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结婚照(刘若英和老公9年分居被深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文 | 心之助

近日,刘若英子在社交网站上晒出的一家三口出游的视频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她结婚生子以来,这应该是第一次晒出一家三口同框的画面。

她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一书中,描绘过她和她丈夫婚后的生活状态:

夫妻俩一起出门,去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

两人一起回家,进家门后一个往左,一个往右。

两个人有各自独立的卧室和书房,共用厨房和餐厅。

不可思议吧?

婚后的刘若英原来跟丈夫是分房而居的。

换句话说,就是刘若英夫妇结婚9年,没有在一张床上睡觉。

网上的声音出现了正反两面派。

有人觉得,这是一个新时代女性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的最好代表。

而也有网友调侃:

这可以理解为搭伙过日子吧,累了有个人依靠。

美其名曰:我敢在老公怀里孤独!

还有网友说:如果要我这样过,不如离婚。

刘若英曾经在演唱会上说,

他们都说我是个怪人,喜欢我的你们也是怪人吧。

看了她的很多采访,可以看到。

这的确就是一个活在了自己世界里的女人啊,

不仅是9年分床睡。

她对陈升的感情,也是一个疯狂而固执的故事。

即便算被万人臭骂,她也不在乎。

而这样一个“奇怪”女人。

在经历了感情的千山万水后,却也最终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有些东西是骨子里就长出来的。

刘若英在学生时代就一直喜欢独居、独处。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奶茶不愿意住在姑姑家。

出去旅行,她不喜欢成群结伴,经常一个人独行。

她在书中所写的那样。

“因为保有你,我感觉自己幸福;

同时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

听起来,这种友好尊重彼此的边界

平和让渡各自的自由让人觉得羡慕。

但是大家也都忘了,在刘若英的独立自我背后。

也有着刘若英不为人知的伤痛。

从小独自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

父亲的远离、父母关系的不解、祖父母的“拘谨”。

让她习惯了在关系中保持距离。

但在她内心,其实非常渴望能找到一种能够让她感到深度联结的感情。

直到21岁,她遇到了音乐人陈升。

刘若英的情绪和命运都被改写。

她当了陈升三年助理。

一段没有结果的师徒情缘,她死守15年。

严苛的他,作为好老师是没毛病的。

但是有妻儿的他,却成全不了她的爱情。

在这件事情之后,很多人都把那段感情书写成爱情故事。

可刘若英在书里隐晦地说过。

她对陈升的感情有一种恋父的心理,因为从小缺少父爱。

而那些新闻,都是为了上头条而营造的话题而已。

的确是如此。

从小没有见过父母之间如何相处。

也很少和父亲有交集,祖父母也严格拘谨;

她对于陈升的感情,更类似于对于一个长者的依赖。

而遇上一个有家室有原则的男人。

两人最终只能相忘于江湖。

而这段近乎于迷恋的单恋,教会了她关于感情更深的哲学。

当然,教会她如何去爱的感情,不止这一段。

十多年前,刘若英名气渐渐被大陆熟知

她曾和黄磊合作过一部电视剧。

而在黄磊结婚之前,他和刘若英的关系好到不分你我。

在似水年华这张专辑里,

黄磊像是做了映射两人现实关系的解释。

“不小心爱上彼此,其实都过去了”

黄磊说,他和刘若英之间的感情,是属于第四种感情。

这是一种超脱了亲情、爱情、友情之外的第四种感情。

而这段第四种感情,终究是无果。

爱而不得是遗憾的一种,相遇的时间不对又是另一种。

而经历了感情的万水千山的刘若英。

在我们看见和看不见的时间里。

独自完成着自我伤口的疗愈。

也更清楚了,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男人。

每个在情感上有伤口的人,都需要自我成长。

学会之后,才可以

“有过执着,放下着;

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单身的那些年,刘若英一唱起《一辈子的孤单》太多人就会泪湿。

她在一次演唱会上哽咽“我可能,真的嫁不出去了。”

而现在的刘若英,一切都实现了。

和比她小10岁的老公钟小江结婚。

刘若英可以说是从紧张而执着的文艺青年

蜕变成为了松弛而真实的普通女人。

如果拨开爱情的层层迷雾,你会发现,

人生的经历越多,更是在教会我们如何去爱与选择:

1. 正是因为经历过,才知道如何去选择。

结婚的时候,刘若英曾问丈夫:

婚后我决不会在家里做全职太太。

还是照常工作、唱歌、演戏、写作,哪样也不耽误。

但你娶了一个有很多兴趣很多爱好的老婆,你会不会觉得很亏啊?

她丈夫说:

就是因为你这么丰富这么有趣,我才娶你的。

如果你去洗衣做饭,那就太亏了。

他们彼此之间已经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这些是在彼此经历得足够多之后,才真正尘埃落定的。

只有我们有了足够的经历时,

全面地了解自己,才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恋人

在决定去爱一个人之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自己渴望什么样的相处方式?

自己更倾心于哪种性格的异性?

自己具备哪些优点和缺点,以及能否接受对方的缺点?

2. 经历越多,内心成长得越快,爱别人的方式也越恰当。

我有一个异性朋友,他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核心的工作技能。

做工作都混日子的心态。

他向我吐槽:女朋友真的很难搞,只要出去玩都会夺命连环扣。

而据我了解,其实她女朋友并不是无理取闹的人。

只是这个男生,从来没有建立起对于关系中问题的解决能力。

而这样一种逃避和抱怨的状态。

和他在工作里的状态几乎一模一样。

一个人的内心成长得越快,越是优秀

他们的心理状态往往越是健康,处理矛盾的能力也就越强。

那些不肯自我成长的人,

要么是始终保持在原来的状态,要么会出现心理退行的表现。

心理状态也不是很稳定。

解决矛盾能力也就更弱一些。

刘若英通过自我成长和疗愈找到了让自己最舒服的关系。

但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曾像刘若英一样,

在爱中迷失过,对爱情有很多困惑,例如:

为什么我总遇不到对的人?怎样判断Ta是不是合适我?

