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19-2021年文史哲初试真题及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8


中国传媒大学2019-2021年文史哲初试真题回顾与解析


2021年文学与历史篇



    1. 真实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句是:"B. 竹声萧萧衙斋卧,疑似民间苦声传。"
    2. 屈原爱情诗的非典型解读是:"C. 诗人借此比喻君臣间的深深情谊,而非爱情。"
    3. 描绘劳动艰辛的诗句中,"D. 采桑养蚕,辛苦劳作"的场景被细腻捕捉。
    4. 元好问对书法的解读错误在于:"D. 书法艺术并未刻在剑器上,而是与历史故事相关。"
    5. 李峤的诗作主题为:"D. 风的诗篇,自然与动态之美。"
    6. 学习中的误解:"D. 学习浅显易懂的知识,不应忽视深入思考的重要性。"
    7. 玉象征君子品格的成长:"A. 真正的君子,如切如蹉,如琢如磨,不断提升自我。"
    8. 漂泊引发的情感:"A. 泣诉者挽裳自述,表达离愁与失落。"
    9. 琴曲中的闲情逸致:"A. 一曲清音,寄寓闲适与自由。"
    10. 描绘棋局的诗句:"C. 对弈结束,黑白分明,胜负未定,寓意人生变幻。"
    11. 李白浪漫情感的流露:"C. 战旗飘扬,战鼓震动,展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

诗词与审美篇



    13. 秋季诗词鉴赏:"A. 风急天高秋意浓,萧瑟景象寓深沉。"
    14. 厅堂题诗:"A. 雨后诗梦醒,书声莲叶间。"
    15. 词的魅力:"A. 小雨青烟,意境深远。"
    16. 审美追求:"D. 意外之美,隐藏在寻常与不寻常之间。"

文学常识与作品解读



    17. 文坛名家:"B. 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揭示社会现实。"
    18. 文学巨匠与作品:"C. 张爱玲的先锋文体,独特视角。"
    19. 文学评价:"D. 探春之智慧,晴雯之勇敢,宝钗之贤良。"
    20. 历史人物:"B. 刘备,静待时机,心系田园。"

现代文学与诗人



    21. 海子的诗歌世界:"B. 海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后朦胧"诗人,如《麦地》等作品。"
    22. 文学运动:"周作人《人的文学》倡导人道主义,鲁迅作品如《孔乙己》。"
    23. 朦胧诗派:"北岛、舒婷、顾城等,以《回答》、《致橡树》等作品为代表。"
    24. 小说与传统:"老舍的《骆驼祥子》,地道京味,描绘底层生活。"

影视与社会变迁



    25.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影视文学承载故事情节,1933年的《包身工》标志新文学电影兴起。"
    26. 人物与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晓霞,象征着希望与牺牲。"
    27. 《雷雨》剧情梳理:"C. 逻辑顺序为①③⑤④②,揭示复杂人物关系。"

历史与思想观点



    28. 红色文学:"红色经典如《红岩》《红日》,承载革命精神。"
    29. 京派与海派:"京派独立思考,海派反映现代都市。"
    30. 人口与历史:"东汉长江流域人口密集,南北差异明显。"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真题解析,深入理解文史哲的精华,需要结合教材和历史背景进行详细解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