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带娃容易烦躁/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文/自在姐

在我们周边,有个奇怪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明明是爸妈生的娃,带娃主力却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而且,爸妈带的时间少,哭烦吼累的时候倒是多。难道带起娃来,年轻人还不如老人家有体力?当然不是,据我这一年多的带娃体验,我觉得年轻人较之于老人家,带娃更容易烦躁/累,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 ,一般来说,老人家带娃是全心全意的,他们一般鲜有其他需要特别操心的事,可以说,有了孙辈后,他们生活的重心基本就是围绕小孙孙了。而年轻人则不然,他们有工作要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操持,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带娃的时候,全心全意不过几分钟,就开始“心猿意马”了,心里不断地想着,宝啊,你自己玩啊,爸爸妈妈刷会手机;或者,宝啊,你快点玩累去睡觉吧,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去做自己的事啦。而事实上,宝宝的精力比他们想象的旺盛得多,这样,他们想要快快结束陪伴的希望就落空了,就容易烦躁:哎,宝啊宝,你怎么还在玩闹啊。而其实,他们陪娃的时间还不到一小时。

与此同时,当大人开始“心猿意马”,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时,敏感的宝宝们是很容易觉察到的,如此一来, 他们想要获得的陪伴和亲密没有得到满足 ,玩闹的程度就会愈发的厉害,玩闹的时间也会愈发的长,大人和宝宝之间于是陷入某种看不见的“拉锯”战中。

那应该怎么办呢?关于亲子陪伴,当下很流行一个词—— 高质量的陪伴 ,就是当你在陪伴宝宝的时候,就暂且放下所有的事情,一心一意地陪伴他/她,如此,即使你只陪伴5分钟,宝宝得到的满足也远胜于你敷衍的一小时。

就像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知道熬夜不好,却总是忍不住熬夜,到很晚都不肯去睡觉?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和纯粹的自我相处时间还不够,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没有得到满足,所以非要等到夜深人静,大脑放空,随意地刷刷手机,并非一定要刷到什么,而只是因为这是和自己相处的方式之一。我想,此理大概同样适用于黏着大人的宝宝,情感没有得到满足。

其次, 当下的年轻人,普遍是夜猫子,很晚了,家里还灯火通明。如此,很容易造就出一个小夜猫子。试想,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为一个小夜猫子所累,心里能不烦躁/累吗?

记得在小呱宝长达几个月的“小夜猫子”期间,我常常烦躁,有时候甚至会累到懊悔生娃,累到怀疑婚姻,怀疑人生。而自从家里实施了“熄灯大法”后,小呱宝的睡眠渐趋稳定,基本八点半左右就可以入睡了。想想每天都有近三个小时的晚间自由时间,可以优哉游哉地听听歌刷刷剧看看书,心情就美美的,再也不瞎烦躁了。

对此,我的建议是,作为年轻爸妈,一定要把宝宝的睡眠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怀着一颗学习探究之心,一颗敬畏之心去对待。宝宝的睡眠有规律可循,多观察,多尝试,多学习,形成一套适合自家宝宝的入睡程式,宝宝的早睡便不再是梦想。而宝宝若能早睡,你有了自己的自由时间,负面情绪也就会少很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