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韩国服饰的发展吗?(组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13
现代韩服通常指的是李氏朝鲜时代定型的民族衣装,并在20世纪由于实腊耐用等原因进行了一些改动,并非完全依照李氏朝鲜时期的韩服版型。
近期,改良韩服和生活韩服在韩国出现。韩服的特色在于设计简单、颜色艳丽且无口袋。在韩国,通常认为韩服具有三大美,即袖子的曲线、白色的半襟以及裙子的形状。现代女性韩服的普通着装称为“赤古里裙”,包括赤古里和高腰背心裙。
男性韩服的普通着装称为“赤古里巴基”,包括赤古里和裤。普通百姓在正式场合会穿着赤古里裙外的唐衣,而男性则在赤古里巴基外增加周衣。传统高级韩服通常使用明紬(明朝制法的绢丝)制作,而普通百姓的韩服通常使用大麻、苎麻或棉制作。高丽时代,朝鲜的白色苎麻经常进贡给唐朝。由于韩服穿着不便,除了在正式场合和一些古老乡村外,现在很少有韩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穿着韩服。近年来,有人制造改良韩服(又称生活韩服)作为日常穿着。
高丽人的传统服饰原本没有固定的名称。二战后,朝鲜半岛分为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韩国影响较大,因此国际上通称为“韩服”。
韩服受汉服和蒙古服饰的影响,从古代演变到现代。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士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一袭韩服透露着东方伦理和超世俗之美的完美结合。韩服非常讲究颜色和图案。历史上,贫富贵贱的差异导致韩服在花纹、色彩上有所不同。例如,朝鲜时代的国王穿黄色服饰,象征宇宙中心,而平民则多身着朴素的白色服装。
朝鲜民族在受中国汉文化熏陶之前曾是散居在乌拉阿尔泰山脉的游牧民族,崇尚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形服饰。韩服的基本风格在大约三国时代演变出来。当时的裤子短且紧身,上衣腰围非常贴身。朝鲜族服饰经历了三大变革,朝鲜先民最初的白衣服饰在中国唐朝的影响下进行了第一次变革,第二次是高丽时代,第三次是受明朝影响而进行了汉化。
三国末期,中国的大唐朝廷将丝制长袍传入韩国。贵族妇女开始穿着全身裙和阔袖的上衣(襦)。男士穿着窄身、长至膝盖的上衣和阔身裤,并把裤脚绑在足踝。在高丽时代,韩国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达80年。忠烈王期间迎娶成吉思汗的女儿为妻,改穿蒙古服饰。在他统治的三年内,所有官员都要剃去头发,并穿着蒙古服饰。
李氏朝鲜时代,韩国成为明朝的附属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汉化。女子服装受到明代袄裙和唐代齐胸襦裙的影响,初期衣带在右侧,较细且短,后来移至较中间的位置并加粗、加长,上襦也缩短。李氏朝鲜时期韩国男子的着装基本上是在照搬中国明朝服饰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民族审美和特色,社会各阶层服饰的颜色、纹样、款式等有严格的区分。
清朝取代明朝后,继承了对朝鲜半岛的宗主权,但在中国对汉人配局实行剃发易服的同时,朝鲜却得以保留了明制服饰。清初有朝鲜人到中国时,曾让见者潸然泪下。在李氏朝鲜末年,平民(白丁)女性的上衣甚至短至袒露胸部,有可能是为方便哺乳而设,至日占时代被日本统治者以“有伤风化”为理由取缔。之后在北朝鲜和南韩各自独立分治之后,各自又再次发展出不同的路线,北朝鲜以素雅和简朴为主,而南韩则较追求线条的清晰笔直,并常在裙中加入裙撑以制造类似蓬蓬裙的效果。现代韩服里,除了源自西方的马甲和满族的马褂子,其他款式均学自汉服。
现代日常韩服的种类包括:
赤古里(Jeogori):赤古里作为上衣在朝鲜男女通用。赤古里在朝鲜的三国时代,高句丽叫做“襦”,百济叫做“复杉”,新罗叫做“尉解”。直到高丽王国时期,赤古里这个名称才第一次被记录下来,用汉字写作“赤古里”或“短赤古里”,赤古里这种叫法很可能有来自蒙古的影响。最初赤古里长及腰部,直接来源于汉服襦裙上襦的影响。但到了朝鲜王朝末期,赤古里仅长至腋下且刚好遮住胸部。白纸做的动襟则衬托出了女性颈部。赤古里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衣、襟、动襟、带和袖。赤古里继承了汉服系统的右衽和襈(衣缘),特别是模仿明朝袄裙的白色半襟和带。为扣好短上衣,在两个前衣襟上各缝有带,女性赤古里的长带垂落在长裙前面,也有装饰作用。赤古里袖口是指短衣的袖子下方,其特征为传统韩屋飞檐的曲线似的自然柔美。男女的赤古里有所差异,男式赤古里以线条粗、平坦为特点;女式则以装饰华丽曲线短而美丽为特点。
裙:古里背心裙是单层或双层的高腰裙。这种裙子由带(白色肩带)、裙带面(裙带)、幅(裙面)和裙带抹基(裙带抹布)组成。裙子的形状有矩形裙和抹基裙两种[参见韩国博物馆文物图片]。
朝鲜民族在古代因为朝廷限制多穿原色,因此被称为“白衣民族”。但是女性的裙子在过去则无此限制,女孩和未婚女性的下裙通常是赤色,而已婚女性和中年女性则穿蓝色的裙子,老年女性穿灰色的裙子。直到现在这也是韩服的一大特色。下面则配棉袜(绵袜)。绿衣红裳(NokUiHongSang)则是李氏朝鲜时代未婚女性最普遍的搭配。虽然现代有越来越多的颜色搭配,但朝鲜民族心中绿衣红裳才能是新娘礼服的色彩搭配。
巴基(Pants):朝鲜男人的宽松裤子,适合正坐。裤子收口处有系带。
冠赤古里(Gat-jeogori):比典型的赤古里稍大,里层是兔毛外层是蚕丝的女士赤古里。
马褂子(Magoja):马褂子属于胡服系统,源自满族的马褂。马褂子是一种防寒服,穿在赤古里外面,通常用明紬(明朝绢丝)制造,用一枚或两枚琥珀扣子合拢,正面以下开叉。1887年被政治流放到满洲的大院君回国后在朝鲜王国引进推广的,最初是一种男性衣装,后来变成两性通用,男性的马褂子比女性的长;因为防寒保暖的功能在当时很受朝鲜人的欢迎。
褙子(Paeja):源自中国汉服的比甲。朝鲜褙子通常是指的短褙子。朝鲜王朝时期的朝鲜褙子只是礼节性的女式冬季长款背心袍。直到朝鲜王朝末期也只是女性穿着。目前韩国男性结婚时也有穿朝鲜褙子的,并在腋下显著增加了腰带的装饰。
马甲(Jug):来自西方,V领,用扣子扣拢,有口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