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无人区,是否真的没人居住,有没有可能生活着极少数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藏北的羌塘无人区号称“生命的禁区”;有极少数藏族牧民在哪里放牧,我在双湖县勘探的时候,问一个藏族牧民有多少亩牧场,他告诉我说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牧场,把我吓了一跳;每个牧业村都有汉族驻村干部,他们工龄满20年,就可以正式退休;双湖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上的屋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真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

藏北无人区,主要是指双湖无人区,由于人烟稀少,习惯上被人们称为“无人区”。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海拔5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候寒冷,被视为“生命禁区”。

在二十世纪70年代以前还无人居住,70年代以后政府开发该区,设立办事处,动员部分牧民到此地定居。即使这样,现平均6平方公里仅有一人。

这里虽高寒缺氧,人迹罕至,但却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有哺乳动物38种,鸟类70余种。

目前这里的野生动物数量已达到了 历史 最高水平,现有野牦牛5万多头,藏羚羊和黄羊15万多只,野驴近6万只,棕熊1000多只,盘羊近5000只。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藏野驴、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雪豹、金雕等。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藏原羚、藏雪鸡、荒漠猫、大狂鸟、棕熊、盘羊、猞猁、兔狲、红隼等,还有西藏毛腿沙鸡、藏狐、斑头雁、赤麻雁等自治区级重点保护动物。

为什么能在极为严寒的自然环境下,数以万计的野生动物却能生存并繁衍发展呢?其原因在于高耸的冰峰雪山、茫茫草原、荒漠戈壁,广布河湖,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了条件。

高原日照长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生长,为食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冰雪多,河湖多,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水源;阳光充足促使了动物的骨骼发育,低温寒冷降低了动物的发病率,提高了野生动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繁殖成活率。

这里地域辽阔,渺无人烟,没有人类的骚扰,幽静安全的生存环境是野生动物生存发展的有利因素。

藏北无人区主要指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边缘和缓冲区生活着少量牧民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核心区域荒无人烟,一些科研人员、探险家、非法穿越者和偷猎分子偶尔会进入,但没有常住人口。那里的自然环境不支持人类长期居住。

无人区是指长期空置的土地或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指环境非常恶劣,人口密度极低,并非完全没有人。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羌塘高原,或称藏北高原、世界屋脊、湖泊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昆仑山以及可可西里山等众多山脉所环绕的高原,面积70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面积的28%。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800米,高差为200-500米。是全世界最大的高原湖区,湖泊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的25%。

羌塘的环境有多恶劣就不多说了,这里生存着丰富的物种,比如野牦牛、藏野驴、盘羊 、蒙古原羚、喜马拉雅蓝羊、藏羚羊、雪豹、藏马熊、狼、猞猁、兔狲、藏狐等,这里仅野牦牛就有1.1-2.1万头,占全国数量的一半。

这里设立了广阔的羌塘国家级保护区,面积33.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陆地自然保护区。双湖县县治就位于保护区内,2018年户籍人口为1.41万,人口密度只有0.09人/km²。加上其他一些县的人口,羌塘保护区周边人口不超过5万人。

网上将羌塘与可可西里、阿尔金山、罗布泊并称为我国四大无人区,实际上这些无人区里都有少量的人,尤其是罗布泊,可能是一些传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但315国道和235省道就穿过罗布泊,罗布泊里还有我国最大的硫酸钾生产企业——国投罗钾(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这四个无人区也是保护区,一般情况下禁止入内,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第34条规定: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还有2017年发布的《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穿越活动的公告》明确强调禁止在这三个保护区内搞非法穿越。

但是,为了各种目的进入羌塘,从古至今进入羌塘的名人或团队就有普热瓦尔斯基(普氏野马就是以他命名)、鲍尔、迪林斯、亨利·迪西、罗林斯、斯文·赫定、陈渠珍、西原、刘慎谔、PLA测绘队、中科院青藏科考队、杨柳松、刘银川(失踪)、李志森三人(非法穿越被处罚)等,民间还有不少人前去探(zuo)险(si)的。

其中最惨的当属陈渠珍那次,1911年他率115名士兵从拉萨返回陕西途中误入羌塘,花了7个多月才穿过羌塘和青海的无人区,到达西宁时只剩下7个人,后来他将这段经历写成《艽野尘梦》一书。

无人区本来就不是人类该去的地方,那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对人类来说却是地狱,还是把那片地方留给野生动物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