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用语言暴力,一步步摧毁了自己的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常听到一句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说话是一把刀,很多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但遗憾的是,我们能够伤害的,往往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如今,有一种暴力,不会在你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那便是语言暴力。这种暴力比起外表的伤痕来说更为严重和可怕。

网上曾经有人总结了一份“中国式家庭不好好说话”的8种常用句型: 1.指示型:“你应该……”2.指责型:“你还会干什么?!”3.贴标签型:“你为什么老是这样?”4.不耐烦、冷漠型:“我怎么知道!”“随便、都行。”5.反问型:“你不会自己看吗?”“不然呢……”6.泼冷水型:“我就知道会这样……”7.伤及亲属型:“你跟你妈/你爸一样……”8.攻击型:“你心里没点儿数吗?” 很多网友看完直呼太扎心了。是的,这些对话场景都太熟悉了,就像一日三餐,融于我们的日常。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有时,冷暴力也算其中的一种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语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样,会立刻产生伤害,但语言暴力,就像是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狠狠拉上一道,这个伤口,有些人一辈子都好不了。”

曾经,我们因为同样的语言虐待,变得自卑,不敢沟通,拼了命想逃离。可是不知何时起,我们也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开始对家人大喊大叫,只想指责不想理解,只会命令,懒于沟通,学不会道谢,也不懂得道歉。把和气留给陌生人,把粗暴给身边亲近的人。

可是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一次次的恶语相加。最后,只会让这个家开始有隔阂、争吵甚至是厌恶,直到最后彻底分解。

家庭作为最小的 社会 单元,其内部的语言暴力所产生的影响很难说不会外溢到私域之外的公共空间。面对家庭语言暴力,逃避有用,但并不可耻。随着更多的80后、90后扮演起父母的角色,有理由相信这个“心锁”链条会在更多的小家庭中被切断。而至于非暴力沟通这门课,则可能需要我们,不论是作为父母的身份,还是作为子女的身份,都不应放弃 探索 和领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