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活得太累,觉得人生太难,不妨看看这本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人生不设限》的作者力克胡哲,是全球著名的演说家,如果你没听过这个名字,我强烈建议你认识他,特别是当我们身处困境低谷的时候。他出生时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却在世界超过25个国家,进行了1500多场演说。他称自己是“拥抱机器”,用没有胳膊的肩膀拥抱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并大声向世界宣称:我那好得不像话的生命体验!

这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励志书籍,作者并非养尊处优的学者、作家。在这个励志被调侃,鸡汤被质疑的时代,一些所谓励志书籍给读者提供打了鸡血般的正能量,结果看似美好,却鲜少有现实尖锐的触感,即使道理看上去都对,却总不令人信服,读者有种不知未来在何处的彷徨和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的痛楚。

力克胡哲讲述的不是故事,而是他自己真实的人生。如他自己所说:“今天的障碍或许是明天的优势。我已经把自己没有四肢这件事当做一项有利条件,因为男女老少就算跟我语言不通,光是看到我,也知道我这辈子肯定没少过难关。他们都明白,我的人生体悟来得不容易。”

他的每个姿态,他的所有生活细节,都是在不断的失败、尝试;再失败、再尝试中历练出的闪光点。这样真实的人生让人心生感动;苦难给了他智慧和力量,让他的精神更加有力,让他的人生成为一个奇迹般传奇,激励世界上的无数迷茫、彷徨、无助的灵魂走出黑暗。

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孩子阅读,并和他讨论阅读之后的感受。孩子说:如果一个没有四肢的人都可以学会游泳、冲浪;那我们这些健全人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他一句话就总结出了,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如果没有四肢的人都可以活出幸福的不像话的人生,健康的我们还有什么可忧虑的,还有什么会阻止我们去追寻幸福呢!

如果雏鸟不相信自己可以飞翔,就不会朝着悬崖纵身跃下。我想要过得更好,就必须首先相信经过努力,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可能。

在艰难困苦的时光中,依然能够前进,关键就在于你不是依靠能看见的,而是以能想象的事物,来引导你的人生。这就叫做信心。

当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不要蛮干,不要逃避。评估情势,寻找解决方案,并且相信:无论如何,都是为了最终美好的结果。不要轻易放弃信心,要不断寻找,总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力克的家人从小没有给他贴上“身障者”或“失能者”的标签。让他与正常的孩子一起玩耍上学,向对待一个正常孩子一样对待他。使他明白,失去四肢并不意味着他就和别人不一样,就不能拥有正常人的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自己或者别人贴上各种标签,这些标签限制了我们对未来想象,阻止我们走的更远,飞得更高。所以,书中作者鼓励读者打破人生的任何限制,尽情去探索并发展你的天赋。相信自己可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然后采取行动实现它。

要去爱别人,要先爱自己。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并不会爱自己,自恋放纵和自我中心都不是爱自己。

爱自己是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每个人生而独特,发现自己身上的天赋或者优点,哪怕只找到一个自己喜欢满意的地方,一个就够了!我们可以定义自己的完美。

能对美好的未来抱有希望,相信梦想可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我们必须相信,即使我不完美,也值得拥有成功和幸福的人生。这个世界有很多谎言,给我们贴上各种标签,阻止我们鼓起勇气追寻梦想。

“我没有漂亮的外表,所以得不到好工作!”“我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好的机会永远轮不到我!”“我个性内向,沉默寡言,所以不会找到合适的伴侣!”用别人定义的标准看我们自己,以致我们无度的追求虚荣、骄傲与放纵,却发现越追求越迷失,越得到越空虚。这不但不是爱自己,是过度的自我放弃,浪费了上天所赐的独特的特质。

A、感恩的态度:

