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逐步关闭普通门诊,那么病人出院回院定期复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7
就近的社区医院。

我不知道你这个“医院关闭普通门诊"的说法是从哪里听来的。医院从来都不会关闭门诊,要不然病人看病怎么办?

1、正规一级以上的医院(乡一级医院)一般分为三大块儿: 门诊楼、医技楼和病区(住院部)。有些医院为了病人看病和检查方便,也有把医技科室和门诊放在一起的(如心电图、B超、X线、CT、磁共振及化验检查等)。

2、门诊科室一般分为内、外、妇、儿等科,二级以上医院分的更细。如外科就分有普外、脑外、胸外、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等。医院越大分科越细,病房也是如此。

3、你如果是初次就诊,不知道挂哪个科室的号,可在门诊大厅问问导医护士,她会给你详细讲解,引导你到哪个科室就医。别自己不知道乱挂号。如果是网上预约挂号,可先把自己的病情讲一下,网上会指导你挂哪个专家号。

4、如果你是住院病人治愈出院,定期复查,那就更好办和方便了。到期直接联系你的治疗医师,去医院找他复查即可。一般出院时你的主治医师都会把电话号码留给你,便于你方便联系和咨询。

5、如果你上次患病不严重或者不是疑难病症,治愈后想复查也不一定要找原来医院的医生,可在你住地医院就近复查即可,没必要再到大医院找原来治疗的医师。即节省了你的时间和金钱,也避免了大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

主要是医院也认识到了专家和普通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专家号是比较值钱的!现在很多医院进门之后到处都是专家门诊,就连一些县级医院,本身医院的等级也就是一个二甲吧,但专家却非常多。普通门诊确实很少,病人在医院看病时看的医生本身就是专家,所以病人回医院复查时再挂专家号就可以了。对于目前的这种现象应该这样进行整改:第一、专家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称谓,只要是专业从事某项工作的人都可以称为专家,因为本身就是专门干这方面工作的,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和完整的,所以应该对医生的专家身份有一个明确且严格的标准评定,达到了就可以认定为专家身份,达不到就不能认定,同时这种认定不能由医院自己一家来进行,在未获得认定之前是不能挂上“专家门诊”牌子的。第二、明确规定不同等级的医院门诊中普通门诊的数量比例,不能把大部分门诊都变成专家门诊。第三、医院本身就是一个服务单位,而且它所服务的对象特殊,在服务上更应该给患者提供更多的方便,不论是专家看过的病人还是普通医生看过的病人在回医院复查时应该建立一个特别的通道,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方便,节省就医看病和复查的时间。

门诊复查

大家好,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这个问题问的还真是挺有趣的,根据国情来讲,医院门诊是不可能取消的,尤其是普通门诊,虽然说西方国家很多医院门诊都是采取预约制,他们都不会取消门诊,我们国家如此众多的人口谈何取消呢。

门诊可不仅仅只是提供给出院病人来复查,且听我一一分析。
何为门诊? 门诊究竟有何作用?
功能一 :如题主所言,门诊的功能之一就是为出院的病人提供一个复查的平台,很多的疾病如慢性肾脏病、肝脏疾病、肺结节等都需要在门诊定期随访或者术后多久多久复查,那不可能又要重新去住院吧,劳民伤财不说,还耽误时间,本来很简单的事件,何必一定要住院这么复杂呢。

功能二 :为病人就医提供一个初步筛查,例如有些患者腰痛了,那是住骨科好害怕泌尿外科还是肾内科呢,这就需要在门诊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和检查,如果症状较轻,完全可以门诊带药或者门诊治疗即可,如果疾病需要进一步治疗,那么就收到专科进行详细的排查及用药,当然了这种例子数不胜数,这就是门诊的功能之二。

功能三: 为需要救治的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这点对于省级、国家级医院显得尤为突出,不同的医生对于同一个症状、疾病根据经验的不同都有自己的判断方向,如下级医院检查发现这个女性是因为抗磷脂综合征阳性不能怀孕,但是他们处理不了,那就要去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这首先就需要通过门诊这一关,上级医院的教授、大咖一看可以通过带药回去吃那就门诊治疗,如果需要住院进一步诊治那就收住入院,这样就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就像看病一样,大家都想去大医院,大医院如果又没有门诊,那么就是造几十栋大楼也收不完病人了,更何谈医生的工作量会加重多少。

功能四 :为病人、为国家省钱,住过院的应该清楚,住院医保报销都有一个起付线的,如果任何一个疾病在没有门诊的情况下直接住院了那患者岂不是要花更多的钱,如果经过医保报销国家的财政支出将会是一个无底洞,像术后换药、拆线、配药、检查完全可以在门诊花小钱就能解决。

总结
门诊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既然合理就不会取消,只不过会根据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改造、升级,化繁琐为简单。如手机预约挂号、取号,手机看化验单、检查单,手机进行缴费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方便老百姓看病,所以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普通门诊是不可能会取消的,以上只是我列举门诊的部分功能。以后的门诊只会不断的进行优化,改善老百姓的就医体验,用最合适的途径、方法让老百姓看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