为什么在爱中我时常感到不安?谈恋爱应该找性格相似还是互补的?

其实,关于这些疑惑,更重要的是要修正这几个认知。

放下对真爱的执着。

放下了对真爱的执念后。

刘若英成长了,她也没有因此陷入“一辈子的孤单”,而是走向了自己真正的幸福。

陈升虽然不是刘若英的归宿,但她遇到了钟小江。

心之助卢悦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

“很多人会觉得:找到对的人,真爱就会发生。

遇到困难,相处不再像最初那样火花四射的时刻,我们很容易觉得,

我是不是找错了人?是不是该换一个人?”

这样一来,就容易陷入:“寻找—自认找到—感觉找错—开启下一轮寻找”的循环。

而真相是,真爱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找出来的。

内在的感受才是判断关系的标准。

艺术家廖逸君有一个叫做《实验性关系 Vol.1》的作品。

记录了和比她小 5 岁的日本男友的生活中,她探索了男女关系的其他可能。

“ 作为女性,我曾经以为我只能爱上一个比我更年长和更成熟的人。

直到我遇见了我现在的男友莫若。

因为他比我小五岁,我理所当然的情侣关系彻底颠倒了。

我变成了那个有更多权威和影响力的人。

而这段关系也让觉得非常舒服。”

婚后的刘若英和丈夫是分房而居的。

其实相关研究证明表示:

夫妻分房睡对于彼此的睡眠质量有更好的提升。

而对关系质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也就是说,人们的怀疑和担心来自于传统社会的固化观念。

而不是内在真正的感受。

内在真正的感受是什么:

你能在关系中自在地做真实的自我吗?

你能在关系中不伪装、压抑、改造自己吗?

你的关系,能让你感觉到亲密但不控制,独立但绝不疏离吗?

你和爱人在关系中,能很好地接住对方吗?

而这才是评判一段关系的最终标准。

不要妄想改造另一半。

袁泉和夏雨的关系想必大家都知道。

袁泉和夏雨是娱乐圈里非常低调的一对模范夫妻。

他们一个热爱户外,一个安静于室。

但他们却能在婚姻中完美的做自己,同时和谐的相处。

袁泉不爱热闹,但偶尔也会陪着夏雨去参加聚会。

夏雨在一个地方待不住,但也会静下心来陪着妻子看书。

这是因为,他们都接受了真实的对方。

作家李敖与胡茵梦的婚姻只维持了四个月就宣告结束。

因为李敖发现,心目中的女神每天要吃喝拉撒。

上厕所的表情还不好看。

说明李敖并不爱真实的胡茵梦,他爱的是他的“梦”。

相爱从来不能在幻觉中存在。

真相是:我们会发现那个人和我们如此不同。

而破除那些关于爱的幻觉。

才能和喜欢的人持续地、真实地相爱。

亲密有间的相处。

徐静蕾和黄立行的十年爱情长跑想必大家都知道。

没结婚,但是恩爱依旧,从没有任何绯闻。

徐静蕾说了一个两人相处的细节。

她说黄立行不喝酒不抽烟。

她自己在家也不喝酒,喝醉都是和朋友一起出去喝的。

他们有各自的朋友、各自的圈子。

而不是成了恋人就强行要把所有的生活、秘密、心情都共享。

但是,她说:

每天最幸福的时候就是早上起来黄立行说“嘿,早”的时候。

真正好的亲密关系便是如此,是接受爱,也付出爱。

是亲密和自由的平衡。

关系如果走向极端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依赖,也叫对爱上瘾。

另一种是它的对立面,叫反依赖,也叫对逃避爱上瘾。

但每一个人都渴望的体验:非常纯净的和另一人连接。

所以,这也是刘若英所确定的关系状态:“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保持经济事业的的独立。

罗辑思维的创始人脱不花在17岁离开山东老家。

在北京白手起家而后成就了事业。

结婚后的她,无论是加班太晚或者是玩到深夜,

都没人敢说:“你怎么回来这么晚,去哪儿疯了……”。

也就是很大程度上,是赚钱能力决定了女性的话语权,

同时决定了我们有没有资格做婚姻的逃兵。

从刘若英到脱不花,她们的自由做对了两件事:

一是适当放弃完美人设,不被社会意义上完美妻子的身份捆绑。

二是永不放弃自己的议价能力。

45岁才有了小孩的刘若英是一剂强心针般的存在。

起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性,不管你多少岁,受过什么伤。

只要你足够强大和自洽,你终究会遇到幸福。

曾经的经历看起来是坏事,

但对于个人成长来说,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进入越深,抽离越彻底,此后的路也会更加通透而轻松。

而曾经所有强烈的情感经验,

也都将成为未来人生里最有生命力的内在财富。

可以让我们有能力,

在此后的日子更自由的深爱,更坦然的去依赖。

@心之助卢悦,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创始人,心理学学者,资深媒体人,15年婚恋情感专家;央视、凤凰卫视、北京台多档节目特邀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著有《爱情有毒》、《爱到绝处便逢生》《过日子就像玩闯关游戏》 、《亲密关系的重建》,各大平台均有售。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