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五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6
第五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思考题
  1、名词
  生理出生率与生态出生率
  同生群分析种群平衡种群调节
  2、简答题
  (1)存活曲线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2)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
  (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哪些方面?
  (4)简述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至少三种)?
 1、种群是指 ( 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2、判断:种群是由生物个体随机组成的。(×)
  3、判断:每个种群都有固定的边界。(×)
  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B)。
  A.黄山和峨眉山的全部啄木鸟
  B.一株马尾松上的全部七星瓢虫
  C.一块麦田里的全部昆虫
  D.大兴安岭的全部松树
  5、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B)
  A.牛
  B.珊瑚虫
  C.蛔虫
  D.青蛙
  6、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
  7、判断:种群的生态密度明显比粗密度要大。(√)
  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9、为了估计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先从池塘中捞起50条鱼,挂上标志后放回池塘,数天后,再从塘中捕到这种鱼100条,其中有标志的有10条,在理想状态下,根据标志重捕法推测该池塘中共有这种鱼有多少条(D)。
  A.1000
  B.5000
  C.100
  D.500
  10、一群老鼠占据了一个全新的栖息地,有关种群以后的发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种群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
  B.种群增长率升高
  C.种群数量先升高,后降低。
  D.种群存活率稳定下降
  1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2、先锋植物在*地上出现时,其空间格局常是(B)。
  A均匀型
  B随机型
  C聚集型
  D分散型
  13、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14、(集群分布)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15、通常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形式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
16、判断: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口的生理出生率高。(×)
  17、判断: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的种群一般属于增长型种群。(×)
  18、出生率可分为(生理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两种类型。
  19、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20、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每一年龄阶段个体数目的比率,通常用(B)。
  A.年龄结构图
  B.年龄金字塔图
  C.年龄分布图
  D.年龄组成图
  21、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22、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2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衰退型)种群)三种类型。
  24、判断:动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而绘制的生命表。(×)
  25、生命表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26、对于大象等体型较大、个数较少、寿命较长的物种来讲,不适合用(动态)生命表,而适合用(静态)生命表。
  27、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28、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K代表(环境容纳量)。
  29、在有限环境中,当初始种群的数量较少时,全部空间和资源几乎未被利用,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
  30、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C)。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31、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32、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33、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下的增长模式称(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种群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这时的增长模式一般为(逻辑斯谛增长(或S型增长))增长。
  34、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B)。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35、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
A.K/2
   B.K
   C.K/4
   D.K/3
   36、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37、收获理论中,收获目标指的是(C)。
  A.收获产量
  B.收获恒定产量
  C.长期持续获得产量
  D.收获种群所有个体
  38、判断:生态平衡就是指在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再进行,生物个体保持不变。(×)
  39、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剩或过低对种群来说都是不利的,都可能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个规律称为(阿利(氏)规律)
  40、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
  41、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A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42、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
  43、种群平衡是指(B)。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44、下列动物的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
  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
  45、种群的自动调节可分为行为调节、_______内分泌调节___和遗传调节三类。
  46、由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携带,将某种生物带人新的适宜栖息繁衍的地区,使其快速扩展,不利于原有物种的生存,这种现象称为____生态入侵______。
  47、主张外源性调节的学派有(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
  48、利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阐述我国实行晚婚晚育的科学性。
  内禀增长率rm:是指当环境是无限制的(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等都没有限制性影响),在该理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恒定的、的增长率。
  公式:r=lnR0/T其中T是指种群中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R0是种群个体在一个世代内生殖子体的个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