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共产党的看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30

1936年10月19日,民族英雄鲁迅倒下了。

中共中央、苏维埃政府评价其为中华民族“ 最前进最无畏的战士 ”。这种评价是一个几乎无法企及的高度。

就连毛主席,也称鲁迅先生为 中国现代的“第一等圣人”

一个非共产党员,却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如此高的评价,足以看出鲁迅的地位。

那么,在这位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眼中,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

政治,几乎是生活在20世纪的人都绕不开的一个词。一谈到政治,既显得严肃、庄严,又让人畏惧。

的确是畏惧,那个年代“谈政色变”,莫过于此。而作为一名民主战士,鲁迅自然也会谈政治、讲政治。

少年家道中落的他,巧合进入了江南水师、南京路矿学堂学习。与大多数这个时代的青年一样,鲁迅阅读了不少新书刊。

不同于“四书五经”,这些书多有些狂悖之言。而鲁迅恰恰喜欢这个。

1902年,留学日本的鲁迅, 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革命”——剪辫子。

显然这个阶段,鲁迅是反对清政府的,也在寻求中国的新出路。彼时,每一位战士都在思忖如何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而他提出了一个想法——人国!

所谓人国,即人独立、强大的国家。

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百姓,麻木、怯懦,即便有了洋枪大炮,依旧抵不过西方列强。

不难看出,此时鲁迅先生和多数人一样,对这个 社会 抱有极高的责任感。而更直接的做法,就是“弃医从文”。关于这个故事,已然耳熟能详,不过多赘述。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靠着手中笔、胸中气,他开始挥洒笔墨去批判、审视这个世界。与他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完美开端”。

与此同时,整个中国此时也在改变。不止有表面的“革命”,也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变革,“共产主义风”也就是这时候吹进了神州大地。

1909年,鲁迅回到了中国。不久,辛亥革命爆发。

“革命之风”席卷整个神州大地,他对此时的“革命”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激动、高兴,甚至有些许审视的态度。正是这种“思考”的精神,让他对每一场革命都抱有“怀疑”。

到此时,鲁迅先生依旧是一个“旁观者”。可在大势之下,容不得他这样的人旁观。

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伊始,他被邀请担任《新青年》编委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作为《新青年》编委,鲁迅先生在杂志上先后发表了数篇白话小说,诸如《狂人日记》等。 也就是这一时期,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并研读了《共产党宣言》。

可和陈独秀等人不同,鲁迅是一个极富“审视态度”的人。

在那个“站边”的时代,他没有参加共产党、也没有加入国民党,而是继续以手中的笔,试图唤醒民族意识。

也就是这个阶段,国内政党分化越来越严重。身处北京政治漩涡中心的鲁迅先生,目睹了一场场惨案,愈加清楚“辛亥革命”之后建立的国民政府, 不过就是“换新衣、装旧人”,始终摆脱不了“黑暗”的本质。

这一阶段,他彷徨、愤怒,对北京政府失望透顶。

1926年,鲁迅先生南下。

相较于北方政府,南方此时的革命浪潮一波高过一波。几经辗转,他从厦门来到革命大本营——广州。

在这里,他深切感受到了何为“革命”。从未参加过任何政治团体的他,此时也兴起了“联合创造社共同进行革命”的想法。这个阶段,鲁迅的政治立场则更加鲜明,与中国共产党接触也多了起来。

往日的旁观者,如今也成了支持者、参与者。当然,他并未加入共产党。 而是以“民族战士”的身份,加入了这个阵营。

国内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早已对国民党心生不满的他,彻底厌恶了这个为地主、资产阶级说话的“顽固政党”,而对共产党则抱有极大的同情心。

由此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中国,他公开表明了“左派文人”的身份。

毫无疑问,在见识了广州残酷的流血事件之后,向来持“怀疑”态度的他,已然将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直观表现,就是其文学上的转变。

对于鲁迅这样的人来说,做一件事从不是凭着一腔热血,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表现。加入“左联”,成为一名“左派文人”,是现实的必然、亦是对未来的期许。

为此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也映射在行为上。

从与陈延年会面,到营救大批进步青年,此时鲁迅对共产党的看法已然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他到上海后,与我党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

这一组织的口号即争取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公然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而鲁迅,即发起人之一。

这样一个组织,自然不被国民党所容。 而作为该组织的发起者之一,鲁迅先生自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要知道,那个时代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态度,永远是“逮捕迫害”。等同视之的“左联”,也逃不了这个命运。

