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殡葬人的故事——邹杨春:殡葬无小事,没有重来的机会(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当时选择进入殡葬行业,有想到会面临这些困难吗?”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想着终于能实际接触客户了,觉得挺开心的,认为自己是‘专业人士’,一定可以很快适应工作。但是真正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殡葬其实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不仅需要熟悉公墓流程和当地风俗,还要求我去观察和引导客户情绪,这些知识是在学校学不到的。“

对邹杨春而言,真正的压力是发生在客户签约之后,工作的每个流程都必须要再三核实才能安心,这让她神经高度紧绷,直到业务结单才能放松下来。

”在那样的心理压力下,我其实也想过不再从事这个行业,甚至辞职在家休息了一个月。但是,我问自己,是因为害怕退出吗,为什么要害怕?如果我因为害怕离开这个行业,那我以后也会因为害怕而离开其他行业,这样的放弃对我的人生只有负面影响。“

我告诉自己:“越是害怕,越要好好做才对。”

也许是因为见惯了生死的原因,邹杨春的心理既柔软又强大,在她看来,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而在这几十年的寿命中,很多人还会因为突发事件而骤然离世,所以在面对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不要因为逃避而徒增遗憾。

殡葬行业近年来因为行业乱象而频受诟病,当问及邹杨春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时,她并不避讳行业的晦涩一面,直言道,“殡葬从业人员普遍专业性不强,主要还是以利益为主,但是行业中也有很多真正想做文化传承的,他们摸索着前进,走得很慢、很难,但是没有想过停下。”

生死相关的工作其实很容易让从业人员有使命感,当问及给她印象最深刻的殡葬人时,邹杨春提到了公司的董事长,就是这位沉浮殡葬业二十余载的资深殡葬人,让离开的邹杨春又回到了殡葬行业,他说:“丧葬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如今却呈倒退的趋势,我希望能尽己所能去改善这个行业的弊端。”

那时的邹杨春并不太能理解董事长的坚持和理想,但是随着自己越来越深入地了解这个行业,她对这个行业也有了工作之外的情感,她希望能为这个行业、为逝者做些什么。

邹杨春说:“我要做让老百姓『省心』的白事服务。”

“当然,想要改变这个行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和一定时间去沉淀。我在院山公墓待了6年,亲眼看到这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标准化流程从乱到规范,从规范到极致服务。”说到这里,邹杨春自信又坚毅,因为心有磐石,所以沉稳不躁,她是真的相信这个行业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规范。

重新回到殡葬行业,坚定了邹杨春深耕这个行业的决心,又因为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客户咨询“殡”业务,带着更深入和全面了解殡葬行业的想法,邹杨春在15年的时候毅然来到了圆满人生。

作为最先对接客户的客服人员,经常会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客户,这要求她在保持同理心的同时,还要克制自己过分被客户的悲痛所影响。

很多行业的服务人员都会提到“同理心”,要求对客户感同身受,但是对殡葬人而言,要真正具备同理心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被问及是否参加过身边人的葬礼时,邹杨春提到了自己的爷爷,“那时候我还很小,听到爷爷粗重的喘息声,觉得又害怕又心慌,完全不敢走进爷爷的房间,就偷偷躲在自己的房间,用被子捂住头。”

“当时就觉得,爷爷还没有看到我, 他就舍不得走。”

中国没有生死教育,纵使成年人也没有学会如何面对死亡,遑论年幼的邹杨春,这让她在之后的日子里想到爷爷就觉得遗憾和悔恨:“因为自己的逃避错过了爷爷的最后一面,心里有很多话都没有来及告诉爷爷,也错过了爷爷想对我说的话。”

“职业病”包括心理差异化认知,所以总有人说医生对死亡麻木,殡葬人对死亡麻木,但是殡葬人真的对死亡麻木吗?

邹杨春却对这样的观点有其它看法:“我见过很多死亡,知道死亡是每个人的人生终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对死亡麻木了。我还记得,有一次去医院帮助客户处理老人的后事,到的时候老人其实已经走了,但是家属希望能在晚辈来探望之后再拆下老人的呼吸机,似乎这样就能让老人的生命得到延长。不管经历多少次,每当这种时候,我也总会跟着家属流眼泪。”

“只是我更懂得如何更好地面对死亡—— 不是逃避,而是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