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拎得清的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1
拎得清,是老上海人熟悉的词语,与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的“靠谱”相比,拎得清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更丰富,语感更传神。

拎得清,在上海人的心中不仅是靠得住,而且代表着睿智、通达、简洁、精明、高效、善解人意等品性。

拎得清简称为“拎清”,其重心在于“清”,过去老上海人问他人:侬拎清了伐?对方回答“拎清”,而现在习惯普通话的年轻人喜欢用“明白”来表达。

其实“明白”和“拎清”之间也只能用约等号,在某些语境下,说话者不能把话说尽,只能“豁只翎子”,此时,拎清就是要能听得懂人家半句话。

在一些老上海人看来,拎得清是上海人的标识,是识人头之首要。

拎清,首先表现在思路清,观察力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畏迷雾遮望眼。

在理顺思路上,一个“拎”字很有动感,语义上胜过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抓”字。可以想象一下,拎起一件丝绸衬衫的领子顺手一抖,衬衫立马煞挺的场面,反之将衣服的袖子或下摆一把抓起来结果就七歪八扭。

所以拎得清者一定会提纲挈领,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拎清了纲领,就理顺了思路,由此考虑问题就能走简洁路线,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起点,以预设的结果为终点,用直奔目标的最合理经济的路线来设计行动计划。

拎得清,必须体现在表达清,所谓要言不烦。表达方式简洁明了,不啰嗦不绕弯子。把复杂事情深入浅出地讲简单了,谓之拎得清;而把简单事情讲复杂了就是拎不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