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堂三九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传统三九贴多源于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的白芥子外涂法,常用药物有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生姜等,制成贴剂外敷大椎、风门、大杼、定喘、肺俞、肾俞、膏肓等腧穴。其用药上多专注于肾、肺两脏功能,良药堂医生认为,小儿疾病,与脾胃运化功能关系更加密切,脾胃运化功能异常是小儿常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脾常虚,如先天禀赋不足、喂养不当、用药不当、外感六淫、情志因素均可伤及脾胃,导致小儿脾胃功能紊乱,表现出纳呆、口臭、大便干结、便秘、夜哭、夜闹、夜汗、腹痛、嗳气作呕、哭闹易怒、面黄肌瘦、等症状。另外久咳、顽咳、遗尿、抽动、多动的小儿疑难杂症其根本原因多在于脾胃。在三九贴选药上,选取灸黄芪、补骨脂、菟丝子、白芥子、生山楂、焦槟榔等药物,按照一定比例,采用独特的炮制工艺,经历纯手工的反复糅合以及时间的沉淀,完成制作。方中黄芪、补骨脂、菟丝子之“三联法”配伍使用,对于平素易多外感的体弱娃娃,能极大的增强免疫力,山楂、槟榔消食化积,其它药物辅助发挥作用,增强药物的吸收。清《理瀹骈文》,其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阐释了外治与内治的异同,外用敷贴药物与内服药物的异同,说明单纯用刺激穴位的药物敷贴,所发挥功效的作用部分多为穴位、同时重视药物与穴位的作用,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获得最大疗效,取穴方面,穴少而精、脾胃为基、随证取穴。

三九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体虚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2、消化系统疾病:食积患儿、慢性胃肠炎、虚寒性胃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厌食和消化不良等。

3、颈、腰椎疾病:急慢性颈腰椎酸、麻、痛、经络阻滞、气血不通等。

4、其他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和亚健康等。

三九贴禁忌症:

1、肺炎、多种感染性疾病及急性发热期不宜贴。

2、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不宜贴。

3、敷贴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不宜贴。

4、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糖尿病、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不宜使用。

三九贴敷贴时间:

一九:2019.12.22——2019.12.30

二九:2019.12.31——2020.01.08

三九:2020.01.09——2020.01.17

加强:2020.01.18——2020.01.27

三九贴注意事项:

1、贴三九贴之前应认真阅览上述适应症以及禁忌症。

2、一般贴敷时间:小儿0.5-1小时,成人2-4小时,根据病人个体差异也可调整延长,如果贴敷部位出现痒、疼可以减少贴敷时间。

3、我们对三九贴要有正确的认识。三九贴不是万能贴,不能包治百病,并非所有病症都适合三九贴。一般来说,三九贴都是以3年为一疗程。不过,“三九贴”虽好,也不能代替正常治疗。冬病夏治、冬病冬治并不是能立竿见影的,对于很多顽固性冬病,如果不坚持治疗,就可能导致冬病“抬头”,那时治疗起来更加困难。所以,接受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的患者要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4、药物贴敷后,患者可能出现麻木、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贴敷后出现局部皮肤微红、轻轻度瘙痒、色素沉着等,均为正常现象,不影响疗效,一般可自行治愈。如果有痒痛的感觉就必须及时去掉敷贴,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进一步刺激。如出现皮肤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就医,切勿用指甲抠,以防感染。

5、敷贴期间,注意防止药物污损衣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尤其应避免冷饮,不仅伤脾胃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还会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治疗效果。

6、敷贴后四小时内应避免洗澡,四小时后可温清水洗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