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布置了很多需要亲子共同完成的作业,家长很不满意,你怎么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4

幼儿园亲子作业解决对策 

一、制定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任务

亲子作业的首要目的是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幼儿园的亲子作业不同于中小学的学校作业或者家庭作业,其核心之处在于“亲子”二字。因此,教师布置的亲子作业应该把情感交流放在首位,遵循生活中处处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的理念,通过一些小的、有趣的任务来激发亲子间的互动。

二、把握亲子作业的难度

(1)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布置相应的作业。

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爱感受、喜玩耍,作业的布置侧重于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感受、了解;中班幼儿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可布置一些同家长进行搜集、归类的任务;大班幼儿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任务侧重点可以放在幼儿动手动脑探究,或者和家长共同制作等方面。

(2)充分考虑家长的水平和实际情况。

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应清楚家长的水平如何、工作是否忙碌、任务所需要的材料是否易找……将任务控制在家长们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在布置作业之前可以思考:如果我是一名家长,这对我有难度吗?有什么困难……教师要在家长可能会遇到困难的环节进行标注,提供解决方法。如果需要家长搜集一些不易获得的材料,不要对家长有硬性规定,而是鼓励家长尽力而为。

三、家长对亲子作业的参与不足,怎么办?

一方面,教师要告知家长亲子作业的目的所在。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教师每一次布置亲子作业时都要和家长讲清楚这次亲子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孩子会得到哪些锻炼,让他们了解孩子通过这次亲子活动会得到什么,他们的配合度相对会提高很多。”

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家长会、个别交流等形式,引导家长知道孩子的成长不仅仅依靠教师,更依赖于家长。家长有正确的观念、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才会为亲子作业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亲子作业的预期与实际完成相差较大,是什么原因?

分析:亲子作业是由教师来安排的,而完成人是孩子和家长。为此,家长是否认可其价值,是否明确其要求,是否有时间、精力和能力与孩子合作,都会影响亲子作业的最后效果。另外,教师布置作业的频次、难度、要求的时间节点,也会影响亲子作业的完成。如果时间短、难度大、要求第二天就带回幼儿园,完成度显然会大打折扣。

解决对策:

一方面,教师应提早两三天布置亲子作业。亲子作业的频次不宜过多,时间节点不要过急,要给家长一定的完成时间。另一方面,明确亲子作业的具体要求。教师要向家长说明本次亲子作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对于亲子作业的内容、材料、作品样式、完成时间、质量要求等都要有明确规定。家长清楚了解各项要求和自己与孩子要做什么,才有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五、把握好亲子作业布置的频次

过于频繁的亲子作业会让家长觉得是压力,而非乐趣。因此,教师要牢记,亲子作业可以布置,但要合理,每月1~2次比较合适。另外,亲子作业的完成最好放在时间相对充裕的周末两天,可以让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并能把幼儿园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拓展和创新。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周末闲暇生活,又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

六、不要让亲子作业变成了家长“亲自作业”

家长将主动权交还孩子。上述的亲子作业只是形式上的“亲子作业”,家长剥夺了孩子的参与权。孩子的各项能力处于发展中,父母在亲子活动过程中应以辅助者的身份参与,将主人的位置交给孩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

如在完成手工制作时,让孩子设计想要完成什么样的作品、怎样完成,完成前期的材料搜集或者准备工作,操作制作中的简单剪裁或者粘贴等;规划亲子阅读时读哪些书、先后顺序是什么,最后放回原位,以及亲子绘画要画什么、怎么构图、怎么上色;亲子到哪里出游、出游物品的准备等,尽可能听取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商量,或者交给孩子完成。

家长要将目光更多放在“亲子”而不是“作业”上,耐心做好陪伴者、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