一个没有四肢的残障人士,能够说出感恩的话,让人难以置信。即使他自怨自艾,抱怨命运的不公,可能也不会被人责怪。但是力克胡哲并没有过那样的人生,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境遇中蕴含着特殊的人生使命,并不断寻求,充分利用上天恩赐的天赋,经过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与奋斗,最终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切从感恩开始,他为自己所经历的困境而感谢上帝,为获得亲人无微不至的爱而感谢亲人,为获得身边朋友无私的帮助而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人;感恩给了他前行的力量,感受到被爱被需要,使他始终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

B、行动的态度:

说的再多,都只是空想。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行动是改变一切的关键一步。站起来走出自我划定的限制,勇敢尝试以前不敢去尝试的梦想。迈出舒适区的第一步是最难的,一旦起身就能前进,而只要不断的前进,总能走向我们想要的未来。

C、同理的态度:

当我们深陷困境,觉得这个世界对自己是那么不公平,内心充满了受害者情节的时候,与其躲在自己的世界寻求别人的同情,不如向外看看四周,发现那些伤得更深更重的人,然后帮助他治愈伤痛。因为世人皆苦,当你愿意向别人伸出援手,也是一种自我治疗。

D、宽恕的态度:

宽恕别人可以增加我们自己人生的高度,却也是最难学习的功课。紧紧抓住旧伤痛不放,只能给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力量,是负面情绪始终控制我们。但当我们选择了宽恕,我们就切断了与旧伤的联结,让那些讨厌的事情都过去,所有的苦毒都释然,他们就再也能打击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宽恕别人是放了他们一马,这样做只是为了释放我们自己,使我们自己得自由。放下所有的愤怒和怨恨的包袱,是爱自己的表现。放下过去,才能面向未来,轻装上路。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必须应付几种主要的恐惧:害怕被拒绝、害怕无法胜任、害怕要依赖他人。但奇怪的是,我们越害怕什么,什么糟糕的状况反而越容易发生。相反,我们也可以汲取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而产生的能量,并运用这股能量为正面行动提供动力,情况反而会好转,使我们更接近自己的梦想。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害怕失败而被困在原地,畏惧不前。作者说:跌倒七次,要爬起来八次

你失败,我失败。我们之中最厉害的人失败过,其他人也是。那些无法从挫败中站起来的人,常常把失败当结局。但我们应该记住,人生并非一试定终身,而是个试误的过程。那些成功的人都从愚蠢的错误中再站起来,因为他们觉得失败只是一时的,并视为可以学到东西的经验。成功人士也都曾经搞砸过,但他们却常说,失败是他们得以成功的关键。倒下时,他们不会放弃,反而从中看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努力去寻找更具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如果失败了五次,他们会更努力的再试五次。

有些时候,不管我们自己是否愿意,改变总在发生,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与其因为恐惧而逃避和拒绝,倒不如,勇敢的正视未知迎接改变。人常常抗拒改变,不过说真的,谁会想要过一个没有变化的人生?某些最棒的体验、成长与收获,往往来自改变——搬到另一个城市、换工作、上不同的课程,或者进入一段比较美好的关系等等。

我们在适应改变中需要经历的五个步骤:

a 认知到改变的需要:

人是不愿意主动去接受改变的,往往是被逼到走投无路,才不得不去改变和调整。如果我们能够怀着积极的态度,认知周遭的环境,必要的时候及时的做出改变,那么可能我们可以活出更加出色和精彩的人生。

b 展望新气象:

有时,我们之所以迟迟无法做出改变的决定,归根到底,是看不清前路,甚至不敢去想象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只想抓住眼前的救命稻草不放,于是仿佛整个人生都变得黯淡无光了。而当我们去向往未来更好的日子,我们会为改变后的生活做各种准备,开始设定目标,并且为之付出行动和努力。虽然前面的路,仍然不清晰,但至少,我开始动起来了,并且相信通过努力,我们的未来是可期的!

c 放开旧的:

当我愿意抬起头来往前看的时候,才有可能放下紧紧抓在手里的。这需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清楚客观的认知,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同时有勇气放开手里看上去很美,但可能已经开始腐烂的奶酪,全心的去拥抱未知的明天。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舍得的智慧,只能属于内心勇敢并采取行动的人。

d 稳定下来:

改变必然带来动荡,动荡使我们内心不安。没有人喜欢不安的感觉,这时需要我们首先安静自己的心,坚定的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往前走,慢慢的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事物,新的人并从中找到全新的乐趣。稳定下来,是接受改变最关键的一步。去适应新鲜的一切,享受改变带来的乐趣;不要总是回头看,想着“如果我没有做出那个决定,……”,这除了让自己陷在更深的纠结和痛苦中,不会有其他用处

e 继续成长:

改变的初衷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未来,如果我们能够走到“继续成长”的阶段,那么我们离成功的达成目标就十分接近了。在新的机遇中,寻求更加长远、美好的发展,是一件让人激动不已的事情。总算,我们穿过了人生道路上的层层迷雾,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清晰的未来,而且道路越走越宽阔了。

我们都需要别人的支持,都需要跟志趣相投的人交往,所以一定要建立信任,也让自己值得信赖。我们要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本能地基于自身利益而行动,但如果你能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并帮助他们成功,大多数人也会如此对待你。建立人际关系就像建立存款账户,如果你什么也没存进去,怎么能期望从里面领取出东西来!

心理学家指出,要建立信任联结及互相支持的关系,必须仰赖几种基本的人际关系能力,包括:

  ·  觉察他人的情绪和心情

  · 仔细聆听他人说话的内容及方式

  · 评估、理解他人的非言语信号,并有所回应

  · 主导社交聚会

  · 快速与他人建立联结

  · 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发挥魅力

  · 练习得体的态度与自我控制

  · 以行动展现对他人的关怀

如果养成习惯,每天都做一些小小的善行,我们会觉得充满力量,并从自己受伤与失望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当然,我们不应该期待慷慨或帮助他人能让自己得到好处,但做好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当我们为别人付出时,祝福会回到我们身上。所以,如果我们没有朋友,就去做别人的朋友;如果我们某一天过得很糟,就去帮助某人,让他那一天可以好过一点;如果我们的感觉受到伤害,就去治疗别人的感觉。

不要担心我们到底能为别人做多少,只要伸出手,并了解到,我们的小小善行会加倍,小涟漪会掀起大波涛,随之产生的力量会强大到超乎我们的想象。

作者的南非之行,本是希望去帮助当地身处疾病、贫困中的人,而当他们到达南非,近距离的接触孤儿院的孩子、艾滋病人,以及缺少食物和饮用水的穷人,那次行程深深触动了作者的生命。

作者在书中写道:现在,我亲眼见过垂死母亲眼中的痛苦,听到她们的孩子因为饥饿所发出的哀鸣。我们去探访贫民窟,看到那里的许多家庭栖身于比储藏室大不了多少的狭小锡板屋里,用报纸隔间,没有自来水。我从未见过那样的贫困与苦难,比起我所承受的,那些状况糟多了。相较之下,我的人生真是养尊处优。

去南非时,我是个非常自以为是的年轻人,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挥影响力。但事实上,是南非影响了我。

当我们不再只想到自己,跨出去接触他人时,我们将会改变。我们会变得谦卑、会受到激励,更重要的是,你会感受到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将大大地震动我们。不仅如此,我们还会了解到自己可以有所贡献。我们为了让别人的生命变得更美好所做的一切,会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这本书并非单纯的心灵鸡汤,作者用自己真实的故事和经历与我们分享了如何能够活出不设限的人生。人生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如果那个原本生命已经没有希望的人都能活的那么精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鼓起勇气,打起精神,突破自我的种种限制,行动起来,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呢!

- END -

如果你看过这本书,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吗?欢迎留言哦!喜欢文章,请点击“关注”,关注作者,或搜索微信公众号“沙滩小脚印”,更多有营养有内容的文章等着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