那鲁迅是怎么做的?他没有躲、没有跑,而是公然表明“左联”的身份,为“左联”发声。

政治,从不局限于舞枪弄剑。文化,也是另一个战场。

当鲁迅站出来后,国民党怕了。往日奉行的“文化围剿”,被他手中的笔硬生生地捅出一个洞。一支笔,抵得上千军万马。

是他,用手中的笔揭露国民党之陋习、不堪。 一字一句,让国民党无地自容。

而此时他对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的态度,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年,苏区对国民党的反“围剿”成功,鲁迅专程给陕北红军发去了电文,表示“ 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赞扬他们身上寄托了“ 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

截然不同的看法、态度,对于向来持有“怀疑态度”的鲁迅来说,这是极其罕见的一件事,由此看出他对中国共产党已然十分信任,并公开站队。

当然,鲁迅公开站队背后,也有一场“计较”。

1930年5月7日,李立三约见了鲁迅。鲁迅是知道李立三这个人的,清楚他是中共的重要人物。

两人相见,李立三开门见山,想让鲁迅先生“带队拿枪”。 所谓带队拿枪,也就是带领无产阶级在上海搞一场大的示威游行。

但鲁迅对这件事却犹豫不决,他倒不是思忖自身安危,而是在考虑这个行动的可行性,以及值不值得。

示威游行、武装斗争,这几乎是革命必经的阶段之一。从十月革命就能看出,这的确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可在中国,尤其是“四·一二”之后的中国,这种方法未免有些“冒险”。

他认为,这种示威游行无异于“自杀式以命搏命”。或许能唤醒国民良知,代价必然也很惨重。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此时理应隐蔽斗争、积蓄力量,为此他拒绝了李立三的邀请。

鲁迅先生这样做,并不代表他不愿与中共产生必然联系。相反, 他就是完全站在中共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

正是如此,在国民党文化“围剿”中,他带领左联在国民党的强压之下,依旧发表了大批革命文学作品和刊物。

而这,是顶着随时被国民党逮捕、迫害的危险。即便此后左联解散,鲁迅先生依旧在为其发声。

左联是左翼文化的一面旗帜,那鲁迅先生就是当之无愧的“旗手”。

在那个年代,有几个人说得清中国的未来?清政府倒台后,有人觉得国民政府就是“救世主”。

事实呢?盲目的跟从革命,让不少人完全迷失。 在这场“革命洪流”中,鲁迅显得十分“异类”。

他在观察、在审视、计较,不盲目跟从某一个政党,也绝不是“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读到了《共产党宣言》。

没有想象中那般激动,亦没有“黑暗中发现一点光亮”的喜悦,他依旧在观察、等待。

从1926年到1930年,整个 社会 急剧变化, 他研读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也越来越多,思想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起初,鲁迅以旁观者的身份,觉得中国共产党人怀着一腔孤勇,在黑暗中前行,由此感到同情、感同身受。

渐渐,这种同情、感同身受衍变成了理解。

往日那个置身事外,不参与中国共产党任何事情的他,和共产党人接触的越来越多,也开始营救共产党人、进步人士。此时他的思想、理念,都已然向中共倾斜。 至于后来承认“左派文人”的身份,都是最好的证明。

诸般种种,最终都以鲁迅一句“ 我得引为同志,是自认为光荣的 ”而升华。这句话,是鲁迅先生说于1936年。

彼时国民党依旧将重心放在“攘外必先安内”上,而中共则对外一遍遍重申“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的重要性。

国家存亡之秋,一方忙于争权夺利,一方急于保家卫国,鲁迅自然发出了“同志的呐喊”。这次公然站队,宣告自己的政治立场,对国民党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与中国共产党则是极大的鼓舞。

不由分说, 鲁迅先生就是“不在党的共产党人”。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早已将鲁迅先生当做了自己人。说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问,为何没让鲁迅入党?

事实,党组织的确考虑过这一问题。但从实际出发,无党派人士的鲁迅,所带来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即便这样,党组织对鲁迅也表现得十分信任、关心。在此后的诸多党内文章中,常能见到对鲁迅先生毫无保留的赞美。

即便是毛主席,也一再的公开表示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的“第一等圣人”。

不为别的,只因鲁迅先生就是与中国共产党人肝胆相照的战友、朋友。为此, 鲁迅先生逝世后,中共特地为他举行了追悼会。

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这样的鲁迅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铭记。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