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考每日备考【刑法】第二章犯罪成立条件 行为主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一、行为主体

(一)自然人犯罪主体

1、真正身份犯

定罪身份必须是在开始犯罪时就具有,犯罪过程中形成的身份,不属于定罪身份

2、不真正身份犯

定罪身份是针对实行犯(包括间接实行犯)而言,不具有定罪身份的人不可以单独成立该犯罪,但是可以作为共犯,与具有定罪身份者成立共同犯罪

3、身份犯的认定(实质说):不需要在形式上具备特定的身份,而需要在实质上具有该身份所赋予的法定权职

(二)单位犯罪主体

1、为牟取本单位的非法利益,由单位负责人或者经集体讨论决定,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主体资格:必须是合法、合格的单位

①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具备法人资格。但私营企业要构成单位犯罪,需要具备法人资格,因此,合伙企业不构成单位犯罪

②单位的分支机构与内设机构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第一,以自己名义犯罪;第二,违法所得归该机构所有

3、司法解释规定:

①为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设立公司、企业是为了实施违法犯罪的目的,则按照个人犯罪而不是以单位犯罪处理。

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主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按照个人犯罪处理

4、主观要件:体现单位的整体意志,为本单位谋取利益

①单位集体(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作出决定,体现单位的整体意志

②为单位全体成员谋取利益,视为为单位谋取利益。只为少数成员谋取利益的,不视为为单位谋取利益

5、司法解释规定,盗用单位的名义,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或者个人私分的,按照个人犯罪处理

6、法定性

(1)必须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构成犯罪,并为单位犯罪规定了刑事责任。如果单位实施纯正的自然人犯罪的,不构成单位犯罪,但是可以成立自然人犯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2)立法解释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处罚: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只处罚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为例外

8、单位被撤销或变更

①涉嫌犯罪的单位被其主管部门、上级机构等吊销营业执照、宣告破产的,直接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对该单位不再追究

②涉嫌犯罪的单位已经被合并到一个新单位的,仍追究原单位的刑事责任。审判时,被告单位为原单位,同时注明已经被并入的新单位,对被告单位所判处的罚金数额以其并入新单位的财产及收益为限

【真题再现】

1、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2-54)(ACD)

A.就同一犯罪而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既遂标准完全相同

B.《刑法》第一百七十条未将单位规定为伪造货币罪的主体,故单位伪造货币的,相关自然人不构成犯罪

C.经理赵某为维护公司利益,召集单位员工殴打法院执行工作人员,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成立单位犯罪

D.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发现其曾销售伪劣产品20万元。对此,应追究相关自然人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
相似回答