人们的重要性,喝茶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大家对于茶叶知识了解多少呢?大家知道茶叶中为何能尝出酸味吗?

   茶叶知识

  有许多人喝茶的时候会觉得比较酸,这是怎么回事呢?酸味能给人以爽快、刺激的感觉。酸味是味蕾受到氢离子刺激的一种感受。在喝茶时候感受到的酸味是舌黏膜受到茶叶内有机酸分离出的氢离子刺激的结果。

  茶叶中之所以会有酸味是因为茶叶内有机酸的原因,其含量低,大约在3%左右,而加工后成品茶含量比鲜叶含量高。有机酸的客观存在是茶叶酸味的物质基础,但并不是含有即能感受。人体感受到酸味也是有局限的。

  茶叶在制作的时候会有晾晒和萎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大量积累丁酸和已酸。丁酸高浓度时具有强烈算臭气,高度稀释后具有花香。已酸具有令人不愉快的干椰肉油气味。所以摊晾和萎凋过程要适度,通过观察鲜叶形态和气味来判断是否进入下一步。

  进入发酵后,不管是红茶的全发酵,乌龙茶的半发酵,普洱的自然后发酵和人工后发酵,茶叶都会产生直链一元酸,这些酸都是导致茶汤酸味的原因。当发酵茶中有微生物参与时,有机酸会大量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后期存储。茶叶在贮藏过程中要减少湿度,不然茶叶吸湿会产生异味成分(乙酸、丙酸等),这样形成的酸味气息不佳,有刺激味,与茶叶品质呈负相关。所以茶叶在后期贮藏中要注意水分。判断是否为湿仓茶,茶汤酸味也是一个很明显的标识。

  一般来说,正常人对温度在30℃左右的食物,味觉敏感度最高。在人体可以接受的浓度下,咸味和酸味感受最快,苦味和甜味稍为慢一些。

  酸味可以与甜味相互抵消,与苦味、咸味、辣味难于抵消,与茶叶内涩味物质混合,反而会使酸味增强。有机酸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酸味、敏锐度和呈味速度。茶叶内的有机酸有哪些呢?

  19世纪中叶,欧美茶叶专家学者在岩茶中发现“单宁”(儿茶素)并分离出“武夷酸”,后经证实武夷酸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对人体有益的混合物。1847年,罗莱特从武夷岩茶中分离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证实武夷酸乃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的混合物。

  茶鲜叶中有机酸是茶叶的次生物质,主要包括芳香族有机酸、脂环族有机酸和直链羧酸(有机酸是指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而有机化合物是以碳为基础的物质)。

  芳香族有机酸对茶叶香气和滋味有影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水杨酸、苯甲酸、儿茶酸、没食子酸、苯丙氨酸等。而脂环族有机酸则有脯氨酸。直链羧酸又分为TCA循环的中间产物(柠檬酸和苹果酸等)和直链一元酸(乙酸到癸酸等)。

  TCA循环又叫三羧酸循环,其是生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最终代谢通路,为机体提供能量,合成生物体需要的小分子前体物质。TCA循环的中间产物柠檬酸和苹果酸等酸味柔和、爽快,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而直链一元酸包括乙酸到癸酸一共9种酸,在茶叶制成品中含量较茶鲜叶多,且会为茶叶品质带来不好的影响,在发酵茶种常出现酸味,是可以通过改善加工技术而减少其含量的。

   饮茶的好处

   1.有助于抗氧化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有实验研究显示,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他同类物质。另有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2.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的`能力。有临床实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血细胞减少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3.有助于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4.有助于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的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5.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茶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B1、维生素C都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

   喝茶的禁忌

   一忌喝冷茶

  很多人经常会听起老人说三洋东西最伤身体,分别是薄酒、冷茶、老女人。由此可以见得喝冷茶对我们的身体有多大的危害。

  冷茶对身体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特别是对于体寒的女性来说,更不宜喝冷茶。泡好茶后及时喝完,如果喝不完应倒掉,不可放冰箱和隔夜后再喝。

   二忌空腹喝茶

  空着肚子喝茶不但会导致稀释胃液,从而引起消化功能降低,而且还能够引起“茶醉”,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以及心慌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站立不稳的情况。

  另外,空腹喝茶会加重饥饿感,严重者可致低血糖性休克空腹喝茶。空腹喝茶等于“引狼入室”,我国自古就有“不喝空心茶”之说。

  空腹或早上起床后,应先喝一杯白开水,再吃一些点心,然后再喝茶。

   三忌饭前喝茶

  饭前喝茶约等于空腹喝茶。饭前喝茶会冲淡唾液,使饮食无味,还能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空腹喝茶对胃肠有直接的刺激,会使消化液被冲淡、稀释,影响消化,并且容易导致茶醉的现象。

  建议大家在喝茶之前可以先吃一点甜点或者开胃的菜,然后再喝茶,也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喝茶。

   四忌饭后马上喝茶

  饭后不宜马上饮茶。饭后立即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后喝茶,可促进消化,消除油腻。

   五忌喝烫茶

  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如果长期喝太烫的茶水,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据国外研究显示,经常喝温度超过62℃茶的人,胃壁较容易受损,易出现胃病的病症。

  茶泡好后,稍等片刻,待茶水温度冷却至60℃再慢慢饮用。

   六忌喝浓茶

  古人云“淡茶温饮最养人”。浓茶含有较多咖啡因,茶碱多,刺激强,易引起头痛,失眠。同时还可以引起心跳过快,对患有心动过速、早搏和房颤的冠心病患者不利。特别是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内更加不宜喝浓茶。茶和水的比例要适度,不宜放太多茶叶和太少水。

   七忌冲泡次数过多

  据有关试验测定,头开茶汤可含水浸出物总量的50%,二开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30%,三开茶汤则为10%,四开茶汤却只有1-3%,再多次冲泡就会使茶叶中的某些有害成分也被浸出,因为茶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往往是在最后泡出。

  一般茶叶在冲泡3-4次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茶汁了,所以最多泡四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