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打生长激素长高

我还差一个月18周岁,现在身高158,三年没长高一厘米,能不能打生长激素长高?

第1个回答  2010-11-26
不能打,身体会损坏的,多补充点营养就行了,二十三猛一串呢。
第2个回答  2020-10-29
通常情况下,孩子开始使用生长激素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3-10岁是治疗的最佳时期);治疗时间越长,身高改善越显著。但是也需要请各位家长注意,影响生长激素治疗效果的因素多种多样,与疾病类型、开始治疗年龄、骨龄、开始治疗时身高/开始发育时身高、父母身高、IGF-I水平、青春发育状况、生长激素使用剂量、治疗持续时间、用药依从性、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不宜简单地拿自家孩子的长高情况与其他孩子进行单纯的数字上的比较。临床上关于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儿童有效性判定的标准是:孩子每年的生长速率相较于治疗前增加3厘米/年以上就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治疗前每年长高4厘米,采用生长激素治疗后,每年能达到7厘米以上,那么就说明生长激素发挥了其相应的作用。
根据目前大量在用药患者的疗效观察,大致:生长激素缺乏症(GHD):8-12厘米/年;性早熟(CPP):5-9厘米/年;特发性矮小(ISS):个体差异较大;特纳综合征(TS):5-8厘米/年;小于胎龄儿(SGA):8-10厘米/年;但是一定要遵循医嘱正确用药,及时复查。《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中指出,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后,药物发挥的最大效应出现在开始治疗的6-12个月,并建议疗效评价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如果家长希望达到改善孩子成年终身高的目的,建议生长激素应至少治疗1年以上,或者坚持长期治疗直至骨骺闭合。
短效生长激素需要每天注射,很多孩子因难以坚持而影响治疗效果;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一周只需注射一次,一年仅需注射52次,大大提高了孩子治疗的依从性,确保了治疗效果,为孩子坚持治疗直至达到终身高提供了保障。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尤其适合年龄小、体重轻、住校的学生以及无法坚持每天给孩子注射的家庭。
第3个回答  2020-08-30
王春林,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

  从事小儿内科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诊治矮小问题、生长激素缺乏症、肥胖症等内分泌疾病。

  在儿科看诊几十年,我的主要患者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虽然家长们带孩子来看诊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被关注的还是身高问题。
  一则真实案例:孩子检查一切正常,就不需要治疗了吗?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去年8月份,一大早上有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星星来看诊,她说因为工作忙,一直忽略了孩子的身高问题,孩子是有点矮,但她觉得再等等孩子总会长高的。前一天星星回家哭说小朋友们都叫他“小矮人”,她拿尺子帮孩子测量,发现5岁的星星身高只有103cm,感觉问题比较严重了。为此,星星妈妈一晚上都没睡好,赶紧带孩子来看诊了。

  我查了一下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图,5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为111cm,星星的身高,正好在其同龄人平均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我们为星星安排了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是特发性矮小,建议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妈妈表示不理解,她认为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各方面检查都很正常,那就说明没有病。既然检查显示生长激素不缺乏,等几年也许就长高了,没必要使用生长激素。

  其实,在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认为只有缺乏生长激素的孩子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不理解为什么孩子生长激素不缺乏还需要注射生长激素?由于家长的不理解,让一些孩子错失了长高机会,等孩子骨骺闭合后再后悔就晚了。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给大家讲解一下,并非只有生长激素缺乏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特发性矮小:生长激素不缺乏也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我们知道,除了先天遗传因素,饮食、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对身高的影响也很大,哪怕父母不高,好好发挥后天影响因素,也能让孩子获得满意的身高。但如果孩子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或低于2个标准差(-2sd)以下,说明孩子已经属于矮小范畴,身高已经落后得比较多,靠饮食、运动、睡眠等身高管理手段已经很难实现追赶,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像上述星星的诊断情况,他属于特发性矮小,是指目前为止尚不能明确病因的矮小。特发性矮小是儿童期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占所有矮小患儿的60%-70%左右。从临床特征上来看,特发性矮小的孩子出生时正常,四肢和脊柱正常,身体比例正常,没有慢性器质性疾病,没有心理疾病,饮食上也很正常,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话,生长激素分泌峰值在正常范围内。也就是说,孩子看不出异常,也检查不出任何病变因素,就是身高比同龄人矮小。

  由于特发性矮小在临床上暂时还无法明确病因,不少家长就从字面上理解,认为特发性矮小不是病,抱着“晚长”“二十三蹿一蹿”的传统观念等着孩子蹿个儿,一直观望到十四五岁,甚至十七八岁,等孩子骨骺闭合了,才开始找治疗办法,但此时已经晚了。特发性矮小的孩子,不妨碍正常生活,但可能对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造成影响,比如矮小孩子可能会胆子比较小,社交上有一定的困难,会在就业、婚恋等事情上遭遇一些挫折,严重的话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当孩子因为个子矮来看诊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安排做一系列检查,其中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用于检查孩子的生长激素是否缺乏。但是激发试验只能反映生长激素分泌峰值是否正常,没办法反映生长激素分泌总量和生长激素的活性是否正常,更不能反应生长激素-胰岛素生长因子轴的功能是否正常。在特发性矮小的孩子中,可能有部分孩子属于生长激素分泌紊乱或是对生长激素敏感性不足,或者是生长激素转化为IGF-1时存在某种缺陷。

对于特发性矮小的孩子,虽然生长激素不缺乏,但也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帮助孩子长高。2003年,美国FDA就批准特发性矮小为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治疗适应症,补充外源性的生长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孩子体内的缺陷,从而有效帮助孩子长高。
第4个回答  2019-07-04
你去拍个片,如果骨骼没闭合的话,打生长激素能长高。我有同事给他儿子打过的。
第5个回答  2019-07-26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人体的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它是体内最重要的促进生长的物质。孩子身高的增长主要是由长骨与骨骺之间的软骨中的细胞分裂增殖实现的,而生长激素正是对这种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目前短效水剂和电子笔较为常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